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英特爾Tiger Lake成為反擊銳龍4000系列的最佳利器

454398 ? 來源:cfan ? 作者:cfan ? 2020-08-18 14:19 ? 次閱讀

AMD最新的移動銳龍4000系列給巨大的壓力。在輕薄本領域,銳龍7-4700U和銳龍7-4800U憑借物理八核(后者還支持超線程技術)無人能擋;在游戲本領域,銳龍7-4800H就具備挑戰英特爾酷睿i9 HK的實力,更高端的銳龍9同樣英雄寂寞。

換句話說,英特爾第十代酷睿沒有任何理由“提價”,為了應對移動銳龍4000系列的狙擊,相關新品的售價都比往年歷代新品的首發價格還要實惠一些,這對于咱們普通消費者自然是好事。

在4月份的投資者報告中,AMD提到使用銳龍4000系列處理器的筆記本數量已經從原先預計的100+增加到了135+。

這背后代表啥意義,你品,你細品。

面對AMD咄咄逼人的氣勢,英特爾自然坐視不理。而代號為“Tiger Lake”的第十一代酷睿處理器平臺就是英特爾反擊銳龍4000系列的利器。

Tiger Lake是誰

我們都知道,英特爾第十代酷睿包含Ice Lake和Comet Lake兩大平臺,其中Ice Lake采用了最新的10nm工藝、最新的Sunny Cove微架構以及最新的Gen 11核顯,往下還能細分出Ice Lake-U(15W TDP)和Ice Lake-Y(9W)。

而Comet Lake則延續了從第六代酷睿以來祖傳的14nm工藝和Skylake微架構,只是隨著英特爾對工藝和微架構的不斷打磨,核心數量從早前的最高四核提升到了如今的八核,睿頻加速頻率也從當初的3.x GHz提升到了5.x GHz。Comet Lake往下可以細分出Comet Lake-U(15W)、Comet Lake-Y(9W)和Comet Lake-H(45W)。

英特爾最新的工藝規劃圖

本文的主角,Tiger Lake就是十代酷睿中Ice Lake平臺的接班人,它將采用更新的10nm+工藝,并將以“第十一代酷?!钡纳矸莩尸F在世人面前。

今年8月份,英特爾首先會推出Tiger Lake-U和Tiger Lake-Y,用于輕薄本領域的爭奪。明年4月,英特爾還會推出Tiger Lake-H,作為游戲本領域的反擊。如果不出意外,第十一代酷睿家族都是Tiger Lake的分支,好記好理解。

Tiger Lake-U和Tiger Lake-Y兩款芯片大小對比

Tiger Lake規格詳解

和現有的Ice Lake平臺相比,Tiger Lake的制程工藝雖然依舊是10nm,但是應該會增加一個“+”后綴,即10nm+,擁有更好的漏電率表現,可以讓處理器在功耗不變時進一步提高主頻換取性能上的改善。

Tiger Lake最大的亮點,是實現了底層CPUGPU微架構的雙升級。

簡單來說,Tiger Lake的CPU將升級到Willow Cove微架構,其IPC性能較Ice Lake上的Sunny Cove CPU微架構要再提高10%。同時,Tiger Lake集成的GPU也將換成Xe架構的Gen12核芯顯卡,與英特爾即將推出的“DG1”獨立顯卡同宗同源,最多擁有96個EU單元,再結合架構上的升級,其性能將大幅領先現有最強的銳炬Iris Plus 64核顯。

除了新一代CPU和GPU帶來的性能增益外,Tiger Lake還將重點提升AI能力。據悉,該平臺將通過DL Boost機器學習加速、Xe圖形架構、低功耗加速器(Low Power Accelerators)組成全新的AI引擎,可以勝任深度學習和超算市場。此外,Tiger Lake將繼續支持Wi-Fi6并集成下一代Thunderbolt 4接口USB4),從而在整體性能和功能層面實現巨大的飛躍。

在性能大幅提升的同時,Tiger Lake的核心面積控制也很好,英特爾曾在CES2020現場展示了基于Tiger Lake-Y平臺設計的完整PCB主板,只比手掌大不了多少,這意味著基于該平臺打造的超薄本和二合一設備可以做得更輕薄,或是塞進更大容量的電池。

