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可重構計算架構將引領未來芯片的市場發展

獨愛72H ? 來源:AI科技大本營 ? 作者:AI科技大本營 ? 2019-12-16 15:55 ? 次閱讀

(文章來源:AI科技大本營)

AI芯片創業公司清微智能首款可重構計算架構AI芯片實現量產的消息在業內迅速傳開,可重構計算架構芯片再次引發一波討論的熱潮。經歷過十多年的技術積累,這枚小小的芯片在全球芯片市場中開啟了全新的篇章。時光倒流,20 世紀 60 年代,可重構的概念早在就被提出。追根溯源,可重構芯片最早的技術源于 20 世紀 80 年代末誕生的高層次綜合理論和方法。

直到 2006 年,意識到可重構計算架構對于提升芯片算力、降低功耗的巨大優勢,清華大學的魏少軍教授牽頭成立了清華大學可重構計算研究團隊。成立十多年,該團隊一直進行可重構計算理論和架構研發,在國際核心學術期刊和會議發表數百篇論文,并先后獲得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中國發明專利金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015年,可重構芯片因為第三次 AI 熱潮開始受到關注。2017年6月,清華大學可重構計算研究團隊的第一代人工智能芯片Thinker-Ⅰ推出,并獲2017 ACM/IEEE ISLPED會議設計競賽獎。研究團隊還在ISCA 2018發表了中國唯一第一作者論文。

2016年、2017 年,清華大學可重構計算研究團隊推出三款基于可重構計算架構的 Thinker 系列芯片。Thinker 系列芯片具有極高的靈活性,能支持各種 AI 算法,依托其動態配置的特點,Thinker 芯片具有很高能效比,初次展露鋒芒。2018 年 7 月,北京清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脫胎于清華可重構計算團隊,在在北京中關村注冊成立。

2018 年第三季度,清微智能悄然完成近億元級天使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百度戰投、分眾傳媒、禧筠資本、國隆資本、西子聯合控股等,再次引起芯片界的關注。2019 年 6 月,清微智能成功量產了首款可重構芯片 TX210,從成立到量產,清微智能用了短短一年時間??吹竭@里,大家大致會明白,這個剛踏入產業界門檻的“新人”并非“一夜成名”,而是基于十多年的技術積累,積攢了 200 多項技術專利后的厚積薄發。

回顧了讓可重構計算架構成為萬眾矚目焦點的背后大佬之后,我們回過頭來看看,這“可重構計算架構”究竟是什么。

據第一代可重構計算架構的締造者魏少軍解釋,CGRA(Coarse-grained Reconfigurable Architecture)是一款新型的可重構計算架構,而可重構芯片不屬于 CPU、GPU、FPGAASIC,它是一種全新類別的芯片。因為其特點是軟件硬件都可以編程、混合粒度、芯片的硬件功能隨軟件的變化而變化,應用改變軟件、軟件再改變硬件,所以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可重構芯片很多時候被誤解成 FPGA。

與 CPU、GPU、FPGA 和 ASIC 相比,CGRA 最大的優勢在于,一是沒有傳統指令驅動的計算架構取指和譯碼操作的延時和能耗開銷,二是在計算過程中以接近“專用電路”的方式執行,因此平均計算能效分別是前三者的 1000 倍以上、100~1000 倍、100 倍以上,相比 NPU 也有 10 倍以上的性能提升。另外,由于 CGRA 基于配置方式執行,執行效率與 ASIC 相當,但是靈活性遠遠好于 ASIC。更重要的是,CGRA 架構算力可以彈性擴展,適用于從云端到邊緣端對高能效和靈活性有綜合要求的場景。

集眾多優勢與一身,可重構計算芯片成為即將到來的 5G 時代下終端設備的最佳候選之一,可重構架構可以提升 AI 芯片的能效比,在保證 AI 計算效率和精度前提下降低功耗。而基于可重構計算架構的軟件定義芯片使得硬件架構功能隨軟件的變化而變化,實現更靈活的芯片設計,同時也具備處理器的通用性和 ASIC 的高性能和低能耗,被一些專家視為 AI 通用芯片的方向之一。
(責任編輯:fqj)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芯片
    +關注

    關注

    447

    文章

    48292

    瀏覽量

    411488
  • 可重構設計
    +關注

    關注

    0

    文章

    3

    瀏覽量

    6827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華為云函數工作流:引領未來無服務器計算時代

    在當今數字化飛速發展的時代,企業和個人對于計算資源的需求越來越高,但傳統的服務器架構帶來的管理成本和資源浪費問題也愈發凸顯。為解決這一難題,華為云引領著無服務器
    的頭像 發表于 05-27 10:50 ?131次閱讀
    華為云函數工作流:<b class='flag-5'>引領</b><b class='flag-5'>未來</b>無服務器<b class='flag-5'>計算</b>時代

    RISC-V在服務器方面應用與發展前景

    ,RISC-V的應用正逐漸增多。其拓展性適合智能硬件的發展需求,同時也大幅降低了芯片設計的周期和成本?;赗ISC-V架構的新型服務器有望替代傳統的x86服務器,滿足中國這個世界最大
    發表于 04-28 09:04

    RISC-V在服務器方面的應用與發展前景如何?剛畢業的學生才開始學來的及嗎?

