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RedCap和現在的5G有什么區別

h1654155149.6853 ? 來源:鮮棗課堂 ? 作者:小棗君 ? 2021-11-09 09:11 ? 次閱讀

隨著3GPP R17版本的不斷推進,一個新的名詞逐漸開始熱門起來,那就是RedCap。

究竟什么是RedCap?為什么要引入它?它和現在的5G有什么區別?

且看本文的深入解析……

█ 什么是RedCap

RedCap,全名是Reduced Capability,中文意思是“降低能力”。它是3GPP在5G R17階段,專門立項研究的一種新技術標準。

對于RedCap這個名字,大家可能覺得比較陌生。其實,它此前的名字,可能有讀者聽說過,就是NR light(NR lite)。

說白了,RedCap就是輕量級的5G。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有些文章將RedCap全名說成是Reduced Capacity。這顯然是不對的,Capacity的意思是容量,Capability是能力。

█ 為什么會有RedCap

5G搞得好好的,為什么要搞一個輕量級的版本呢?原因如下:

眾所周知,5G分為三大應用場景,分別是eMBB(增強型移動寬帶)、uRLLC(低時延高可靠通信)、mMTC(海量物聯網通信)。

eMBB是4G時代MBB(移動寬帶)的升級,主要側重于網絡速率、帶寬容量、頻譜效率等指標。目前我們使用的5G手機通信,就屬于eMBB場景。

而uRLLC和mMTC,前者側重可靠性和時延,后者側重連接數和能耗。兩者都是主要服務于行業互聯網,包括工業制造、車聯網等垂直行業領域。

隨著5G的不斷商用,人們發現,以上三大應用場景,仍不能完全滿足需求,出現了未被cover住的“盲區”。

大家應該都注意到了,現階段,5G在各行各業的應用落地,進入爬坡期??此茻峄鸪?,但實際上阻力很大。

其中,最大的阻力之一,就是5G終端芯片和模組的高昂成本。

5G終端芯片和模組,設計極為復雜,研發門檻極高,投入成本巨大。它們的價格,也一直居高不下。

價格下不來,用戶當然就不愿意買。長此以往,5G談何發展?

而且,人們也發現,大部分的行業應用場景,其實對速率等指標,并沒有很高的要求。5G現有的能力,已經超出了場景的需求。

于是,行業就提出,是不是可以重新做一下成本與性能的平衡,適當犧牲一點指標,降低一些要求,然后,降低一點成本?

就這樣,RedCap(NR light)誕生了。

上面我所說的話,大家是否覺得有點耳熟?

沒錯,我當年科普NB-IoT/eMTC的時候,用過同樣的描述。只不過,今天,4G變成了5G,而RedCap對于5G來說,就有點像NB-IoT/eMTC對于4G。

換言之,NB-IoT/eMTC是閹割版的4G,而RedCap,是閹割版的5G。

從技術特性上來說,RedCap介于eMBB(超寬帶)和LPWA(低功耗廣域網,NB-IoT等)之間。

RedCap主要針對的是帶寬、功耗、成本等需求都基于eMBB和LPWA之間的應用。它的帶寬和通信碼率低于eMBB,但是遠高于LPWA。它的功耗和成本高于LPWA,但是卻又遠低于eMBB。

實際上,從目前的實際應用來看,RedCap并不是需求非常迫切的一項技術。

我之前和大家說過,物聯網分為高速、中速和低速。RedCap,實際上對應的更多是中速或中高速。目前,LTE Cat.1以及Cat.4,已經cover住了這部分需求。

專家們提出RedCap,是有長遠打算的。說白了,RedCap,更多是為將來4G LTE退網做準備。

當4G LTE退網,NB-IoT、eMTC、Cat.1、Cat.4都將不復存在。此時,RedCap就將起到替代的作用。

█ RedCap是如何實現低成本的?

