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借力+回饋” 促進RISC-V在本土的良性發展

簡析 ? 來源:電子發燒友網 ? 作者:郭露 ? 2021-05-19 09:39 ? 次閱讀
RISC-V自誕生以來,其開放的天然基因、簡潔和模塊化的靈活設計理念,迅速引起了產業界的廣泛關注,特別是近兩年,隨著進入商業化階段,也伴隨著各種聲音。
RISC-V會與Arm、X86三分天下嗎?會一統物聯網嗎?會呈現碎片化嗎?未來前景怎樣?創業機會如何?帶著這些疑問,電子發燒友網與美國清谷資本TSVC創始合伙人夏淳先生進行了一場在線專訪,談到了他對RISC-V相關問題的看法。
夏淳先生-美國清谷資本TSVC創始合伙人
Elecfans:請簡單介紹一下您的背景,以及可以與讀者分享的您與RISC-V的故事。
夏淳先生:我在美國伊利諾大學讀博期間,主要研究超級計算機中的并行與分布式系統,側重于處理器設計,我對CPU的研究也是源于此。其間,學術層面最早是研究多核處理器相關的問題,其中,就有涉及指令集架構。
從研究角度,在美國學習期間,RISC是比較主要的。特別是,在學習計算機體系結構時,使用的便是John Hennessy和David Patterson的經典教科書,他們都是用RISC來講的,所以,我對RISC也相對比較熟悉。當然,RISC-V比教科書里的RISC多出太多的工程細節,尤其是指令集的架構設計。
從投資角度,我們經營TSVC的11年里,始終聚焦硅谷的萌芽狀態的硬科技項目,例如2011年作為第一家基金投資了Zoom。RISC-V生態多年來始終在我們的視野里,硅谷的各種芯片項目一直在投,很多都在RISC-V生態里。
Elecfans:您如何看待當前全球指令集架構的競爭格局呢?這一格局,對全球IC設計產業的影響是什么呢?
夏淳先生:在我讀博及畢業時的那個階段,當時還是90年代,指令集架構要比現在的多,Intel X86、Sun SPARC、HP PA、IBM POWER、DEC Alpha等等,基本上各大公司都有自己的一套,但除了Intel是CISC,其他都在RISC家族里。之后隨著開源運動,這些指令集架構中有很多就逐漸消亡了,所以才有了后來Intel一家獨大的局面。自從移動端興起后,格局發生了變化,ARM地位上升。
但是,ARM并非是一個完全開放的體系結構。而現在,無論軟件、硬件,業界都在向開源的方向發展。例如操作系統開源開放的Unix一直占據主導地位,所以,CPU的開源的指令集架構RISC-V,確實是大家所期望的。這樣一個開放的架構,對整個產業的發展都是非常良性的。不僅是IC產業,所有的行業,所有的技術,都是如此。
對整個IC產業來說,我們是希望有更多的競爭,一家獨大總歸是壞事兒,所以,現在需要一些能夠跟Intel、ARM抗衡的更多的架構。
Elecfans:RISC-V并非是第一個采用開源模式的指令集架構,您認為RISC-V可以蓬勃發展的原因是什么呢?從高通、三星這樣的大廠,到創業公司,都在紛紛加入RISC-V生態,您認為推動力是什么呢?
夏淳先生:現在還不能肯定的說,RISC-V一定能夠蓬勃發展,但是業界總體上十分期盼能夠有一個非常開放的架構,可以與市場上有一定壟斷性的架構進行抗衡,能夠給大家帶來更多開源的好處,更多的機會。
那么推動力,我覺得恰恰就是因為開源,這也是整個軟件歷程已經證明了的。開源,對技術的發展有非常巨大的促進作用,因為,開源給大家帶來了非常大的自由度。
Elecfans:您認為開源硬件是否會像開源軟件一樣流行呢?業界有聲音表示RISC-V會呈現碎片化發展,并會限制自身壯大。您如何看待這一擔憂?
夏淳先生:我是非常相信開源硬件一定會像開源軟件一樣壯大。因為開源這個概念,本質上是一種文化。它從軟件開始,然后向其它方面滲透,而硬件就是一個滲透方向,也是趨勢。開源硬件如Arduino、Raspberry Pi等,還是比較成功的。
碎片化是開源一定會產生的現象。因為參與的人很多,很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分支,這是必然的現象。但是,它自身的發展,還是要看項目本身的質量,如果確實可以解決人類遇到的一些共性的技術問題,那么相信它的主干線是會逐漸呈現出來的。很多發展勢態,并非一開始就可以預測的,正如Linux是Unix開源的一個結果,那么Linux這個分支,只是一位Linus獨行俠單挑做出來的,大家始料不及。
