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一文解讀5G芯片背后那些事

5qYo_ameya360 ? 來源:陳翠 ? 2019-07-26 16:29 ? 次閱讀

6月6日工信部正式發放5G商用牌照之后,國內5G網絡建設的步伐大幅加快了。越來越多的城市出現了5G基站和5G信號,5G離我們的距離更近了。

面對激動人心的5G,我們普通用戶最關心的問題,當然是什么時候才能用上5G手機。

目前來看,雖然已有不少廠家發布了5G手機旗艦機型,但并沒有對外銷售,普通用戶根本買不到。而且這些5G手機公布出來的價格非常昂貴,遠遠超出了大眾的承受范圍。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還是在于5G芯片。

芯片就像手機的心臟,是手機最核心的部件。手機里面的很多功能,例如CPU運算、GPU圖形運算、音視頻處理、電源管理等,都是依賴于芯片完成的。

手機最重要的通信能力,同樣是由手機芯片實現的。具體來說,是由集成在手機主處理芯片中的基帶芯片(以下簡稱“基帶”)完成的。

主處理芯片,包括了基帶芯片

基帶就像手機的“網卡”,決定了手機能使用什么類型的網絡,能達到多快的速度。

只有5G芯片到位了,才能研發生產出5G手機。

目前,全球有能力研發和制造手機基帶芯片的廠商只有五家,分別是:華為、高通、三星、聯發科和紫光展銳。本來還有一個英特爾,但已經宣布退出了。這些芯片廠商里,實力最強的,也就只有華為和高通。

盤點目前的5G芯片行業,對于各廠商來說,最重要的是節奏。因為5G發展非常特殊,5G標準和研發基本是并行的狀態,在5G標準未凍結的前提下,對廠商的預判能力和產品的研發節奏提出很高的要求。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有幸能夠見證精彩的一幕——頂級廠商華為、高通,在5G時代的華山論劍。

高通:X50苦苦支撐,X55遲遲不來

先來看看高通。

高通是一家美國公司。它在2G時代借助CDMA技術起家,在3G/4G智能機時代迅速發展壯大,最終成為通信行業里最有實力的公司之一,手握大量的通信專利。

高通的手機芯片業務擁有很大的市場占有率。包括小米、OPPO、VIVO等國內手機廠商,長期以來都是使用高通驍龍系列芯片作為自家旗艦手機的首選配置。

在5G芯片方面,高通早在2016年就發布了自己的第一個5G基帶——X50。

雖然X50的發布時間很早,但它并不具備真正商用的能力。它采用28納米制程,只支持單模5G,不支持2G/3G/4G網絡。也就是說,X50需要外掛驍龍845/855芯片才能正常滿足消費者2G/3G/4G網絡的正常使用。

所以,使用X50基帶的手機,雖然能夠支持5G網絡,但實際的功耗發熱和網絡信號切換方面都存在問題,單模芯片的使用場景也存在限制。早在2018年11月,一些手機廠商就搭載X50紛紛發聲,整個5G產業一時間也非常熱鬧,小米總裁林斌就用5G網絡發出了一條微博,OPPO也在測試網絡下是完成了5G手機視頻通話等,顯然各家手機廠商都虎視眈眈,想要搶到5G首發的節奏。遺憾的是,當時5G標準沒有凍結,這個節奏大家在2018年并沒有搶到,可見當時的產業成熟度還不夠好。

從這個角度來看,X50只能說是5G早期的一個過渡產品。

X50基帶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缺陷,那就是只支持NSA,不支持SA。這也是最近網絡熱議的焦點問題。

NSA和SA是5G的兩種不同組網方式。NSA是非獨立組網,簡單來說,就是在現有4G網絡基礎上進行改造,掛入5G基站。這是4G向5G過渡的一種可選方式。而SA獨立組網,就是5G基站加上5G核心網,是5G網絡的最終形態

從效果上來看,NSA只能實現5G的一部分特性,而SA可以實現5G的全部特性。

根據國家最新的要求,2020年1月1日起,僅支持NSA的5G手機將不再允許入網。也就是說,明年生產的新手機,不能繼續使用X50基帶(但此前已入網的X50基帶手機可以繼續使用)。

X50基帶的繼任者,就是高通今年發布的X55基帶。

X55基帶采用了最先進的7納米工藝制程,單芯片即可完全支持2G、3G、4G、5G。其中5G部分既完整支持毫米波,也支持6GHz以下頻段。

X55還同時支持SA和NSA兩種組網模式。

可以說,X55才是高通第一款真正的5G基帶。

但是根據目前最新的消息,X55到今年年底或明年初才具備出貨能力。真正商用到手機上,會更晚一些。

這就意味著,消費者如果想要用上X55基帶的5G手機,起碼還要再等半年以上。

華為:節奏更穩更準,巴龍5000領先優勢明顯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華為。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華為這一年來獲得了極高的曝光率。華為芯片也揭開了自己的神秘面紗,逐漸從后臺走向前臺。

