<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美光和鎧俠對3D NAND FLASH的布局介紹

要長高 ? 來源:半導體行業觀察 ? 作者:編譯自tomshardware ? 2022-06-22 11:32 ? 次閱讀

美光:3D NAND繼續往多層次發展

從2016年左右開始,因為二維設計不能滿足其不斷增加的小型化需求,NAND Flash走向了三維。之后,為了提高內存密度,各家公司都在認真增加三維堆棧的數量。例如,美光比其他任何廠商都更早地開始生產 32 層、64 層、96 層、128 層和 176 層。

pYYBAGKyjEyACi6_AASOycPYUMM217.png

此外,在 2022 年 5 月 13 日,就在 IMW2022 召開之前,有消息稱美光將從 2022 年下半年開始生產 232 層 3D NAND。這個 232 層的 3D NAND 是一個 116 層NAND的兩層堆棧。采用了所謂的CMOS Under Array(CUA)結構,在存儲器陣列的底部形成CMOS電路。

poYBAGKyjFKABl5_AAHS-OxdGRA719.png

雖然增加堆棧數量以提高 3D NAND 的存儲密度的方法很簡單,但存在很多問題,例如打開高縱橫比(AR)的存儲孔并將其嵌入。因此,美光提出通過在平面方向,即XY方向上對存儲單元進行縮放,以及依靠堆疊層數的增加來提高存儲密度。

下午是存儲單元陣列的平面圖。一個稱為柱子的小圓圈上下貫穿陣列堆棧。圍繞柱子的字線 (WL) 充當存儲器件的柵極。即柱與WL的交叉點形成存儲裝置的存儲單元。該單元以不同的閾值電壓 (Vt) 水平存儲二進制數據。

poYBAGKyjFeAHqB4AAKupKNuoTU807.png

WL之間的間隙稱為狹縫,這是形成存儲單元陣列所必需的結構。這是因為在 3D NAND 中,犧牲 WL 材料的去除和金屬柵極的形成是通過狹縫進行的。

對于具有這種結構的存儲單元,有兩種 XY 縮放方法。一是減小狹縫寬度,二是密集排列柱子。這種方法稱為支柱間距縮放。

從上圖還可以看到,當狹縫之間的柱的數量增加到4柱、9柱、14柱和24柱時的存儲單元的平面圖。當狹縫之間的柱子數量超過 14 時,縮放收益開始減少。因此,可以看出,一味地進行柱間距縮放是不夠的。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有兩種方法可以提高 3D NAND 的存儲密度。一種是在垂直方向上堆疊存儲單元。另一種是在XY方向上縮放存儲單元。

pYYBAGKyjF2ARgkfAAQifsUhWjg504.png

前者對高AR孔的加工和上下級孔的對位難度逐年增加。而后者則是緩解存儲器單元在垂直方向的指數堆疊的利器。

但是,如果繼續XY方向的微細化,則CMOS的小型化將繼續,例如,可以將FinFET用于晶體管,或者可以將EUV應用于精細布線。這些不能輕易采用,因為它們會導致內存成本飆升。

poYBAGKyjHeAEup0AAN1y57XxV8768.png

因此,當在 XY 方向縮放時,有必要想辦法減少每比特的 CMOS 電路,以避免使用 FinFET 和 EUV 等昂貴的工藝。

綜上所述,垂直堆疊、XY方向縮放、CMOS電路每比特減少這三種方法對于未來3D NAND的高密度化具有重要意義。

鎧俠:液氮溫度下的3D NAND演示實驗

數據中心發熱已成為全球性問題。因此,出現了浸入式服務器。這也就是我對 Kioxia 的公告感到驚訝的原因,因為他們通過將 3D NAND 浸入絕對溫度為 77K 的液氮中來展示其操作。

鎧俠在 2019 年的 IEDM 上報告稱,它通過將 3D NAND 存儲單元分成兩部分來運行 5 位/單元(Penta Level Cell (PLC))。2021 年 12 月,鎧俠在 IEEE Journal on Exploratory Solid-State Computational Devices and Circuits上通過將 3D NAND 浸入液氮中成功實現了 6 位/單元操作,并已經完成相關操作。

pYYBAGKyjLWAFUHKAAKC7PeA4CE338.png

這一次,鎧俠的目標是通過將3D NAND浸入液氮中,并將3D NAND的溝道從多晶硅改為單晶硅,進一步提高價值。下圖左側顯示了本次使用的單晶硅溝道的3D NAND結構,下圖右側則顯示了實驗設置。

poYBAGKyjLqAWyTIAAH4bNFv8Yk010.png

首先,3D NAND的讀取噪聲結果如圖所示。如果將多晶硅溝道在室溫300K的讀取噪聲標準化為“1”,只需將其浸入77K的液氮中即可將噪聲降低至70%,室溫300K時噪聲為60%在單晶通道中,當單晶溝道浸入液氮77K時,噪聲降低到40%以下。

pYYBAGKyjL-Abq-iAAIHKUr8-kc059.png

接著,數據保持特性的實驗結果如圖所示。發現在 77K 的液氮溫度下,由于電荷損失導致的 Vth 偏移小于在 300K 的室溫下。還發現多晶硅和單晶硅在液氮溫度為 77 K 時沒有區別。

poYBAGKyjMWAShWxAAFrDs5vSNg049.png

然后,將單晶溝道的3D NAND浸入液氮中運行,成功實現7bit/cell。

pYYBAGKyjM6AXpvsAAJd3BsefbI308.png

鎧俠將5-bit/cell稱之為Penta Level Cell (PLC)。6 位/單元會是 Hexa Level Cel (HLC) 嗎?而7 bits/cell就是Hepta Level Cell (HLC),但是縮寫是6 bits/cell和7 bits/cell是一樣的。我們應該如何區分?

