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電子發燒友網>技術周刊> 正文
收藏

高通收購恩智浦為什么失敗

Mlatu 2018年07月26日 16:32發布 恩智浦高通 0 人收藏 0 次閱讀
440億美元的“彩禮”白給了!手機芯片巨頭高通公司(Qualcomm)已經決定:如果北京時間7月26日中午12點之前,收購荷蘭芯片公司恩智浦(NXP)的申請還不能夠得到中國商務部的批準,它將放棄這次收購。
?
剛剛,在美國紐約時間7月25日晚上11點59分(中國時間7月26日上午11點59分)的最后期限,由于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SAMR)并沒有給出“允許”的答復,這場歷時21個月的全球第一大半導體收購案終于落下帷幕——美國高通公司正式放棄以440億美元收購荷蘭恩智浦的交易。
?

提出收購恩智浦時間



高通向恩智浦的收購邀約最早提出于2016年10月,收購價格從最初的380億美元提高至440億美元。這項收購需要得到全球9個國家和地區的反壟斷批準(中、美、歐盟、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再加上恰逢中美貿易摩擦,因此交易的最后決定期限曾經被推遲了30次。
?

對于高通而言,這場歷時600多天(21個月)、曠日持久的收購案收購可謂是高通的一場豪賭。
?
截止至3月25日,高通手上共有價值為379億美金的現金、等價物和有價證券,總資產為642億美元,總債務則為403億美元。而僅這一場并購就要花掉高通300多億的現金儲備,收購恩智浦半導體之后,公司手頭現金幾乎將被消耗殆盡,同時留下大筆債務——所謂“豪”。
?
而所謂“賭”,則是高通對于物聯網、汽車、移動計算這些新興領域的堅持認定與全力押注。本次收購恩智浦的失敗,并不會影響高通對于汽車、物聯網等領域的持續投入。目前,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飽和、甚至步入萎縮已經是大勢所趨,以智能手機為主賽道的高通面臨著日益巨大的轉型壓力?!暗诙饒觥睂τ诟咄▉碚f,已經越來越重要了。
?

涉及哪些國家


此前,高通已經獲得全球其他9個國家監管部門批準(美國、日本、俄羅斯、韓國等),最后決定權落在了中國手里。收購前高通市值約為880億美元,恩智浦市值約為360億美元。
?

對高通影響


北京時間7月26日下午消息,高通今天發布了2018財年第三財季財報。報告顯示,高通第三財季凈利潤為1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9億美元增長41%;營收為5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4億美元增長4%。高通第三財季業績超出華爾街分析師預期,對第四財季的盈利展望也同樣超出預期,推動其盤后股價大漲5%以上。
?

推出股票回購計劃,高通股價轉跌為漲
?
美國當地時間7月25日,高通發布2018財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高通第三財季營收為5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54億美元增長4%;凈利潤為12.19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凈利潤為8.66億美元增長41%。
?
透社援引匿名知情人士稱,高通準備放棄收購恩智浦,轉而推行股票回購計劃。高通CEO Steve Mollenkopf在財報發布的同時也表示,“我們打算在今天收購要約到期后,終止對恩智浦的收購,等待任何新進展?!盨teve Mollenkopf同時表示,“根據此前的計劃,若協議終止,我們將開啟最高可達30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為股東創造價值?!?br />
在聲明宣布當天的財報會議上,當分析師問及,為何不繼續延長要約,并給監管方更多時間時,高通CEO Steve Mollenkopf表示,高通除了通過并購尋求新機遇的同時,也需要提供確定性,“不僅是給投資人和合作方確定性,也需要給我們的員工以確定性?!?/div>
?
根據今年4月高通與恩智浦之間更新的收購要約,高通若決定終止要約,需要支付恩智浦20億美元“分手費”。
?
美股周三開盤,高通股價跌幅一度擴大1.7%,但放棄收購、改成回購股票的消息傳出后,股價跌幅明顯收窄,逐漸接近平盤位。最終收漲0.97%,報59.42美元,創6月15日以來最高,盤后再漲近8%。

高通股價













對恩智浦影響


據Investorplace報道,高通收購恩智浦可能會失敗,大部分的恩智浦股票持有者預計高通目前已經吸收了該公司,不過,中國方面可能不會及時批準高通對恩智浦的收購。因此,恩智浦作為一個獨立的公司,將面臨著難以預料的未來。但是,隨著恩智浦融入新科技創新,股價可能繼續走高。許多人認為恩智浦非常需要高通的收購,但是恩智浦已經在許多較新的增長市場中定位良好。首先,恩智浦被評為最具影響力的物聯網公司之一,公司的物聯網設備專注于安全以及數據傳輸的高級連接。其次,恩智浦芯片在自動駕駛汽車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提供的技術可以讓汽車根據駕駛條件感知和行動。最后,由于恩智浦營收與利潤增長率保持兩位數,分析師認為在未來五年,恩智浦的年均增速將達27%。
?

