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第一季度全球十大晶圓代工廠商的營收榜單出爐 中芯國際和華虹半導體進入十強

章鷹觀察 ? 來源:來自Trendoforce ? 作者:集邦咨詢 ? 2021-06-01 09:56 ? 次閱讀

集邦科技(TrendForce)發布了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十大晶圓代工廠商的營收榜單,其中,臺灣地區廠商成為了最大亮點,且不只一家,再次體現出該地區在晶圓代工領域的強大實力。

在這份榜單中,排名第一的依然是臺積電,三星緊隨其后,第三名之后的廠商依次為:聯電、格芯、中芯國際、力積電、高塔半導體、世界先進、華虹半導體和上海華力(華虹半導體與上海華力同屬華虹集團)。

據TrendForce統計,第一季度十大晶圓代工廠總營收再破單季歷史紀錄,達到227.5億美元,同比增長1%。這主要得益于市場需求強勁,晶圓代工產能自2020年起便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各大廠商紛紛調漲價格。

臺灣地區廠商再創新紀錄

在這份榜單中,表現最為搶眼的就是臺灣地區的三大晶圓代工廠商了,臺積電、聯電和力積電從不同角度創造著新紀錄。

首先看臺積電,繼續霸榜,且市場占有率較上一季度,略有提升。據TrendForce統計,臺積電第一季度營收達到129.0億美元,同比增長2%,主要營收貢獻來自7nm制程,大客戶包括AMD、聯發科高通,這幾家的訂單量持增長,使得臺積電本季度7nm工藝營收同比增長了23%。

在12英寸晶圓先進制程產能方面,臺積電一家獨大,而近一年,對其產能需求增長最快的非AMD莫屬了,特別是7nm訂單,由于AMD的ZEN 2 和即將推出的ZEN 3架構CPU都是基于7nm制程的,而該公司在CPU市場的增長勢頭非常猛。另外,AMD的GPU也由臺積電代工生產,且依然是以7nm制程為主。這些使得臺積電相關產能越發吃緊。

來自供應鏈的消息顯示,由于聯發科無法繼續給華為供貨手機芯片,前者原本要在臺積電投片的7nm制程芯片已暫停,這樣就釋放了約1.3萬片的12英寸晶圓代工產能,而這部分缺口很可能由AMD填補上。市場預期,索尼和微軟的新一代游戲機會缺貨到2021年中旬,這樣,AMD為這兩大客戶定制的CPU和GPU“錢”景樂觀。

臺積電16nm和12nm制程則得益于聯發科5G射頻收發器和比特大陸礦機芯片需求強勁,營收同比增長近10%。

不過,已量產的最先進制程5nm,因為受到最大客戶蘋果處于生產淡季的影響,營收有所下滑。

再看聯電,該公司的成熟制程訂單爆滿,特別是在PMIC、TDDI、OLED DDI、CIS、WiFi SoC等多項產品需求驅動下,除了產能利用率維持滿載,出貨相當強勁,在產能供不應求的情況下,該公司逐季調漲價格,帶動其2020年第一季度營收達到16.8億美元,同比增長5%。

為了調配產能,聯電宣布2020年第四季度起開始漲價,到目前為止,該公司已經向大部分客戶提價兩次。據臺灣媒體報道,預計聯電將于6月再次上調晶圓代工價格,包括8英寸和12英寸的,漲幅至少10%起。至于下半年的行情,雖然現在還沒有定論,但該公司的客戶大多預測聯電會逐季漲價。

近一年,聯電的訂單如雪片般飛來,其中不乏大單,如在2020下半年,聯電成功拿下高通和英偉達的成熟制程大單,加上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及索尼等IDM巨頭持續擴大下單,主要采用28nm、40nm或55nm等成熟制程,產品大多為模擬芯片。

另外,由于5G手機的電源管理IC用量增加3-4成,以及筆記本電腦MOSFET電源管理IC用量增加2-3成,加上大尺寸面板驅動IC及低像素監控CIS供不應求,聯電及其它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在2020下半年也隨之供不應求。