就算能做到 7 bits/cell,但用液氮冷卻 3D NAND 可能成本會很高(我也是這么認為的)。為此,鎧俠對成本進行了估算,如圖所示。

poYBAGKyjNOAcuY9AAEpMssMaBw043.png

參考是在 300K 的室溫下運行 4 位/單元 (QLC) 3D NAND 的情況進行的。

據鎧俠測算,液氮冷卻的成本不到芯片制造成本的10%。因此,在液氮 77K 中可以運行 7 位/單元的 3D NAND 的成本是參考的 64%。如果這個計算是正確的,用液氮冷卻不會導致成本增加。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美光
    +關注

    關注

    5

    文章

    661

    瀏覽量

    51050
  • 3DNAND
    +關注

    關注

    2

    文章

    18

    瀏覽量

    10608
  • 鎧俠
    +關注

    關注

    1

    文章

    68

    瀏覽量

    7535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干貨!一文看懂3D NAND Flash

    句點,加上早前Intel加大在大連工廠的3D Xpoint的投入,3D NAND大戰一觸即發。本文詳細介紹3D
    發表于 08-11 13:58 ?4.1w次閱讀
    干貨!一文看懂<b class='flag-5'>3D</b> <b class='flag-5'>NAND</b> <b class='flag-5'>Flash</b>

    3D NAND Flash,中國自主存儲器突破點

    3D NAND Flash。中國已吹響進軍3D NAND Flash沖鋒號,若能整合好跨領域人才
    發表于 02-07 17:34 ?8553次閱讀
    <b class='flag-5'>3D</b> <b class='flag-5'>NAND</b> <b class='flag-5'>Flash</b>,中國自主存儲器突破點

    3D NAND良率是NAND Flash市場最大變數

    據海外媒體報道,去年下半年以來NAND Flash市場供不應求,主要關鍵在于上游原廠全力調撥2D NAND Flash產能轉進3D
    發表于 02-27 09:21 ?1398次閱讀
    <b class='flag-5'>3D</b> <b class='flag-5'>NAND</b>良率是<b class='flag-5'>NAND</b> <b class='flag-5'>Flash</b>市場最大變數

    3D NAND的不同架構淺析 #存儲技術

    NANDIC設計存儲技術3d nand
    EE_Voky
    發布于 :2022年06月28日 17:29:27

    3D NAND的微觀構造#硬聲創作季

    3D
    電子學習
    發布于 :2022年11月20日 21:23:10

    三星、西部數據、英特爾、光、長江存儲探討3D NAND技術

    ,大數據存儲需求持續增加,一直到2021年NAND Flash平均每年增長率達40%-45%,而NAND技術從40nm到16nm,再到64層3D
    發表于 09-20 17:57

    3D NAND技術資料分享

    3D NAND技術資料:器件結構及功能介紹
    發表于 09-12 23:02

    芯片的3D化歷程

    閃存中BiCS技術的閃存核心面積最低,也意味著成本更低。此外,今年推出的UFS 3.1嵌入式Flash閃存芯片,同樣是基于東芝BiCS 3D存儲技術打造,設計容量包括128GB、2
    發表于 03-19 14:04

    NAND FLASH的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

    市場來說,無疑是個利好的消息。旺宏19nm SLC NAND FLASH正在成為出貨的中流砥柱,尤其是大容量應用方向。而提早布局3D NAND
    發表于 11-19 09:09

    3D NAND及PCIe NVMe SSD為什么能晉升巿場主流?

    3D NAND能否帶動SSD市場爆炸性成長?如何提升SSD壽命及效能?3D NAND及PCIe NVMe SSD能晉升巿場主流的原因是什么?
    發表于 04-02 07:17

    3D NAND與4D NAND之間的差別在哪兒?

    什么是3D NAND?什么是4D NAND?3D NAND與4
    發表于 06-18 06:06

    為普通PC用戶提供高性能PCIe? 4.0固態硬盤

    PCIe? 64 GT/s接口(第四代x 4通道),并通過第五代BiCS FLASH? 3D閃存技術實現加速,旨在為普通游戲玩家和PC用戶帶來性能、成本和功耗的適當平衡。作為支持虛
    發表于 11-18 10:08

    KCD6FLUL960GKBG50ZNS1T02KBG5AZNS1T02固態硬盤

    (-196.15℃)超低溫資料披露,將3D NAND Flash芯片浸潤在溫度為77K(-196.15℃)的液氮中,發現芯片的讀取、編程
    發表于 01-26 08:19

    THGBMFT0C8LBAIG閃存芯片THGBMHT0C8LBAIG

    SK海力士雖然并未有擴產消息傳出,但是近期相繼宣布下一代(176層)NAND閃存技術取得顯著進展。其中,光最新的176層3D NAND已經在新加坡工廠量產,將在2021年推出基于該技
    發表于 01-26 08:35

    3D NAND flash大戰開打 三星獨霸局面打破

    記憶體的3D NAND flash大戰即將開打!目前3D NAND由三星電子獨家量產,但是先有東芝(Toshiba)殺入敵營,如今美光(Mi
    發表于 12-13 15:07 ?1014次閱讀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