    ,RISC-V的應用正逐漸增多。其拓展性適合智能硬件的發展需求,同時也大幅降低了芯片設計的周期和成本?;赗ISC-V架構的新型服務器有望替代傳統的x86服務器,滿足中國這個世界最大
    發表于 04-28 08:49

    院士稱全球芯片產業格局即將重構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大會上對RISC-V的發展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表示,RISC-V正進入應用爆發期,成為芯片指令集架構的第三極,為全球芯片產業格局的
    的頭像 發表于 03-14 15:41 ?5117次閱讀

    【量子計算重構未來 | 閱讀體驗】 跟我一起漫步量子計算

    首先感謝發燒友提供的試讀機會。 略讀一周,感觸頗深。首先量子計算機作為一種前沿技術,正逐步展現出其巨大的潛力,預示著未來社會和技術領域的深刻變革。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探討量子計算機如何重構
    發表于 03-13 19:28

    【量子計算重構未來 | 閱讀體驗】+ 了解量子疊加原理

    機如何生產制造。。。。。。 近來通過閱讀《量子計算機—重構未來》一書,結合網絡資料,了解了一點點量子疊加知識,分享給大家。 先提一下電子計算機,電子
    發表于 03-13 17:19

    【量子計算重構未來 | 閱讀體驗】+ 初識量子計算

    欣喜收到《量子計算機——重構未來》一書,感謝電子發燒友論壇提供了一個讓我了解量子計算機的機會! 自己對電子計算機有點了解,但對量子
    發表于 03-05 17:37

    【量子計算重構未來 | 閱讀體驗】初探

    本帖最后由 oxlm_1 于 2024-3-4 23:24 編輯 非常感謝能有這次機會參與《量子計算重構未來》這本書的試讀活動。當看到這本書的測評時,首先好奇的是,量子計算機能
    發表于 03-04 23:09

    名單公布!【書籍評測活動NO.28】量子計算重構未來

    ,準備好了嗎? 圖書簡介 《量子計算重構未來》共 5 章。其中,第 1 章主要圍繞量子計算機的發展情況進行了全面論述。第 2 章主要對量子
    發表于 01-26 14:00

    重構數據流計算引領架構創新

    近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達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首屆全國先進計算技術創新大賽總決賽暨先進計算產業發展大會”在四川達州舉辦。為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推進先進
    的頭像 發表于 01-04 11:37 ?579次閱讀
    可<b class='flag-5'>重構</b>數據流<b class='flag-5'>計算</b><b class='flag-5'>引領</b><b class='flag-5'>架構</b>創新

    全球FPGA市場現狀和發展前景展望

    朝下以下幾個方向發展:   ? 高密度、高速度、寬頻帶、高保密;   ? 低電壓、低功耗、低成本、低價格;   ? IP軟/硬核復用、系統集成;   ? 動態重構以及單片集群;   ? 緊密結合
    發表于 11-08 17:19

    中國首款可重構5G射頻芯片發布

    中國首款可重構5G射頻芯片發布? 隨著5G時代的到來,5G技術的發展不斷加速。作為5G技術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的射頻芯片,也在不斷地發展和進步
    的頭像 發表于 09-01 16:12 ?799次閱讀

    RISC-V強勢崛起為芯片架構第三極

    計劃“RISE”,其主要的目的是加速RISC-V的軟件生態建設及應用商業化進程,進一步加速RISC-V在移動通信、數據中心、邊緣計算及自動駕駛等領域的技術和商業化進程。 當前RISC-V架構
    發表于 08-30 13:53

    處理器架構,如何發展?

    展望未來,我們認為未來十年將是計算芯片架構領域的黃金十年,我們會看到大量有影響力巨大的研究出現,對于算法和應用產生深遠的影響;另一方面,隨著
    的頭像 發表于 07-09 10:30 ?285次閱讀
    處理器<b class='flag-5'>架構</b>,如何<b class='flag-5'>發展</b>?

    芯馳科技全場景車規芯片賦能中央計算架構

    邀出席并發表《全場景車規芯片賦能中央計算架構》主題演講,分享芯馳對于未來智能汽車中央計算架構的思
    的頭像 發表于 06-20 10:22 ?586次閱讀
    芯馳科技全場景車規<b class='flag-5'>芯片</b>賦能中央<b class='flag-5'>計算</b><b class='flag-5'>架構</b>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