所以,碎片化的現象是非常正常的,也需要有這樣一個金字塔結構,大量的碎片構成塔基。那么究竟哪一支最后能夠長大成為金字塔的塔尖?我們看開源軟件就很清楚,必然有一些東西,最后能夠被開發者社群所接受,進而壯大。
Elecfans:RISC-V的優勢已經得到了業界的廣泛認同,特別是物聯網產業鏈相關企業,近年來正在不斷加大基于RISC-V的芯片研發。那么有聲音說“未來物聯網方面的應用將是RSIC-V的天下”,對此,您怎么看呢?
夏淳先生:目前,物聯網擁抱RISC-V,第一是它是免費的,而ARM需要付費;第二物聯網是MCU的應用,相對簡單,RISC-V比較容易上手,而且品種比較多,所以,RISC-V的普及也會快一些。
除了物聯網,其它方面業界也有在做,但是,是否一定是RISC-V的天下,我覺得也不能說必然。也許將來也會有很合適的內核,甚至說比RISC-V更好的內核,比如RISC-6、RISC-7也有可能會出現,但是總來的來說,我覺得這種趨勢是很好的。
Elecfans:您認為RISC-V的應用前景如何呢?會怎樣鋪開呢?在哪些領域的應用,會率先爆發呢?
夏淳先生:我們對RISC-V的應用前景是充滿信心的。關于它是怎么鋪開的,Patterson教授給出了很好的藍圖,因為他的核心觀點是,通用CPU、通用芯片的時代已經結束,未來,將會走專用路線,以滿足各種各樣的用途。所以,RISC-V本身也有很多切割、很多擴展、和不同的配置。
目前,基于不同配置上的應用,大家都是并發地向前發展,都在充分發揮RISC-V的優勢。從使用量上,小內核會多一些,所以物聯網的芯片相對來說發展的快一些;服務器這方面,也有企業在做;那么,各種專用芯片,例如AI中的特種計算里面常規性的CPU,用RISC-V內核也非常普遍。
Elecfans:基于您對電子產業的判斷和預測,您認為RISC-V的創業機會點在哪些方面呢?創業企業如何把握先機呢?
夏淳先生:關于創業方面,像SiFive這種單純做RISC-V自身的,這種創業的難度會非常大,因為,投入量巨大,像Berkeley、SiFive,還有開源社區已經做了很多貢獻,再進入門檻就太高了。
我們相對來說比較看好的,是做應用的,就是拿它的內核去做不同的專用芯片。那么應用的方面就非常多了,可以做小小的IoT芯片,也可以做非常宏大的服務器多核的,或是AI芯片也都可以。
所以從創業來講的話,不要從RISC-V出發,而是從一個自己比較擅長的一個領域開始。例如,創業者過去是做SerDes的,也就是串行IO通訊方面,擅長物理層PHY或混合信號mixed signal,比如有在Marvell的工作背景,那么就繼續做這類IO,芯片里所需要的處理器,就可以用RISC-V來做。所以,并非RISC-V本身能如何,更多的是要利用好它來解決芯片里面一個個常規性的運算。
Elecfans:您在16年有解釋過“逆向創新”的概念,以市場引導技術創新。那么您認為,根據市場對硬件的需求,企業應該如何利用RISC-V進行研發創新呢?市場中有哪些可能的因素,會對RISC-V提出需求和要求呢?企業研發的突破點可以朝著哪些方向呢?
夏淳先生:逆向創新,我們的整個理論體系和基礎是設計思維,目前我們采用的是斯坦福大學的版本,所以拿到清華大學,就提出了一個中國版的“逆向創新”的概念,它的核心思想仍是設計思維。所謂設計思維,第一步就是強調Empathize,就是要站在客戶的立場,去觀察和分析他的行為、心理,進而發現潛在的需求,甚至是客戶自己都沒有看到的需求。
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就是蘋果手機的出現。2007年第一個蘋果手機出現的時候,也就是在功能手機時代,如果去做顧客調研,他們可能需要的是一個更小的翻蓋手機,或是待機更長的手機,基本上不會有人會想到要iphone那樣的,大個頭的智能手機、可以用手指做觸摸操作的手機。所以,蘋果手機的案例是一個非常好的逆向創新、設計思維的案例。
我們對市場的觀察也是一樣的道理。芯片方面如何去創新,這個難度會大一些,因為它的出貨量要足夠大,總的來說不是這么容易預判。但從另一個角度,芯片領域的創新相對來說,又是比較直觀的。因為,芯片領域的趨勢多數是可以預測的,大家還是很清楚,下一代芯片應該是什么樣子,根據技術節點的發展是可以看到這個趨勢的。