早在1991年,華為就成立了自己的ASIC設計中心,專門負責設計“專用集成電路”。到2004年,華為在ASIC設計中心的基礎上,正式成立了深圳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華為海思”。

經過十多年堅持不懈的投入,如今華為在芯片研發能力上已今非昔比。華為的麒麟系列手機芯片,從之前麒麟910起步,一路發展到如今麒麟980大放異彩,整個過程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

在5G芯片方面,華為的布局也非常早,但是相對來說低調很多,5G產業的關鍵節奏,華為也踩得更準、更穩。

2018年2月,華為發布了全球首款3GPP標準的5G商用芯片——巴龍5G01(Balong 5G01)。這個芯片主要是用于CPE等用戶終端設備。在MWC 2018現場,海外運營商沃達豐和法國電信也基于搭載巴龍5G01的華為CPE開展業務演示,這對5G產業起到非常重要的推進作用。

2019年1月24日,華為正式發布了巴龍5000(Balong 5000)5G基帶,開啟了華為手機芯片的5G時代。

巴龍5000采用的是7nm工藝制程。在網絡制式方面,巴龍5000支持單芯片多模,同時支持2G/3G/4G/5G。在5G網絡Sub-6GHz頻段下,巴龍5000峰值下載速率可達4.6Gbps,mmWave(毫米波)頻段峰值下載速率可達6.5Gbps,疊加LTE雙連接最高可達7.5Gbps。

巴龍5000也同時支持SA和NSA兩種5G組網方式,不但為消費者提供了5G初期更放心的選擇,并且完成多項5G業務驗證,對整個5G產業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進作用。

今年以來,華為與多家測試廠商、運營商與設備商開展了針對巴龍5000的相關測試和驗證。

1月31日,華為聯合羅德與施瓦茨,基于巴龍5000打通了5G NR sub-6GHz信令電話。

2月1日,華為和中國移動使用巴龍5000打通業界首個2.6GHz頻段大區集中SA架構下5G端到端First Call,下行峰值遠超1Gbps。

3月中旬,巴龍5000率先通過IMT-2020推進組組織的5G終端芯片測試。緊接著,華為與大唐移動通信使用巴龍5000完成了基于3GPP R15標準的端到端業務及互操作測試。這是國內完成的首批5G商用基站與終端異廠家間互操作測試。

5月中旬,在IMT-2020(5G) 推進組組織的中國5G增強技術研發試驗中,搭載巴龍5000的華為Mate20 X 5G版手機,率先打通全球首個5G SA網絡下的VoNR通話,包括語音和視頻。

此外,在面向消費者的5G芯片評測報告中,巴龍5000的5G規格與體驗,也得到了中國移動的肯定。

6月27日,中國移動發布《中國移動2019年 智能硬件 質量報告(第一期)》。這是業界首份5G芯片和5G終端評測報告。中國移動測試80余款終端,6000余條測試用例,分析29省3500萬用戶的網絡數據,對產業內的5G終端進行客觀評測,是消費者選購5G終端的重要參考。

在5G芯片性能整體評測環節,巴龍5000全面領先,搭載麒麟980+巴龍5000的華為Mate20 X成為5G性能最好的手機。

有意思的是,今年被評測的芯片比較“神秘”,雖然左上角注明了評測芯片為巴龍5000、驍龍X50、Helio M70,但是柱狀圖部分卻沒有明確標注芯片名稱,而是以“芯片1”、“芯片2”、“芯片3”代替。

不過,從文字解讀部分來看,還是能夠看出表現最出色的“芯片1”,就是巴龍5000。因為報告明確指出巴龍5000網絡兼容性和吞吐量性能更好,同時巴龍5000支持上行SRS 4天線輪發,結合TDD系統上下行通道互易的特點,為下行MIMO吞吐量性能帶來額外增益。

而 “芯片2”、“芯片3”,肯定就是驍龍X50和聯發科Helio M70了。兩款芯片性能差距不大,無法準確判斷誰是2、誰是3。

巴龍5000在各項測試中擁有優異的表現,為它進入商用階段奠定了基礎。

前不久,采用巴龍5000基帶的華為Mate20 X 5G,率先拿到國內首個5G終端設備進網許可證。

沒過多久,搭載巴龍5000基帶的華為5G CPE Pro也獲得中國首個5G無線數據終端電信設備進網許可證,這是國內首款支持5G全網通的智能路由器。

這就意味著,搭載巴龍5000的華為終端即將投入商用市場,將成為第一批消費者能夠買到的5G手機和路由器。

結語

5G手機的價格,是影響5G網絡普及的重要因素。價格能否盡快下降到合理區間,又取決于5G芯片的技術成熟度,以及5G芯片產業鏈的成熟度。

目前來看,華為在5G芯片上的節奏更好,領先優勢更明顯。但僅有一家華為是不夠的。包括高通、聯發科在內的其它芯片廠商需要加快進度,盡快實現5G手機芯片的批量出貨。

只有手機芯片盡快到位,手機廠商才能推出更多款型的5G手機。我們消費者,還有整個社會,才能真正邁入5G時代,享受5G帶給我們的便捷與快樂。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5G
    5G
    +關注

    關注

    1344

    文章

    47906

    瀏覽量

    556764
  • 5G芯片
    +關注

    關注

    5

    文章

    495

    瀏覽量

    43172

原文標題:一文看懂5G芯片背后的明爭暗斗

文章出處:【微信號:ameya360,微信公眾號:皇華電子元器件IC供應商】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5G為什么叫5G?