Tiger Lake性能有多強

雖然距離Tiger Lake的正式發布還有小半年的時間,但網上已經陸續爆出了它的部分規格的性能信息。

首先,從命名的規則來看,Tiger Lake和現有的Ice Lake相似,每一顆處理器型號的后綴都包含5位數字和1位字母,比如i7-1185G7。

其中,i7、i5和i3的前綴大家都很熟悉,代表了酷睿處理器的性能等級,不差錢的童鞋認準i7準沒錯。

在“11xyGz”規則的后綴中:

前兩位“11”代表著第十一代酷睿;

第三、四位的“xy”代表SKU數值的高低,通?!皒”值越高代表該處理器定位和性能越強,而“y”則與熱設計功耗(TDP)掛鉤。按照第十代Ice Lake的命名經驗,如果y=8就代表該處理器的TDP為28W版本,如果y=5就是15W/25W(25W為可配置的最高TDP)版本,如果y=0即9W版本。

最后兩位的“Gz”代表核芯顯卡的檔次,理論上Tiger Lake還將被細分為G1、G4和G7,目前已知G7集成了96個EU執行單元。

前不久SiSoftware曝光了一顆第十一代酷睿U系列處理器的參數,它采用四核心八線程設計,內置12MB三級緩存,基準頻率2.7GHz,睿頻最高4.3GHz。作為對比,第十代Ice Lake平臺中高端i7-1065G7的三級緩存只有8MB,基礎和睿頻頻率分別為1.3GHz和3.9GHz。

在SiSoftware的多媒體性能測試中,這顆神秘處理器的分數為401.96Mp/s(每秒百萬像素),這個成績已經超過了45W TDP的第九代酷睿i5-9400H。

同時,還有網友還在推特曝光了Tiger Lake的3DMark跑分截圖。

這次曝光的處理器終于有了具體的型號信息:Core i7-1185G7,四核心八線程、12MB三級緩存、基礎頻率2.7GHz、加速頻率4.3GHz,基本可以確認與SiSoftware曝光的是同一款處理器型號,TDP應該是15W。

在3DMark Time Spy跑分中,Core i7-1185G7的總分、GPU和CPU子成績分別為1414、1296和2922。

作為對比,AMD最新銳龍7 4800H在3DMark Time Spy跑分中,總分、GPU和CPU子成績分別為1225、1068和7505。

15W的Core i7-1185G7在CPU性能上肯定不如45W的銳龍7 4800H,但其GPU性能卻明顯領先集成Vega 7核顯的銳龍7 4800H,可見英特爾Xe架構的Gen12核芯顯卡的不俗實力。

總的來說,英特爾第十一代酷睿Tiger Lake應該可以實現對銳龍4000系列的全面反超。然并卵,AMD在明年還會推出銳龍5000系列,集全新Zen3 CPU架構+全新Navi GPU架構于一身,其理論性能又將全面領先第十一代酷睿........

曾經,在(筆記本)移動處理器領域,AMD一直扮演著追隨者的角色。如今,英特爾和AMD的身份出現了對調,令人唏噓不已。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amd
    amd
    +關注

    關注

    25

    文章

    5251

    瀏覽量

    132812
  • 英特爾
    +關注

    關注

    60

    文章

    9535

    瀏覽量

    169325
  • 銳龍處理器
    +關注

    關注

    0

    文章

    68

    瀏覽量

    7783
  • Tiger Lake
    +關注

    關注

    0

    文章

    3

    瀏覽量

    1253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英特爾Arrow Lake-S系列桌面處理器核顯多個版本推出,搭配齊全

    據悉,Arrow Lake-S將搭載GT1規格顯示核心,最多可搭載四枚Xe-Core(即64EU)。然而,英特爾將保留讓人矚目的“刀法”,在低端型號中削減至三或兩個Xe-Core。
    的頭像 發表于 05-07 15:03 ?259次閱讀

    英特爾Arrow Lake和Lunar Lake性能揭曉:無超線程,性能提升顯著

    另有最新消息顯示,英特爾依舊打算在2024年年底推出Lunar Lake平臺。若英特爾圖形部門能成功修復Battlemage驅動程序問題,或許該平臺的實際面市時間還將提前于Arrow Lake
    的頭像 發表于 03-10 11:26 ?1362次閱讀