舉個例子,就像我們自己比較推崇的一個方向:Chiplet,中文有時也稱為異構集成(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這種芯片,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突破摩爾定律的終極?,F在的芯片尺寸7nm、5nm已經量產,臺積電在研究3nm,IBM在測試2nm,那么到了1nm,也就是10個碳原子,基本上摩爾定律就走到頭兒了。因為這是加工工藝上的巨大壁壘,而不僅是光刻、EUV的問題。
其實,在20年前,業界已經看到摩爾定律的終極。那么如果要給摩爾定律續命,可以走Chiplet的方向,就是把一個個不同的die切出來后,放在一個襯底上,再用金屬線連在一起,這就是Chiplet、或是叫異構集成、三維集成。那么Chiplet的興起,也給RISC-V創造了很好的機會,因為可以用RISC-V做成標準的die,標準的Chiplet,變成個小零件,給更多的客戶使用。
所以,我們相信,隨著Chiplet的興起,基于RISC-V不同規格的die的需求就會逐漸起量。而且可以有不同的成本,既可以是非常便宜的28nm或者40nm,也可以是高度集成的14nm,甚至7nm,后面會有很多新的機會。但是,新的機會都是在后摩爾定律時代,通過這種Chiplet的異構集成的方法。
Elecfans:您認為,RISC-V要更廣泛的被市場接受,實現更深度的產業化,還面臨哪些挑戰呢?應對這些挑戰,您可以分享一些建議嗎?
夏淳先生:關于產業化的問題,總的來說,我認為RISC-V本身的問題并沒有那么嚴重,更多的還是在應用端,就是如何使RISC-V在應用端發揮的更好,如何深耕進去。
比較直接能看到的,還是整體的生態短板,尤其是軟件方面。但我并不覺得,軟件方面會有這么大的挑戰。如果有足夠多的開源方面的工作,像編譯器、設計工具等等,多數都是軟件方面的投入,而這個發展起來會比較快。
所以更多的挑戰,還是要發現非常好的應用,使芯片能夠符合市場,然后達到一定的量。這是最重要最關鍵的問題。
Elecfans:很多人將RISC-V視為中國芯片實現自主可控的重要機遇,特別是RISC-V基金會設立在了瑞士。那么您認為它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意義是什么呢?
夏淳先生:RISC-V本身,是非常反映開源精神的,RISC-V是由伯克利大學做出來的,而伯克利大學在美國乃至全球,還有另一個文化象征,就是美國自由派的大本營。所以從大學的政治觀點上,它是絕對不能被任何政府控制的,這個技術是屬于全人類的。
那么這樣的運作,它絕對是給中國帶來了一個很好的機會,就能夠突破對中國芯片發展的一個圍剿。但是反過來,中國在享受這種技術的自由性的同時,也應該積極為這種技術自由做貢獻,這才是一個良性的。
那么,我認為,中國半導體產業要積極的擁抱這種開源運動,并能夠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參與者,甚至于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引領的作用,因為中國有最大的產業鏈下游。同時,也仍然保持著一個開放的狀態,這樣能夠讓中國的芯片產業變強大。
Elecfans:電子發燒友網有400萬的工程師用戶,您可以為大家提一些學習和應用RISC-V的建議嗎?
夏淳先生:我自己在近些年看了一些書,和朋友們實驗過一些RISC-V芯片,開源的資料非常多,感興趣的工程師朋友可以很容易的在網上找到各種各樣的資料。希望大家能夠擁抱開源社區、參與到社區,然后,自己琢磨之后,看到一些好東西自己做了以后,再回饋到開源社區。
簡而言之,就是不要忘記回饋,參與進開源社區做貢獻,這個千萬不要忘記。
夏淳先生
清華大學無線電學士,計算機碩士,美國伊利諾大學計算機博士;美國清谷資本TSVC(原名TEEC Angel Fund)創始合伙人。在硅谷投資的180多個初創項目中已產出包括Zoom等六家獨角獸硬科技公司,因業績被美國權威機構評為全球十強天使基金。專注領域包括芯片設計、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邊緣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社交媒體與社群經濟等。硅谷成功系列創業家,曾先后創辦三家科技公司,所研發端與邊緣應用容器技術保持國際領先地位。曾任Sun Microsystems首席架構師,為云計算技術奠基者之一。

