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相比于ADI的AD9371單芯片 FSOC的優勢是什么呢?

電子工程師 ? 來源:XILINX技術社區 ? 作者:XILINX技術社區 ? 2020-09-27 14:23 ? 次閱讀

Q1,相比于ADIADRV9009或AD9371這種單芯片的解決方案,RFSOC的優勢是什么呢?

A1:

RFSOC的優勢在于在單一芯片里實現更高密度的數據通路,對于5GMIMO來說,PCB layout的面積會更少。

另外功耗方面也會比較有優勢。同時集成在FPGA中,省卻了JESD的鏈接通路,直接通過AXI-Stream總線進行片內數據傳輸,更加靈活方面。

Q2, ADI的芯片中頻的很多部分都做了,RFSOC是不是中頻的部分還要自己寫代碼實現相應的算法設計,另外想問下,RFSOC有沒有數字波束形成的IP?

A2:

我看了下AD9371的datasheet,從spec上來看,應該是和xczu3xdr比較一致。xczu3xdr也有QMC,DSA,VOP當然還有decimation和interpolation。其他還有通道同步等功能,基本上都有了。

波束成型的IP沒有,這部分一般都是客戶自己研發,或者買第三方的,我們也有相關的研發,但是要深入Engage客戶的需求。

原文標題:本周一問 | 與單芯片的解決方案相比,RFSOC的優勢是什么?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XILINX技術社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芯片
    +關注

    關注

    447

    文章

    48366

    瀏覽量

    412120
  • adi
    adi
    +關注

    關注

    144

    文章

    45778

    瀏覽量

    242814
  • RFSoC
    +關注

    關注

    0

    文章

    24

    瀏覽量

    2688

原文標題:本周一問 | 與單芯片的解決方案相比,RFSOC的優勢是什么?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2d1c7e2d540e,微信公眾號:XILINX開發者社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請問ad9171的兩個輸出端口是否支持同時輸出兩個不同的頻率?

    2.4GHz,DAC1輸出2.5GHz?如果可以的話,需要怎么配置該芯片? 另外,貴公司的AD9361/AD9371產品同樣也是具有兩路接收和兩路發射通道,他們是否支持在同時兩個通道上接收/發射不同頻率的信號?要怎么配置?
    發表于 05-28 06:20

    ARM-based相比ARM cortex有何優勢?

    你看好ARM-based架構嗎 相比ARM cortex有何優勢 ARM其他還有什么架構啊,感覺曝光的好少。。
    發表于 04-24 06:55

    AD9361和AD9371里接收機的性能有哪些不同呢?

    話說,如果使用CMOS工藝的話,零中頻的閃爍噪聲會比較大,如果使用SiGe和BiCMOS工藝的話,閃爍噪聲就會小很多[1]。所以,我就打算看看AD9361和AD9371這兩個芯片的工藝。
    的頭像 發表于 04-17 11:22 ?543次閱讀
    AD9361和<b class='flag-5'>AD9371</b>里接收機的性能有哪些不同呢?

    調試AD9371的過程中IQ幅度不平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我們在調試AD9371的過程中,發現同一片AD9371的兩個接收通道中,有一個通道(這個通道是固定的)隨機出現IQ幅度不平衡的情況,如下圖1所示。另外一個通道缺沒有這種情況。我們使用的是外部本振。請問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謝謝!
    發表于 01-11 08:21

    請問全差分ADC與偽差分ADC相比優勢在哪里?

    大家好,遇到一個疑惑,要對原來做的系統改進,原系統用的是偽差分ADC,端信號輸入,現在想改為真差分ADC,但是傳感器輸出的是端信號,所以在ADC之前要用一個端轉差分的模塊,就想問一下,這么做的效果在理論上是不是會好點,還有
    發表于 12-15 08:22

    ad9371 radioOn() radioOff()函數不起作用是為什么?

    用adrv9371+zc706評估板,自己開發。 用tes生成初始變量。 在headlee.c模板上,加入初始化我自己平臺的代碼,加入ad9528初始化配置代碼。 根據模板文件的注釋,加入
    發表于 12-12 08:05

    求助,關于AD9371接收增益和滿刻度的問題

    AD9371器件手冊Rev. PrA | Page 4 of 48,中有如下指標: - - - - - - - - - - - - - - - - - - - - - - 增益幅度 30dB RX
    發表于 12-07 07:33

    使用AD9371和AD6655作為采樣芯片,AD9371切換頻點時間是多少?

    我們項目使用AD9371和AD6655作為采樣芯片,同樣的配置鏈路,AD9371從開始配置頻點到采到數時間很長,可能有100ms,但是AD6655搭配外置鎖相環ADF4350就很快。想問問,這個是因為
    發表于 12-04 07:50

    請問AD9371一共有幾個本振?

    請問,我目前在使用AD9371,目前希望多路射頻并行采樣,從AD9371的TES來看,RX1和RX2似乎有不同的數據處理通路,請問RX1和RX2是用的不同的本振還是同一個本振???AD9371最多支持幾路射頻同時采樣
    發表于 12-04 06:55

    請問AD9371模擬輸入輸出端的阻抗控制多少是正確的?

    AD的數據手冊中要求模擬輸入輸出控制阻抗為差分100Ω,但應用開發板ADRV9371-WPCBZ的原理圖中模擬輸入輸出使用的變壓器匝數比卻是1:1的,請問差分阻抗控制多少是正確的,謝謝
    發表于 12-01 07:05

    AD9371的1.3V是否可以只用1片3A的LDO進行供電?

    我們僅使用AD9371的2個RX通道,手冊上指示的1.3V典型電流值在2A多一點,我是否可以用1片3A的LDO對VDDA和VDIG這兩個1.3V進行供電,中間使用磁珠或穿心電容進行隔離,這么用對哪些指標會產生負面影響? 先感謝解答!
    發表于 11-30 06:49

    為什么使用全差動放大器可以減少偶次諧波干擾相比端輸出放大器?

    為什么使用全差動放大器可以減少偶次諧波干擾相比端輸出放大器?
    發表于 11-21 07:38

    pwm相比dac有哪些優勢?

    pwm相比dac的優勢有么?
    發表于 10-28 07:49

    SI522相比MFRC522的優勢以及開發資料

    si522優勢點: 相比rc522 si522完全替換,不需要做任何更改,同時接收模式下功耗低10ma左右,si522為16MA。 相比
    發表于 10-08 09:28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開發選擇芯片解決方案?芯片優勢你了解嗎?

    芯片嵌入式物聯網STM32
    學習電子知識
    發布于 :2023年08月02日 12:39:50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