來到本文的關鍵部分,RedCap究竟是如何被閹割Reduced的。

下面這個表格,顯示了5G RedCap設備和5G傳統設備之間的主要區別。

8c521b10-3df7-11ec-82a9-dac502259ad0.png

原圖來自愛立信(鮮棗課堂翻譯)

首先,RedCap的頻譜帶寬更小。在Sub-6GHz頻段,RedCap的帶寬為20MHz,小于傳統5G的100MHz。

其次,RedCap減少了收發天線數量,并降低了MIMO層數。對于Sub-6GHz頻段,RedCap終端的接收鏈路可減少為1個或2個,相應下行MIMO降低為1層或2層接收。這樣一來,就降低了對終端射頻收發信機和基帶處理模塊的能力要求。

第三,RedCap采用了64QAM這種更簡單的調制方式,同樣意味著對射頻和基帶的要求大幅降低。

第四,RedCap 采用半雙工FDD(HD-FDD),可以在不同時刻在不同頻率上進行收發,不需要雙工器。不僅節約了成本,還獲得了更好的集成能力(雙工器一般都比較大),減小了對設備空間的占用,有利于設備的小型化。

第五,RedCap引入了一些節省功耗的手段,例如增強的非連續接收特性(eDRX),采用更長的休眠模式,讓終端減小功耗,獲得更高的續航能力。

基于上述改動,根據預測,RedCap相比于5G公網終端,在基帶和射頻側大約有70%左右的成本降低。更有說法稱,RedCap的整體成本可以減小2-5倍,甚至7-8倍。

說完好的,再說不好的。RedCap失去了什么呢?

首先是速率。隨著終端帶寬的下降,MIMO接收的簡化,以及最高調制階數的下降,RedCap的峰值速率也將大幅下降。

根據3GPP TS36.306中給出的UE峰值速率計算方法,RedCap的理論峰值速率大約是80~90Mbps左右。

覆蓋能力方面,因為天線設計的縮水,加上可穿戴終端的尺寸限制,覆蓋能力略有縮水。

傳輸時延方面,HD-FDD不能同時發送和接受,傳輸時延會有所增加。不過,對于RedCap的應用場景來說,這些問題都沒有太大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考慮到應用場景和成本,3GPP提出RedCap一次只能在一個頻帶內工作,不需要支持載波聚合或者雙連接。(當然了,早期的RedCap終端,肯定是雙模的,畢竟5G的覆蓋并不完美。)

差點忘記說價格。根據預測,RedCap的模組價格將會控制在100-200元(人民幣)之間,遠低于目前大幾百元的5G模組,但是會比幾十元的NB-IoT模組高。

█ RedCap的典型業務場景

目前,根據3GPP R17的標準定義,RedCap支持三大業務場景,分別是:可穿戴設備、工業傳感器視頻監控。

這三種場景對網絡的具體需求,如下表所示:

8cea3cf6-3df7-11ec-82a9-dac502259ad0.png

原圖來自愛立信(鮮棗課堂翻譯)

可穿戴設備,以智能手表為例。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智能手表都只支持4G,不支持5G。因為5G芯片成本太高,發熱量大,而且eMBB的高速率,對于手表的屏幕尺寸來說,有點多余。

采用RedCap,完全可以滿足智能手表的視頻通話需求,不僅下行帶寬足夠,上行帶寬也遠遠高于LTE Cat.1。

此外,RedCap在尺寸和功耗方面,也能夠滿足智能手表的需求。

█ RedCap什么時候可以商用?

2019年6月,在3GPP RAN #84會議上,RedCap被首次作為一個R17 Study Item(研究項目)出現在大家面前。

2021年3月,3GPP正式通過了NR RedCap UE 標準化(即Work Item)項目的立項。按計劃,3GPP R17凍結之時,就是RedCap標準化完成之日。

目前,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3GPP陸續將R17的時間表推遲了9個月。根據最新的進展,3GPP R17將于2022年6月份凍結。也就是說,RedCap的標準化,將于明年6月完成。

根據經驗,標準化之后,至少要1-2年的時間,才能實現初步的產業化。所以說,預計到2023年的年中(或者2024年年初),我們將看到RedCap的早期商用化產品。

目前,國內包括紫光展銳等芯片企業,都在做RedCap方面的布局,相信會及早推出商用芯片。有了芯片,就會有模組和產品。

好了,以上就是關于RedCap的全部內容,感謝大家的耐心觀看,我們下期再見!

