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科學家發明新方法,可識別各種拓撲不變量的量子態

獨愛72H ? 來源:博科園 ? 作者:佚名 ? 2020-04-14 16:16 ? 次閱讀

(文章來源:博科園

拓撲材料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極大興趣,并可能為材料發展的新紀元提供基礎。在發表在《科學進展》期刊上的研究,安德烈亞斯·艾爾本、余金龍、彼得·佐勒和伯努瓦·弗默施等物理學家提出了一種新的測量方法,可以識別和表征各種實驗平臺上的所謂拓撲不變量。今天,現代量子模擬器為制備和研究復雜量子態提供了廣泛的可能性:

它們是用光學晶格中的超冷原子、里德堡態原子、囚禁離子或超導量子比特實現的。一類特別吸引人的量子態是物質的拓撲態。大衛·索利斯(David Thouless)、鄧肯·霍爾丹(Duncan Haldane)和邁克爾·科斯特利茨(Michael Kosterlitz)因其理論發現而獲得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些物質的狀態以非局域量子關聯為特征,對實驗中不可避免地發生的局域扭曲特別穩定。

因斯布魯克大學量子物理中心和奧地利科學院量子光學和量子信息研究所的伯努瓦·韋默施、于金龍和安德烈亞斯·埃爾本說:在實驗中識別和表征這些拓撲相是一個巨大挑戰。由于拓撲相的特殊性質,無法通過局部測量來識別它們。因此,研究正在開發新的測量協議,使實驗物理學家能夠在實驗室中表征這些狀態。近年來,非交互系統已經實現了這一點。然而,對于未來也可能被用作拓撲量子計算機的交互系統來說,這到目前為止還不可能。

彼得·佐勒研究小組的物理學家現在提出了測量協議,使所謂的拓撲不變量測量成為可能。這些數學表達式描述了拓撲空間的共同性質,使得在一維玻色系統中完全識別具有全局對稱性的相互作用拓撲態成為可能。研究的想法是首先在量子模擬器中準備這樣的拓撲態,現在進行所謂的隨機測量,并從這些隨機測量的統計相關性中提取拓撲不變量。

該方法的特點是:雖然拓撲不變量是高度復雜的非局部相關函數,但它們仍然可以從簡單局部隨機測量的統計相關性中提取出來。就像研究小組提出在計算機或模擬器中比較量子態的方法一樣,這種隨機測量在今天的實驗中是可能的。因此,測量拓撲不變量的協議,可以直接應用于現有的實驗平臺。多體拓撲不變量作為多體波函數的量子化高度非局域相關器,是多體拓撲量子相理論描述的核心,包括對稱性保護和對稱性豐富的拓撲相。

在這里,研究提出并分析了一個通用的測量協議,以揭示具有全局對稱性的相位多體拓撲不變量,可以在合成量子系統(如里德堡原子、囚禁離子和超導電路)的最新實驗中實現。該協議基于從隨機化測量的統計相關性中提取多體拓撲不變量,通過局部隨機么正運算和站點分辨投影測量來實現。并在一維玻色對稱保護拓撲相的完全分類背景下,特別考慮到擴展的SU-Schrieffer-Heeger自旋模型,說明了這一技術及其應用。
(責任編輯:fqj)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量子信息
    +關注

    關注

    0

    文章

    50

    瀏覽量

    12714
  • 量子比特
    +關注

    關注

    0

    文章

    34

    瀏覽量

    8772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本源量子參與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科學家項目啟動會順利召開

    2024年4月23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先進計算與新興軟件”重點專項“面向復雜物理系統求解的量子科學計算算法、軟件、應用與驗證”青年科學家項目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合肥順利召開。該項目由合肥綜合性國家
    的頭像 發表于 05-11 08:22 ?173次閱讀
    本源<b class='flag-5'>量子</b>參與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b class='flag-5'>科學家</b>項目啟動會順利召開

    使隱形可見:新方法可在室溫下探測中紅外光

    MIR振動輔助發光(MIRVAL) 來自伯明翰大學和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新方法,利用量子系統在室溫下探測中紅外線(MIR)光。 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光子學》雜志上,在劍橋大學
    的頭像 發表于 04-19 06:31 ?98次閱讀
    使隱形可見:<b class='flag-5'>新方法</b>可在室溫下探測中紅外光

    量子

    可以模擬原子和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幫助科學家設計新材料、藥物,甚至加速新材料的發現過程。這將有助于推動科學研究的進展,加快新技術的開發。 總的來說,量子計算機的夢想是通過利用量子力學的
    發表于 03-13 18:18