由于驅動IC、PMIC、RF、IoT應用等代工訂單持續涌入,聯電8英寸晶圓產能滿載,加上28nm制程持續完成客戶的設計定案,后續穩定下線生產,2020年第四季度28nm及以下制程營收同比增長約60%,整體營收同比增長為13%。

實際上,聯電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已滿載到2021年下半年,在產能供不應求且客戶持續追加訂單的情況下,2021年逐季度調漲價格則順理成章。

正是基于以上的表現,聯電在全球晶圓代工廠商中的排名來到了第三位,而在去年同期,其排名第四,這也是該公司多年以來的座次。而到了2020年下半年,聯電排名歷史性地進入了前三,到了2021年第一季度,其表現依然強勁,進一步鞏固了第三的位置。

下面來看力積電,該公司得益于存儲器和晶圓代工的雙重業務優勢,特別是其12英寸廠的DRAM、DDI、CIS及PMIC投片量大幅增加,加上售價上漲,營收達到3.9億美元,同比增長14%。這使得該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歷史性地超越了高塔半導體,排進前六。

而為了滿足市場對產能的需求,力積電也在不斷擴產。3月下旬,力積電舉行了銅鑼12英寸晶圓廠動土典禮,總投資額達新臺幣2780億元,總產能每月10萬片,將從2023年起分期投產,滿載年產值超過600億元。

除了擴產,該公司還制定了新的發展策略,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提出了反摩爾定律(Reverse-Moore's Law),他認為:一條12英寸晶圓生產線的投資動輒千億元新臺幣,3nm制程的12英寸新廠投資更接近6000億元,晶圓制造廠承受了極大的財務、技術和營運風險,而毛利率如果有20-30%就算不錯了,反觀IC設計和其他半導體周邊配套行業,卻享受著本小利厚的經營果實,Reverse-Moore's Law就是要改變這種失衡的供應鏈結構,晶圓制造與其它上下游周邊行業必須要建立利潤共享、風險分擔的新合作模式。

力積電曾是臺灣地區最大的DRAM廠,過去曾大賺,也有大虧,2012年因DRAM價格下跌沖擊,每股凈值變成負數,那之后,該公司重新調整運營策略,轉型為晶圓代工廠,除了替金士頓及晶豪科等代工DRAM外,也投入LCD驅動IC、電源管理IC、CMOS影像傳感器等晶圓代工業務。

2013年,力積電轉虧為盈,已經連續7年維持獲利。特別是2017和2018上半年存儲器缺貨漲價,使得力積電大賺,2018年利潤超過百億元新臺幣。但是,2018下半年以來,隨著半導體業景氣度下滑,特別是DRAM價格暴跌,使得力積電代工DRAM產能利用率較低。不過,近期全球晶圓代工產能嚴重短缺,給了力積電機會,加碼12英寸晶圓廠必須跟上。

除了投資產能之外,創新也是晶圓制造產業提升價值的方向;力積電是全球唯一同時擁有存儲和邏輯制程技術的晶圓代工廠商,雖然制程不是最尖端,但該公司善用獨特專長,已成功推出存儲與邏輯晶圓堆棧的Interchip技術,通過異質晶圓堆棧突破了芯片之間數據傳輸的瓶頸。

兩強衰退

榜單中的大部分廠商都受益于產業紅利,實現了正增長,但排在第二的三星,以及排在第四的格芯,情況卻不樂觀,營收同比增長都為負。

三星第一季度營收為41.1億美元,同比減少2%,TrendForce認為原因主要在于德州奧斯汀Line S2于2月受暴風雪襲擊而斷電停工,至4月初才全數恢復生產,暫停投片將近一個月所致。