責任編輯:haq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4G
    4G
    +關注

    關注

    15

    文章

    5384

    瀏覽量

    117242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

    文章

    10926

    瀏覽量

    100964
  • 5G
    5G
    +關注

    關注

    1341

    文章

    47854

    瀏覽量

    555254

原文標題:到底什么是RedCap?

文章出處:【微信號:電子工程世界,微信公眾號:電子工程世界】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美格智能聯合羅德與施瓦茨完成5G RedCap模組SRM813Q驗證,推動5G輕量化全面商用

    全球5G發展進入下半場,5G RedCap以其低成本、低功耗的特性成為行業焦點。近日,中國移動攜手合作伙伴率先完成全球最大規模、最全場景、最全產業的RedCap現網規模試驗,推動首批芯
    發表于 02-27 11:31

    TC397多核之間數據訪問效率什么區別?本地和全局的效率什么區別?

    TC397多核之間數據訪問效率什么區別,本地和全局的效率什么區別,可不可以將電機同步ADC采集放到主核0,算法在1核執行
    發表于 02-06 07:42

    SPI和QSPI什么區別?

    SPI和QSPI什么區別?
    發表于 02-06 06:12

    T2G的CY8CKIT-005和CY8CKIT-005-A什么區別嗎?

    你能告訴我T2G的CY8CKIT-005和CY8CKIT-005-A什么區別嗎?
    發表于 01-29 08:31

    什么是5G RedCap?5G RedCap有什么優勢?

    5G RedCap是指5G輕量化技術,即通過對5G技術進行一定程度的“功能裁剪”,來降低終端和模組的復雜度、成本、尺寸和功耗等指標,從而實現兼顧物聯網系統的部署成本、通信性能、運行可靠
    的頭像 發表于 01-25 17:47 ?1735次閱讀
    什么是<b class='flag-5'>5G</b> <b class='flag-5'>RedCap</b>?<b class='flag-5'>5G</b> <b class='flag-5'>RedCap</b>有什么優勢?

    5G 外置天線

    5G外置天線 新品介紹 5G圓頂天線和Whip天線旨在提供617 MHz至6000 MHz的寬帶無縫高速互聯網接入連接解決方案。這些天線的特點是高增益,即使在具有挑戰性的環境中也能確保強大的信號
    發表于 01-02 11:58

    #華為 #5G 華為全面完成5G-A技術性能測試

    華為5G
    深圳市浮思特科技有限公司
    發布于 :2023年10月23日 17:24:37

    ARM和DSP到底什么區別?

    現在在學ARM,想知道ARM和DSP到底什么區別?為什么有些地方用DSP有些用ARM
    發表于 10-19 07:20

    openCV和openMV什么區別?

    兩個什么區別,我們常用的視覺庫是哪個
    發表于 10-11 07:02

    哈希與加密什么區別?

    哈希與加密什么區別
    發表于 10-09 06:29

    rdram和sdram什么區別?

    在電腦上拆到2條rdram內存條,這個和sdram內存條什么區別,可以兼容嗎
    發表于 10-08 09:01

    STM32的FSMC和FMC什么區別?

    STM32的FSMC和FMC什么區別呢? 有的系列,比如F103是FSMC,有的系列,M4就是FMC了。這兩者什么區別呢?
    發表于 09-26 06:17

    世炬Unity 5G室內微基站支持華為最新5G手機Mate60

    5G
    世炬網絡SageRAN
    發布于 :2023年09月04日 17:28:23

    兩部手機間是如何實現通信的?4G5G什么區別?

    4G5G
    hycsystembella
    發布于 :2023年07月28日 11:49:25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