電子發燒友開放平臺【RISC-V專題】,歡迎本土創新產品及方案商,一起探討RISC-V帶來的機遇及商業化落地~

專題合作/入群交流/更多資訊,請加開放平臺小助手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RISC-V
    +關注

    關注

    41

    文章

    1901

    瀏覽量

    45045
  • RISC-V基金會
    +關注

    關注

    1

    文章

    6

    瀏覽量

    8037
  • RISC-V處理器
    +關注

    關注

    0

    文章

    74

    瀏覽量

    9895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國產RISC-V MCU推薦

    高速PHY收發器(480Mbps)、千兆以太網MAC及10兆物理層收發器等。 沁恒的另一顆芯片 xiaolinen認為選擇國產RISC-V MCU時,需要重點考慮生態問題,碰到問題是否能快速的找到
    發表于 04-17 11:00

    什么是RISC-V

    siFive搞RISC-V 賽昉搞RISC-V 香山搞RISC-V 到底什么是RISC-V? 先不問有什么用,RISC-V目前的能力來說,工
    發表于 02-02 10:41

    青稞RISC-V通用系列MCU一覽

    產品概述 CH32V、CH32X系列MCU采用自研的青稞RISC-V內核,基于蓬勃發展RISC-V開源指令集架構,針對低功耗和高速響應等應用優化擴展,免費配套IDE等開發工具軟件,免
    發表于 10-11 09:56

    備胎的RISC-V努力,又將走向何方

    ,RISC-V的“備胎”地位迅速凸顯。除了前文的平頭哥,小米供應鏈的華米科技、華為海思等公司,都有基于RISC-V架構的芯片產品,一時間,RISC-V中國風頭無兩。 而且,打著
    發表于 09-30 12:28

    RISC-V強勢崛起為芯片架構第三極

    出貨量,顯示出這個新出現的處理器架構旺盛生命。 平頭哥是國內RISC-V產業鏈的重要玩家之一。近日推出首個自研RISC-V AI平臺時,平頭哥生態副總裁楊靜甚至說“隨著軟硬件生態的
    發表于 08-30 13:53

    RISC-V產業論壇召開,專利聯盟正式成立

    8月28日,由中國RISC-V產業聯盟、芯原微電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第三屆滴水湖中國RISC-V產業論壇在上海臨港新片區召開,RISC-V專利聯盟論壇上正式成立。9家首批
    發表于 08-30 10:40

    RISC-V 的未來中國嗎

    2023 年 RISC-V 中國峰會上,倪光南院士表示,“RISC-V 的未來中國,而中國半導體芯片產業也需要 RISC-V,開源的 RISC-V
    發表于 08-26 14:16

    首批RISC-V筆記本電腦ROMA成功交付,全球首次實現RISC-V技術筆記本電腦領域的商業落地!

    近日,由深度數智推出的第一批RISC-V筆記本電腦ROMA成功交付客戶,全球首次實現RISC-V技術筆記本電腦領域的商業落地! 本次交付的ROMA筆記本電腦搭載賽昉科技昉·驚鴻-7110 SoC
    發表于 08-21 13:41

    2023 RISC-V中國峰會:RISC-V深圳技術分享會(同期會議)

    本屆峰會將以“RISC-V生態共建”為主題,結合當下全球新形勢,把握全球新時機,呈現RISC-V全球新觀點、新趨勢。 由電子發燒友主辦的RISC-V技術分享會(深圳站)將于8月26日
    發表于 08-15 17:27

    RISC-V快速發展的處理器生態系統中找到立足點

    as Microsoft is not known to be developing a Windows OS for the architecture. 接下來的幾年里,一些公司將不可避免地出貨運行在RISC-V
    發表于 08-11 18:20

    RISC-V,正在擺脫低端

    2025年RISC-V架構芯片更有望突破800億顆。 不過,從RISC-V芯片當前應用領域來看,更多集中低算的MCU市場以及生態依賴性低的物聯網領域。 原因不難理解,一方面,因為物
    發表于 05-30 14:11

    倪光南院士:RISC-V是中國最受歡迎CPU架構,不受壟斷制約

    光南會上連線演講時表示,基于RISC-V具有模塊化、可擴展、易定制的優勢,以及不受壟斷制約、供應鏈安全容易保障的優勢,中國有關廠商正在全力推進提供強大算RISC-V方案。 實際上
    發表于 05-28 08:45

    談一談RISC-V架構的優勢和特點

    人工智能、移動和工業應用在內的許多應用定制芯片。隨著智能互聯的到來,RISC-V架構迸發出新的活力,IoT(物聯網)、AI等領域探索出了廣闊的發展潛力和市場,逐漸與x86、ARM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發表于 05-14 09:05

    Occamy RISC-V 前景如何

    位 FPU,以及兩顆來自美光的 16GB HBM2e 內存。處理器的內核通過中介層實現互連,雙塊 CPU 可提供 0.75 FP64 TFLOPS 的性能和 6 FP8 TFLOPS 算。那么Occamy RISC-V 前景如何呢?
    發表于 05-13 08:44

    openEuler RISC-V 成功適配 LicheePi 4A 開發板

    開發板上可用,這一成果再次展現了 openEuler 推動 RISC-V 生態發展過程中所取得的新突破。 下載地址:https://mirror.iscas.ac.cn
    發表于 05-04 22:22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