不僅營收下滑,三星晶圓代工的市場率也略有下降,由上一季度的18%,降為今年第一季度的17%。顯然,三星在追趕臺積電的路上運氣不佳,天災對其營收產生了較大影響,但三星依然堅持加大投入的策略,最近,三星電子宣布,到2021年5月,該公司對半導體的投資已增至1510億美元,較先前的承諾增加了29%。

臺積電是一家純晶圓代工廠,其業務是增加產能以服務最大數量的客戶,尤其是在快速增長的市場中,較三星有優勢。

與三星相比,臺積電更早布局了EUV光刻系統,臺積電在3nm和5nm芯片的生產方面取得了一些進步。不過,由于三星集團自身能夠消化很大一部分芯片產能,這也為了大力發展晶圓代工業務提供了背書。

再看格芯,該公司第一季度營收為13億美元,同比減少了16%,下滑幅度很大,TrendForce認為,其主要原因在于出售了新加坡8英寸晶圓廠Fab3E給世界先進(VIS)所致,使得該公司從今年第一季度開始不再有任何來自該廠客戶的最終采購(Last time buy)或未消化訂單。

中國大陸芯片代工廠商表現穩定

在這份榜單中,中國大陸的中芯國際依然排在第5位。該公司第一季度營收達到11億美元,同比增長12%,TrendForce認為,這樣的增長幅度主要得益于高通、MPS大幅投產015/0.18um PMIC,以及40nm制程的MCU、射頻、WiFi芯片訂單量的強勁增長,此外,28nm的HV制程DDI投片也有明顯提升。


此外,華虹半導體第一季度營收達到3億美元,同比增長9%,這主要得益于NOR Flash、CIS、MCU與IGBT等芯片需求旺盛,8英寸廠產能全數處于滿載狀態,而其無錫12英寸廠在Specialty IC各產品平臺順利量產下,產能利用率迅速攀升,擴產計劃也優于預期。作為華虹半導體的兄弟單位,上海華力第一季度營收近3億美元,同比減少2%,主要營收仍來自于65nm/55nm制程芯片,目前正積極開發的14nm仍在驗證導入階段,尚未貢獻營收。


本文來自集邦咨詢最新發布的報告,本文轉載分享。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芯片
    +關注

    關注

    447

    文章

    48366

    瀏覽量

    412104
  • 中芯國際
    +關注

    關注

    27

    文章

    1404

    瀏覽量

    65038
  • 臺積電
    +關注

    關注

    43

    文章

    5397

    瀏覽量

    165189
  • 華虹
    +關注

    關注

    1

    文章

    40

    瀏覽量

    10828
  • 華虹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

    文章

    91

    瀏覽量

    37465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中芯國際第一季度業績亮眼,躍居全球晶圓代工第三

    近日,知名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發布了一份引人關注的研報,揭示了2024年一季度全球晶圓代工產業的動態趨勢。根據該報告,全球十大
    的頭像 發表于 06-13 14:40 ?307次閱讀

    中芯國際躍升至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

    據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5月22日報告,中芯國際在2024年第一季度實現了顯著的飛躍,成功躍升至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僅次于行業巨頭臺積電和三星,市場份額達6%。這一成就標
    的頭像 發表于 05-27 14:15 ?237次閱讀

    理想汽車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連續18個月蟬聯銷量冠軍

    2024年5月20日,理想汽車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第一季度交付量為80,400輛,同比增長52.9%,連續18個月蟬聯30萬元以上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
    的頭像 發表于 05-21 10:24 ?1041次閱讀

    四大晶圓代工廠Q1財報出爐,中芯國際僅次于臺積電

    來源:集成電路前沿,謝謝 編輯:感知芯視界 Link 自2024年初以來,半導體行業迎來了復蘇的積極信號,這為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隨著第二季度的腳步臨近,市場對各大企業第一季度的業績表現充滿了期待
    的頭像 發表于 05-13 09:22 ?139次閱讀