    量子計算機重構未來 | 閱讀體驗】+ 了解量子疊加原理

    的位置和方向對應著量子比特的狀態。量子比特狀態的操作和變化可以在布洛赫球上用旋轉和移動的方式進行描述。通過旋轉和移動布洛赫球上的點,我們可以改變量子比特的狀態,實現量子計算和
    發表于 03-13 17:19

    光子探測器改寫量子計算規則

    ? 科學家們通過基于光子探測器的方法量子光學領域取得了突破,為改進量子計算鋪平了道路。 帕德博恩大學的科學家們使用了一種
    的頭像 發表于 03-08 06:36 ?131次閱讀

    一種產生激光脈沖新方法

    等離子體中脈沖壓縮的概念 英國和韓國的科學家提出了一種產生激光脈沖的新方法,其功率是現有激光脈沖的1000多倍。 科學家們使用計算機模擬聯合研究,展示了一種壓縮光的新方法,以充分提高光
    的頭像 發表于 12-07 06:32 ?272次閱讀
    一種產生激光脈沖<b class='flag-5'>新方法</b>

    光子的量子糾纏實現快速可視化

    。相關研究刊發于最新一期《自然·光子學》雜志。 波函數是量子力學的核心原理,使量子科學家能預測對量子實體的各種測量(如位置和速度等)的可能結
    的頭像 發表于 12-01 10:34 ?203次閱讀

    一種產生激光脈沖的新方法

    英國和韓國的科學家提出了一種產生激光脈沖的新方法,其功率是現有激光脈沖的1000多倍。
    的頭像 發表于 11-20 16:56 ?290次閱讀
    一種產生激光脈沖的<b class='flag-5'>新方法</b>

    VLSI系統設計的最新方法

    電子發燒友網站提供《VLSI系統設計的最新方法.pdf》資料免費下載
    發表于 11-20 11:10 ?0次下載
    VLSI系統設計的最<b class='flag-5'>新方法</b>

    分享一種利用膠體量子點(QD)獲得中紅外發射的新方法

    據麥姆斯咨詢報道,近期,美國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的研究團隊展示了一種利用膠體量子點(QD)獲得中紅外發射的新方法,這可能為中紅外光源開辟新的應用。
    的頭像 發表于 10-09 18:04 ?758次閱讀

    一種融合語義不變量的點線立體SLAM系統

    能導致線段數據的不正確關聯,從而將誤差引入系統并加劇系統的累積誤差。針對這一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種結合語義不變量的點線立體視覺SLAM系統。該系統通過融合線特征和圖像語義不變信息,提高了線特征匹配
    的頭像 發表于 09-01 17:16 ?373次閱讀
    一種融合語義<b class='flag-5'>不變量</b>的點線立體SLAM系統

    MIR振動輔助發光可實現一立方納米以下的極端光束限制體積

    ? ? ? ? 來自伯明翰大學和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新方法,利用量子系統在室溫下探測中紅外線(MIR)光。? 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光子學》雜志上,在劍橋大學卡文迪什實驗室進行,標志著
    的頭像 發表于 08-29 11:24 ?812次閱讀

    華為辟謠3.2萬名科學家移籍

    華為辟謠3.2萬名科學家移籍 對于近期網絡傳言的華為3.2萬名科學家移籍華為方面表示,造謠者毫無根據、無中生有。 華為辟謠3.2萬名科學家移籍以及其他的一些網絡傳言,比如“華為孟晚舟宣布23萬億
    的頭像 發表于 08-22 16:51 ?1024次閱讀
    華為辟謠3.2萬名<b class='flag-5'>科學家</b>移籍

    USBブート用ドライバ誤認識後のドライバ更新方法

    USBブート用ドライバ誤認識後のドライバ更新方法
    發表于 07-11 20:20 ?0次下載
    USBブート用ドライバ誤認識後のドライバ更<b class='flag-5'>新方法</b>

    踏歌智行創始人、首席科學家余貴珍教授登榜“2023科創家”

    ,余教授便是其中一員。 踏歌智行創始人、首席科學家余貴珍教授登榜“2023科創家” “2023科創家”榜單歷時兩個月,在科研部分圍繞 基礎創新方向、學術級別、深造高校、論文、專利 等評價指標,在創業部分圍繞 公司商業模式、員工情況、財務情
    的頭像 發表于 06-16 19:15 ?2587次閱讀
    踏歌智行創始人、首席<b class='flag-5'>科學家</b>余貴珍教授登榜“2023科創家”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