恩智浦(NXP)的前世今生


恩智浦全名為恩智浦半導體公司(NXP Semiconductors),其前身為飛利浦公司(Philips)的半導體業務部,由飛利浦在1953年創辦,距今已經有65年歷史,公司總部位于荷蘭。2006年,飛利浦將半導體業務以79.13億歐元的價格賣給了一個荷蘭私募財團,從此公司更名為恩智浦半導體。
?
從下面兩張IC Inights的統計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恩智浦早在1985年的飛利浦時代,就已經躋身全球前十,這地位一直保持至今。

?
▲IC Insights數據,1985-2017年全球前十大芯片提供商
?
從恩智浦2013年-2017年主營業務營收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到,2015年和2016年是兩個關鍵節點。

?
▲恩智浦2013年-2017年主營業務營收
?
根據財報數據,2017年,恩智浦全年營收為92.56億美元,凈利潤為22.72億美元。恩智浦的主營業務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SP“標準產品業務”,包括分立器件、低壓功率器件與一些老舊的通用邏輯產品。
?
由于業務利潤率偏低,2016年,恩智浦以27.5億美元的價格將標準產品芯片業務賣給了中國資本公司建廣資產和智路資本。因此這項業務2017年其總營收只有1.18億美元。

?
▲恩智浦2017年主營業務營收分布
?
恩智浦的一部分主營業務為HPMS“高功率混合信號產品業務”,這是恩智浦的強勢業務,其中包括汽車芯片、物聯網芯片、移動支付芯片等。2017年,HPMS部分業務總營收達到87.45億美元,占比九成以上,而這其中,汽車芯片業務又占了四成,并以11%的年增長率快速發展。
?
為了加強競爭力,2015年,恩智浦以118億美元的價格完成了對美國車載半導體巨頭飛思卡爾(Freescale Semiconductor)的收購,從而整合擁有了完整的汽車半導體解決方案(包括汽車AMS、傳感器、車載娛樂系統)一舉躍升為全球第一大汽車芯片廠商。這場收購當年被譽為全球最大的車載半導體收購案。
?
與此同時,恩智浦旗下的智能識別部有三大主營產品:安全交易、安全身份識別、標簽與驗證,在智能識別的市場排名第一,蘋果、三星等巨頭中的手機NFC芯片(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都是恩智浦提供的。

?
▲恩智浦2017年全球營收分布
?
值得一提的是,從恩智浦2017年全球不同地區營收分布中我們可以看到,恩智浦在中國的業務已經占到了全部營收將盡40%的份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市場——這一點與高通非常類似,2017財年高通的全球總營收為223億美元,其中的150億美元都來自于中國市場,占比已經超過了60%。
?
不過,與高通只參與芯片設計、不參與半導體制造及封測的“無晶圓芯片廠商(Fabless)”運作模式不同,恩智浦在全球擁有14家芯片工廠,其中7家為晶圓廠(Wafer fabs)、7家為組裝測試廠(Test and assembly)。
?
也就是說,如果高通成功收購恩智浦,那么高通也會擁有自己的芯片制造工廠。


?

對中國影響


中國科技界苦“無芯”久矣,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量高達3770億塊,同比增長10.1%;進口額為2601億美元(約合17561億元),同比增長14.6%,而同期中國的原油進口總額僅約為1500億美元,中國在半導體芯片進口上的花費已經接近原油的兩倍。
?
中國第一代工程師李彥宏曾表示:“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在我們的發展過程當中,高端芯片一直依賴進口,這是我們這一代IT人心中永遠的痛,進入人工智能時代,情況將會發生改變”。
?
目前,中國的“造芯運動”如火如荼,阿里巴巴收購中天微,投資寒武紀,推出旗下達摩院神經網絡芯Ali-NPU;百度推出云端全功能AI芯片昆侖,稱其為迄今為止業內設計算力最高的AI芯片;華為的麒麟芯片一直備受關注,還于近日被曝出神秘的““達芬奇計劃”,準備在芯片領域大顯身手;還有云知聲、深鑒科技、Rokid等創業公司紛紛搶灘AI芯片市場。
?
且看全球芯片格局風云變幻。

?