    `本文轉載于網優雇傭軍,本文作者: 蜉蝣采采。眾說周知,3GPP 5G的Logo已經近年前在出爐,這也坐實了的5G標準的名稱:5G標準的大名就叫5
    發表于 01-20 12:36

    帶您了解5G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通訊技術發展5G——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最核心的技術是移動通信技術。而在通信行業,標準之爭是最高話語權的爭奪。旦標準確立,將對全球通信產業產生巨大影響??v觀世界通訊技術發展
    發表于 02-01 11:40

    中國5G海外工程屢屢觸礁,5G實力得到肯定

    。因此,中國5G海外建設屢遭排擠的背后,正是5G市場又進步的表現。近年來,在5G全球頂級玩家陣營中,中國企業的表現
    發表于 08-27 16:59

    5G背后的核心技術解析

    虛擬現實、無人機、自動駕駛,在這些炫酷的熱門技術背后,都能看到5G移動通信系統的身影。今年春季,3GPP組織將5G部分空口標準化工作由研究階段轉入工作階段。這意味著,經過多年的熱切期盼,傳說中的
    發表于 06-18 07:07

    5G那些你知道多少?

    5G是啥?不就是4G網絡的升級嘛速度更快,下載高清電影只需要秒咯……讓Qorvo帶你看看這組有趣好玩的動圖吧,原來5G也可以講得這么Q萌!隨著我們逐步進入無人駕駛時代,開始利用AR打
    發表于 06-18 07:42

    深度解析5G背后的專利技術和通信原理

    新的生活方式。說到5G,我們首先會關心哪部手機設備率先支持,哪家運營商率先支持,但是其實還有個東西,如果它不行,前面兩方面都行不了,那就是在背后默默提供支持的——基站?;揪褪俏覀兺ㄟ^手機連接到運營商
    發表于 07-15 19:35

    5G背后技術揭秘

    將比4G提高10倍左右,只需要幾秒即可下載部高清電影,能夠滿足消費者對虛擬現實、超高清視頻等更高的網絡體驗需求,另方面,安全性上,5G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低的時延,能夠滿足智能制造
    發表于 07-16 07:00

    3G、4G、5G通訊技術背后有什么意義(上)?

    般人對4G 乃至于5G 的認知,就是手機上網的速度更快,并不了解背后的科學含意,本文將從不同通訊世代的角度切入,步步帶領讀者認識這些技術
    發表于 08-19 08:22

    5G手機里的基帶芯片

    。你知道枚小小的5G基帶芯片的誕生到底有多難嗎? 紫光展銳通信團隊負責人王遠為你講述展銳5G基帶芯片—春藤510研發
    發表于 09-17 09:05

    5G技術的現狀和趨勢怎么樣?

    5G帶來的并非只是單純的速度提升。作為個統的連接架構,5G在這個連接設計框架內需要支持多樣化頻譜、多樣化服務與終端和多樣化部署……有媒體朋友采訪到ADI 通信業務部門CTO Tho
    發表于 09-18 06:16

    紫光展銳首款5G基帶芯片

    代價去和全球的網絡做磨合做測試,到現在為止紫光展銳常年都有人在全球各地去做這種現場測試,做芯片需要時間去積累。5G的研發上,展銳從2014年底開始預研,開始是做基礎的些算法,包括對
    發表于 09-18 09:05

    5G波束賦形和超級上行技術

    `5G作為新代移動通信技術,在實現更優體驗的路上面臨著很多挑戰。上期的漫畫中,麒麟君為大家解讀了麒麟發展歷程,路克服艱辛終成“
    發表于 05-13 09:04

    5G改變世界的背后有哪些創新技術?

    什么是5G?5G改變世界的背后有哪些創新技術?
    發表于 12-29 07:04

    看懂5G芯片背后的明爭暗斗 精選資料分享

    6月6日工信部正式發放5G商用牌照之后,國內5G網絡建設的步伐大幅加快了。越來越多的城市出現了5G基站和5G信號,5G離我們的距離更近了。面
    發表于 07-29 07:21

    上車即入院-5G救護車背后5G工業網關

    院前急救直是醫院急救系統病人最特殊的場所,往往病情突發大多數在醫院外。病人信息不準確有可能錯過急救黃金時間導致致死率和致殘率的上升,但隨著5G技術與物聯網的結合,“數據傳輸”、“遠程聯動”成為
    發表于 11-22 16:21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