    中芯國際2024年第一季度營收17.5億美元

    中芯國際近日公布了其2024年第一季度的財務業績。據報告顯示,該公司在這一季度的營收達到了17.5億美元,相較于去年同期的14.62億美元,實現了顯著的增長。這一增長不僅體現了中芯國際
    的頭像 發表于 05-11 09:27 ?255次閱讀

    功率半導體廠商納微半導體2024年第一季度收入業績同比增長達73%

    1 得益于移動快充、AI數據中心對氮化鎵的持續采用,以及碳化硅在電動汽車、太陽能和工業應用的銷售增長,納微半導體2024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長達73%。 2 全新的GaNSlim技術將提升氮化
    的頭像 發表于 05-10 18:35 ?1057次閱讀
    功率<b class='flag-5'>半導體</b><b class='flag-5'>廠商</b>納微<b class='flag-5'>半導體</b>2024年<b class='flag-5'>第一季度</b>收入業績同比增長達73%

    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總計1,377億美元,同比增長15.2%

    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總計1,377億美元,與2023年第一季度相比增長15.2%,但比2023年第四季度減少5.7%。
    的頭像 發表于 05-08 14:36 ?330次閱讀
    2024年<b class='flag-5'>第一季度</b><b class='flag-5'>全球</b><b class='flag-5'>半導體</b>銷售額總計1,377億美元,同比增長15.2%

    安費諾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公布并開啟新一輪股票回購計劃

    銷售額為 32.6 億美元,與 2023 年第一季度相比增長 9%,有機增長 6%
    的頭像 發表于 05-08 09:56 ?342次閱讀
    安費諾2024年<b class='flag-5'>第一季度</b>業績公布并開啟新一輪股票回購計劃

    安森美 2024 財年第一季度業績超預期 自由現金流同比增長約 3 倍

    2024 年 4 月 30 日 – 安森美 (onsemi ,美國納斯達克股票代號: ON )公布其2024財年第一季度業績,亮點如下: ? 第一季度收入為 18.627 億美元 第一季度公認會計
    發表于 05-06 15:24 ?135次閱讀

    泛林半導體第一季度營業收入37.9億美元,毛利率47.5%

    泛林半導體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財報中公布了其營業收入和毛利率等關鍵數據。
    的頭像 發表于 04-29 10:48 ?317次閱讀

    意法半導體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凈營收34.7億美元

    第一季度凈營收34.7億美元;毛利率41.7%;營業利潤率15.9%,凈利潤5.13億美元;
    的頭像 發表于 04-26 16:16 ?495次閱讀

    2024第一季度收官 傳音在全球市場表現如何?

    近日,市場調研機構IDC和Canalys相繼發布了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機出貨數據,雙方數據均顯示,全球智能手機的復蘇在繼續向前推進。從廠商排名來看,傳音位居
    的頭像 發表于 04-26 14:43 ?228次閱讀

    一圖讀懂芯導科技2024年第一季度報告

    一圖讀懂芯導科技2024年第一季度報告
    的頭像 發表于 04-26 11:31 ?322次閱讀
    一圖讀懂芯導科技2024年<b class='flag-5'>第一季度</b>報告

    Q2全球十大晶圓代工廠商排名:大陸三家進入前十,晶合集成環比提升65%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莫婷婷)近期,TrendForce集邦咨詢發布了Q2全球十大晶圓代工廠商排名,榜單顯示,今年第二季度
    的頭像 發表于 09-13 01:15 ?2354次閱讀
    Q2<b class='flag-5'>全球</b>前<b class='flag-5'>十大</b>晶圓<b class='flag-5'>代工廠商</b>排名:大陸三家<b class='flag-5'>進入</b>前十,晶合集成環比提升65%

    國產晶圓代工廠華虹半導體登錄科創板今日申購

    國產晶圓代工廠華虹半導體登錄科創板今日申購 今日國產晶圓代工廠華虹半導體正式登錄A股科創板,開啟
    的頭像 發表于 07-25 19:32 ?1085次閱讀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