商務部發言


7月26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商務部例行新聞會上在回答媒體提問時說,高通收購恩智浦一案具體情況可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詳細了解。高峰解釋說,該案屬于反壟斷執法問題,與中美經貿無關。
?
北京時間7月26日上午11點59分,是中國監管機構批準并購案的最后時限,但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并未給出“允許”的答復。

為什么需要中國同意


為什么要中國批準?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是兩家跨國企業,而且都在華有比較活躍的市場活動。根據中國的《反壟斷法》及相關規定,商務部發布《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的指導意見》表示,經營者集中只要在全球年營業額合計超過100億人民幣,并且至少兩家經營者上一年度在中國境內營業額超過4億人民幣,那么就應該向中國商務部申報,以進行反壟斷審查。收購是經營者集中的典型模式,而高通和恩智浦的全球收入以及在華業務規模都遠超申報標準,自動納入監管,因此,必須要通過中國反壟斷機構的審查。
?
有些朋友可能難以理解,為什么兩家外國企業之間的并購會需要中國的批準。事實上,各個主要經濟體都有這樣的規定。對于在本國開展業務的外國企業之間的并購展開調查,這是國際慣例。就拿高通并購恩智浦為例,他們目前已經通過了包括美國、俄羅斯、歐盟、韓國等8個主要國家或地區的市場監管機構的批準,只剩下中國政府還沒批準。換句話說,這次收購不僅僅需要中國批準,韓國,俄羅斯,日本等國家的批準都是需要的。原因也都是一樣的,就是反壟斷。
?
如果高通執意要收購恩智浦,但是中國不批準會怎么樣呢?中國的確是沒有辦法阻止他們的合并。但是,中國政府的有關部門會因為高通違反中國的《反壟斷法》對其市場行為進行限制。在其他國家也是一樣,你可以繞過這些國家的反壟斷審查,強行收購。但是,這也就意味著以后你可能會失去這個國家的市場。因此,一般來說,跨國企業都不會冒著這個風險強行收購,而是盡量游說政府部門,按照當地的法規去做適應性調整,以獲得批準。反壟斷法阻止收購的案例并不罕見,但也不太常見。偶爾會冒幾個,但是總體比例還是很低的。
?
所以,總結起來就很簡單了。從法理的角度來說,中國有《反壟斷法》,根據中國的法律規定,高通收購恩智浦必須要得到中國有關部門的批準。而從市場角度來說,高通如果沒有得到中國政府的批準強行收購恩智浦,那么就會在中國市場被懲罰。因此,盡管高通和恩智浦都是外國企業,但是作為兩家跨國企業,他們在中國的市場利益都很大,高通想要收購恩智浦,一定要想辦法獲得中國政府批準。

題外話:博通企圖收購高通


2016年10月,高通首次提出以約38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總部位于荷蘭的恩智浦,但遭遇到恩智浦股東的阻力,他們堅持要求更高的價格。
?
讓高通頭疼的是,在艱難申請各國和地區同意收購的同時,他們遭到了來自博通略顯惡意的收購提議,后者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制造商之一,他們擬用1300億美元收購高通,但隨即遭到拒絕。
?
博通接著發難高通董事會,試圖取代高通董事會所有成員,雙手博弈持續焦灼難分高下,直到2018年3月1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過行政命令中止了這場“鬧劇”,理由是保護國家安全。




?

?
0人收藏
分享:
您可能感興趣的周刊
討論區
討論列表 ()
技術周刊

發燒友技術周刊,獲知每周行業熱點

Mlatu

Mlatu

作者

最新周刊
ROHM確立新電源技術QuiCurTM NVIDIA推Jetson AGX Orin開發者套件

0人收藏,185次瀏覽

掃地機器人中存在著哪些傳感器?

0人收藏,384次瀏覽

亞洲視野下的RISC-V

0人收藏,402次瀏覽

虛實之矛、天空之眼、思想之弦:AI在俄烏戰爭扮演了哪些角色

0人收藏,1576次瀏覽

NVIDIA對其NVIDIA AI平臺進行更新 邁來芯推出Tactaxis

0人收藏,1413次瀏覽

更多周刊 >>
文章目錄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