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睿思芯科基于RISC-V架構開發AI芯片

我快閉嘴 ? 來源:36kr網 ? 作者:汝晴 子月 ? 2021-01-08 16:41 ? 次閱讀

芯片安全、自主可控備受國人關注的當下,一個完全開源,沒有專利授權限制的指令集架構RISC-V的關注度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中國創業公司將目光投向RISC-V芯片的設計和開發,以期在物聯網、AI等新興市場取得突破性發展。

36氪近期接觸到的「睿思芯科」就是一家提供RISC-V開源生態對應領域高端核心處理器解決方案的公司。該公司成立于2018年,總部位于深圳,在全球有美國硅谷、深圳、成都等多個辦公室。公司基于RISC-V指令集,自主研發了超低功耗邊緣AI芯片SoC、AI芯片IP核以及相關的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同時,睿思芯科是RISC-V國際開源實驗室的重點合作企業之一,該實驗室由RISC-V奠基人David Patterson創立,聚焦RISC-V開源指令集CPU生態領域研究。

據介紹,睿思芯科的產品主要針對AIoT的應用場景需求,IP核為超低功耗AI處理器IP核,SoC包括超低功耗32位MCU和高能效64位多核異構AI處理器。

其中,超低功耗AI處理器IP核包含獨立設計的1個32位RISC-V內核「RV32IMFC」和AI向量加速核,主要面向AIoT便攜式、可穿戴設備等低功耗終端智能設備應用場景,比如TWS藍牙耳機、智能音頻眼鏡等。性能方面,該內核在神經網絡AI加速和音頻算法處理方面的表現,與當下主流的高端音頻DSP數字信號處理)相比有競爭力。自主設計的RISC-V CPU,在通用CPU性能基準測試中,對比幾款不同的主流RISC-V開源芯片,性能普遍超出50%以上。

在SoC方面,睿思芯科已經發布了單核32位MCU「Pygmy-E」和64位多核異構AI芯片「Pygmy」,分別針對高效、低耗能的IoT場景,比如家電互聯、電池供電等和高能效的AI場景,如智能音箱、袖珍無人機、掃地機器人等。

如今,睿思芯科也已經與多家行業大客戶合作并開始進行芯片的場景落地?!奥涞赜谥髁鳟a品對于芯片自身的打磨和提升也非常有利?!鳖K夹究苿撌既思鍯EO譚章熹說,“睿思芯科專注于做‘高端’RISC-V,即在特定場景中功效比低,能效高的芯片。我們的邏輯是用RISC-V做Arm做不了的事情,而不是當Arm的廉價替代品。要實現這樣的目標,與大客戶合作就十分必要?!?/p>

而之所以能與行業頭部企業合作,得益于睿思芯科的核心競爭力:

芯片研發無底層技術限制。睿思芯科創始團隊來自于UC Berkeley RISC-V 原創項目組,譚章熹師從最早提出RISC的David Patterson教授。RISC-V指令集架構完全開放,使用者可以隨意使用RISC-V的代碼而無需支付授權費用;也可以在原代碼上自由修改,幾乎不受任何限制,完全自主可控。在CPU系統架構,也由睿思芯科自主研發,在低功耗方面進行了優化。

兼顧軟硬件一體化設計。睿思芯科不僅自主設計芯片,同時在芯片算法上也有研究,在指令集架構和微架構上結合AIoT場景及算法進行設計,通過軟硬件一體化的向量指令集對AI/DSP算法進行硬件加速,執行性能和效率更高。除了能夠對神經網絡AI算法進行加速,還能對傳統的音頻、圖像等算法進行加速,單芯片方案即可滿足多場景應用,可以節省硬件和開發成本。

擁有完善的開發工具平臺,可滿足用戶定制化需求。睿思芯科擁有端到端的工具平臺,支持指令定制化,通過向量自動化的工具鏈、友好的集成開發環境、端側AI框架支持等,提供更高性能、更低功耗的邊緣端芯片產品,能夠節省大量手工優化時間,幫助用戶降低運營、維護和更新成本。

同時,基于RISC-V開源標準,睿思芯科預留了自定義指令集,CPU設計方案高度可定制化,能夠基于應用場景進行指令集層面的優化。同時,在AI應用方面,睿思芯科產品內置的向量加速指令搭配自動向量化的工具鏈以及AI框架,可以實現不同AI算法在ASIC硬件中的無縫適配,加速產品面世時間。

譚章熹表示,客戶在選擇芯片廠商時,看重的不僅是目前其產品的性能水平,還包括是否能夠在現有技術基礎上迭代、未來是否還能實現增長和拓展。

“芯片IP內核以及微架構研發的技術含量極高,行業中擁有芯片研發能力的研究團隊和企業并不多。目前,移動端CPU架構幾乎都屬于Arm,但由于Arm指令集的封閉生態,企業想要深度優化,只能購買Arm獨家的架構授權。而有能力購買Arm架構授權的高端客戶,全球也不過十數家?!弊T章熹告訴36氪,“但基于RISC-V指令集的開源生態,睿思芯科根據應用場景或是客戶的定制化需求,進行指令集級別的深度優化,實現技術上不斷迭代?!?/p>

而在市場增長上,譚章熹認為未來市場的增量不一定都是在新興市場上,在原有市場的產品更新換代速度的提高,以及對同一產品,或者說同一場景,更高、更個性化的需求都能帶來市場的增長。比如耳機,此前就被認為是功能非常簡單的傳統電子設備,如今內置了CPU,增加了更多傳感器,迭代周期開始大幅縮短,又有了新的市場爆發。

“RISC-V架構下,企業無需支付高額的架構授權費用,就可以進行定制優化,實現完全自主可控。在這種情況下,更多企業,會根據自己所積累的特定領域的知識和經驗,提出專屬優化需求。隨著定制化需求的增加,將會產生與Arm時代不同的高端IP定制需求市場?!弊T章熹說。