    英特爾Arrow Lake處理器更名酷睿Ultra

    @金豬升級包強調Arrow Lake處理器不太可能被稱為15代酷睿,更有可能會被冠名為“酷睿Ultra處理器(系列2)”。這是因為英特爾已于去年6月份公布了酷睿品牌升級計劃,自去年12月開始,旗下產品以全新的名字命名。
    的頭像 發表于 03-04 16:45 ?629次閱讀

    英特爾:2025年全球AIPC將超1億臺占比20%

    英特爾行業資訊
    北京中科同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發布于 :2024年02月29日 09:15:26

    英特爾1nm投產時間曝光!領先于臺積電

    英特爾行業芯事
    深圳市浮思特科技有限公司
    發布于 :2024年02月28日 16:28:32

    英特爾再創輝煌!1.4nm芯片工藝領航微電子時代,工業界的新里程碑?

    英特爾行業資訊
    北京中科同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發布于 :2024年02月26日 08:58:21

    德國法院裁定英特爾芯片禁售,供應鏈面臨影響

    據了解,頒布這條限制銷售命令的是德國西部杜塞道夫地區的法院。對英特爾的判決涉及到其自第10代開始的處理器,包括Ice Lake、Tiger Lake和Alder
    的頭像 發表于 02-18 10:43 ?502次閱讀

    英特爾登頂2023年全球半導體榜單之首

    英特爾行業芯事
    深圳市浮思特科技有限公司
    發布于 :2024年02月01日 11:55:16

    英特爾酷睿14代處理器系列發布,Arrowlake/LunarLake24年問世

    處理器英特爾
    looger123
    發布于 :2024年01月10日 17:44:38

    探索Qotom OPS嵌入式工業迷你電腦——英特爾第10代 Comet Lake 處理器搭載的小巧利器

    在不斷發展的科技領域中,迷你電腦正逐漸成為一種備受矚目的解決方案。本文將深入探討一款配置強大的OPS迷你電腦,搭載了英特爾第10代 Comet Lake 處理器,以及英特爾超核芯顯卡,
    的頭像 發表于 12-28 10:05 ?244次閱讀
    探索Qotom OPS嵌入式工業迷你電腦——<b class='flag-5'>英特爾</b>第10代 Comet <b class='flag-5'>Lake</b> 處理器搭載的小巧<b class='flag-5'>利器</b>

    英特爾明年推出的Lunar Lake CPU將由臺積電代工

    業界預測,從存儲半導體的情況看,明年將生產英特爾luna lake的cpu、gpu、高速io芯片等,并通過n3b工程批量生產,明年上半年開始批量生產。
    的頭像 發表于 11-22 09:54 ?476次閱讀

    #高通 #英特爾 #Elite 高通X Elite芯片或終結蘋果、英特爾的芯片王朝

    高通英特爾蘋果
    深圳市浮思特科技有限公司
    發布于 :2023年10月27日 16:46:07

    英特爾發布首款基于Intel4的處理器——Meteor Lake

    美國半導體巨頭英特爾在9月19日舉辦的年度創新峰會上發布了最新的PC處理器Meteor Lake,這是英特爾首款采用Intel 4制程工藝打造的處理器。
    的頭像 發表于 09-20 16:54 ?1302次閱讀

    安裝OpenVINO工具套件英特爾Distribution時出現錯誤的原因?

    安裝OpenVINO?工具套件英特爾 Distribution時,出現錯誤: Python 3.10.0.ECHO is off. Unsupported Python version.
    發表于 08-15 08:14

    英特爾媒體加速器參考軟件Linux版用戶指南

    英特爾媒體加速器參考軟件是用于數字標志、交互式白板(IWBs)和亭位使用模型的參考媒體播放器應用軟件,它利用固定功能硬件加速來提高媒體流速、改進工作量平衡和資源利用,以及定制的圖形處理股(GPU)管道解決方案。該用戶指南將介紹和解釋如何為Linux* 使用英特爾媒體加速器
    發表于 08-04 06:34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