未來,睿思芯科計劃進一步引進處理器設計、軟硬件一體化設計等方面的人才,開拓中國本土市場。

團隊方面,睿思芯科創始團隊來自于UC Berkeley RISC-V 原創項目組。睿思芯科創始人兼CEO譚章熹,師從圖靈獎得主David Patterson (大衛·帕特森教授最早提出了“精簡指令集”RISC體系),是清華-伯克利深圳研究院兼職教授,在閃存和硬件加速器領域擁有20多項專利;睿思芯科副總裁王衛,曾在Juniper Networks、Bay Networks任職。團隊成員多數擁有世界知名高校碩博背景和頂級半導體企業多年專業經驗。
責任編輯:tzh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處理器
    +關注

    關注

    68

    文章

    18512

    瀏覽量

    223336
  • 芯片
    +關注

    關注

    447

    文章

    48194

    瀏覽量

    411039
  • AI
    AI
    +關注

    關注

    87

    文章

    26909

    瀏覽量

    264697
  • RISC-V
    +關注

    關注

    42

    文章

    1962

    瀏覽量

    45259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RISC-V的MCU與ARM對比

    開發者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支持,降低了開發難度和成本。 成本 RISC-V :由于RISC-V是開源的,因此使用RISC-V的MCU可以顯著降
    發表于 05-27 15:58

    國產RISC-V芯片性能穩定嗎?

    想使用國產的RISC-V架構芯片做無人機投送快遞的方案,可行性高嗎?國產的RISC-V MCU穩定么?
    發表于 05-20 15:43

    為何什么risc-v芯片比arm的效率高

    RISC-V芯片在某些情況下可能相對于ARM架構芯片表現出更高的效率,這主要得益于RISC-V設計的一些特點和優勢。 首先,
    發表于 04-28 09:38

    risc-v多核芯片AI方面的應用

    處理器的性能,使其在處理復雜的AI任務時具有更高的效率。同時,RISC-V允許任何人免費設計、制造和銷售RISC-V芯片和軟件,無需像ARM那樣購買昂貴的
    發表于 04-28 09:20

    國產RISC-V MCU推薦

    這顆芯片,眾望所歸 眾多網友都推薦了沁恒微(WCH)的CH32V307。29447945表示最近正好在用RISC-V架構芯片(CH32
    發表于 04-17 11:00

    RISC-V開放架構設計之道|閱讀體驗】一本別出心裁的RISC-V架構之書(第一章)

    RISC-V開放架構設計之道|閱讀體驗】一本別出心裁的RISC-V架構之書(第一章) 申請這本書的時候就看到了書評中有幾點吸引我,讓我希望拜讀一下: 本書的作者是
    發表于 01-24 19:06

    RISC-V開放架構設計之道|閱讀體驗】 RISC-V設計必備之案頭小冊

    有幸參加發燒友電子的論壇評測,這兩天收到了這本需要評測的書籍《RISC-V開放架構設計之道》,全書簡單講了RISC-V指令集中目前已經完善的幾個指令集部分,并展望了未來可能會在指令集
    發表于 01-22 16:24

    RISC-V內核突破百億顆 RVV1.0如何解鎖端側AI市場應用潛能

    內核的增長曲線也愈發陡峭。 根據RISC-V基金會的數據和預測,2022年采用RISC-V芯片架構的處理器核已出貨100億顆,到2025年RISC-
    發表于 12-01 13:17

    RISC-V架構芯片出貨超過10億顆

    RISC-V 開放式架構自2014 年8 月推出以來,已獲顯著進步。采RISC-V 架構芯片出貨超過10 億顆,預估到2030 年有160
    的頭像 發表于 11-16 15:10 ?598次閱讀
    <b class='flag-5'>RISC-V</b><b class='flag-5'>架構</b><b class='flag-5'>芯片</b>出貨超過10億顆

    備胎的RISC-V在努力,又將走向何方

    ,RISC-V的“備胎”地位迅速凸顯。除了前文的平頭哥,小米供應鏈的華米科技、華為海等公司,都有基于RISC-V架構芯片產品,一時間,
    發表于 09-30 12:28

    RISC-V芯片出貨量崛起,專利聯盟在上海成立

    指令集開源、設計簡便、工具鏈完整,可實現模塊化設計,開發更適應特定需求的獨特芯片,并打破x86和ARM架構高價授權費、定制化困難的慣例。RISC-V旨在通過開放標準的協作促進CPU的設
    發表于 08-30 23:06

    RISC-V強勢崛起為芯片架構第三極

    ,RISC-V產業鏈不斷取得新突破。作為×86、ARM之外的芯片架構第三極,RISC-V正在全球尤其是在中國強勢崛起。 RISC-V是一個
    發表于 08-30 13:53

    RISC-V產業論壇召開,專利聯盟正式成立

    指令集開源、設計簡便、工具鏈完整,可實現模塊化設計,開發更適應特定需求的獨特芯片,并打破x86和ARM架構高價授權費、定制化困難的慣例。RISC-V旨在通過開放標準的協作促進CPU的設
    發表于 08-30 10:40

    RISC-V核、平臺和芯片該如何選擇?

    (1)、芯片設計者可選擇RISC-V 核 和SoC 平臺 構建自己的芯片。比如,使用 PULPino 平臺開發 SoC 芯片,內核使用 RI
    發表于 06-21 20:34

    兩大架構RISC-V 和 ARM 的各種關系

    一、RISC-V 和 ARM 的相似之處 RISC-V 和 ARM 基本上都是 RISC(精簡指令集計算機)。RISC-V 和 ARM 都使用加載-存儲
    發表于 06-21 20:31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