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您好,歡迎來電子發燒友網! ,新用戶?[免費注冊]

您的位置:電子發燒友網>電子百科>存儲設備>SCSI及SAS硬盤>

SCSI硬盤之王希捷第三代捷豹15000轉性能測試

2009年12月17日 14:35 www.qd573.com 作者:佚名 用戶評論(0

SCSI硬盤之王希捷第三代捷豹15000轉性能測試

希捷在硬盤領域的表現:

  2002年對于希捷來說是一個豐收之年,從最近希捷公布的2003會計年度第1季度的結算中可以看到,其聯合結算的營業額為15億7900萬美元,而去年同期營業額為12億9400萬美元;純利潤為1億100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季度的3400萬美元相比增長巨大。

  在IT業經歷嚴冬的同時,希捷能取得這樣的業績實數不易,這也是希捷堅持為用戶提供性能出色、穩定性出眾產品的成果,無論在IDE領域還是在SCSI領域,希捷都已成為該領域的領頭羊。在去年年中發布的酷魚V代和SATA接口的酷魚7200.7、5400.1等IDE產品,誓將未來硬盤全面引入串行ATA時代,而在去年年底面向服務器和工作站領域的Cheetah 15K.3和Cheetah 10K.6硬盤更加大了其在高端SCSI領域的領先地位。

  轉速最高,單碟容量不斷提升: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們曾提到過,到目前為止提高硬盤性能的方法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提高轉速,二是增加數據存儲密度。對于目前來說15000rpm已經幾乎接近硬盤的轉速極限,如果想再提高轉速則面臨發熱量、功耗、噪音、安全性等諸多問題,相對來說增加存儲密度顯得更容易一些。希捷在先后推出兩代15000rpm硬盤后,2002年下半年又將第三代15000rpm產品投入市場,本次測試的主角正是希捷的第三代15000rpm SCSI硬盤Cheetah 15K.3,它是目前性能最出色的硬盤。從下面的規格表中很清晰的看出,同希捷推出的第一代15000rpm SCSI硬盤相比Cheetah X15 36LP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改進。

  單碟容量的提升:

  從上面的對比表格中很明顯的可以看出,雖然盤片面積沒有變化,但是Cheetah 15K.3硬盤的單碟容量較其上一代產品增大了一倍,達到了18.4GB。單碟容量翻番已經是Cheetah 1500rpm硬盤每次升級的主要標志。從第一代的3.6GB,到第二代的9.2GB,再到18.4GB,最早暴露在15000rpm硬盤上傳輸率低的劣勢已經蕩然無存。

  你可以從后面的測試看到,單碟容量的提升帶來的是大幅的連續數據傳輸率的提升。其最小數據傳輸率早以超過普通IDE硬盤的最大數據傳輸率,即使是同上一代15000rpm硬盤比較,其性能提升也在25%以上。

  接口界面的變化:

  Cheetah 15K.3是一款符合Ultra320規范的SCSI硬盤,Ultra 320規范的320MB/s傳輸率可以說是目前SCSI硬盤發展的極至。希捷的Cheetah 15K.3其外部傳輸率達到了76MB/s,對它來說一般Ultra2規范的80MB/s很容量產生系統瓶頸,雖然Ultra160有160MB/s的傳輸速率,但是在多硬盤系統的高數據傳輸帶寬中也很可能會力不從心,因此Ultra320接口對于應用在高端服務器領域的SCSI硬盤來說尤為重要。另外,希捷Cheetah 15K.3除了采用Ultra320 SCSI接口外,還同樣支持2GB/s的光纖通道接口。

  尋道時間以及緩存:

  更大的面密度帶來更高的內部傳輸率的同時,希捷15000prm硬盤的平均尋道時間也在不斷改善。上一代Cheetah X15-36LP的平均尋道時間已經達到3.6ms/4.2ms,而Cheetah 15K.3把寫入的平均尋道時間縮短到了0.2毫秒。在緩存方面,第三代的Cheetah 15K.3仍然保持了8M緩存這一最為主流的配置。

  產品的外形的變化:

  Cheetah 15K.3的頂蓋雖不像其前兩代的盾形那么驃悍,但相對平直的造型和盤體四角的黑色限位柱與Cheetah X15-36LP的區別還是較為明顯的;電路板的布局和馬達外露部分都繼承了Cheetah X15-36LP的風格,在眾多更新了的芯片中品牌從TI換成LSI的DSP最為醒目。測試平臺一:

  測試平臺二:

  測試說明:

  測試用的SCSI控制卡系統安裝方式:使用一塊酷魚IV安裝操作系統,文件系統為FAT32。測試時Cheetah 15K.3硬盤掛接在adaptec的39320D SCSI控制卡上,之后將硬盤全分區,文件系統為NTFS,簇大小為默認值使用。對比測試時使用了另一塊Cheetah X15 36LP硬盤,分區方法與前面相同。

  測試軟件的使用:使用HD Tach測試硬盤底層性能,在數據對比中,我們只使用了其最大和最小寫入的成績。使用WinBench99測試硬盤的商業、高端應用性能、CPU占用率、訪問時間和非常重要的硬盤最外圈與最內圈的DTR。同時為了使得測試更全面,我們同《計算機世界》報進行合作,由其提供高端服務器平臺下的測試數據。

  從第一張ZD Media Winbench99的數據傳輸率曲線圖中可以看到,Cheetah 15K.3最高數據傳輸率已經突破了75MB/s,我們用Cheetah X15-36LP來與之比較,Cheetah X15-36LP最高數據傳輸率為60.5MB/s,Cheetah 15K.3較Cheetah X15-36LP提高了多達26%。從圖中我們還可以看出,Cheetah 15K.3數據傳輸速度在前52GB中一直保持在60MB/s以上,始終保持著極高的性能,這完全得益于磁盤密度的翻倍提升。

  隨后,我們通過HD Tach 2.61來測試Cheetah 15K.3的寫入性能,在最大寫入速度上Cheetah 15K.3較Cheetah X15-36LP也略有提高,但相對讀取速度的提升來說顯得稍小。其最高寫入速度接近55MB/s,Cheetah X15-36LP最高寫入速度接近50MB/s,兩者大約有10%的性能差距。在突發數據傳輸率方面,Cheetah 15K.3與Cheetah X15-36LP都在80MB/s以上。

  轉速的提升可直接降低硬盤的轉速潛伏期,潛伏期縮短,磁盤存取時間自然減小。相對于10000prm的硬盤來說15000prm能使潛伏期由3.0毫秒降低到2.0毫秒,1毫秒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對于硬盤來說也是異常重要的。

  單碟容量雖然對尋道時間的性能提升不大,但是在測試中還是能反映出Cheetah 15K.3硬盤的比Cheetah X15-36LP尋道時間略快。在ZD Media Winbench99 2.0測試中Cheetah 15K.3的讀取尋道時間為5.81毫秒,減去15K PRM硬盤的潛伏期時間2.0毫秒,其真正的讀取尋道時間為3.81毫秒,在對比測試中Cheetah X15-36LP硬盤真正的讀取尋道時間為3.96毫秒。

  前面的數據傳輸率曲線圖中我們已經能看到Cheetah 15K.3在數據讀取傳輸率上大致的性能表現,下面我們來看看Cheetah 15K.3硬盤在讀取數據傳輸率上具體的性能表現。

  Cheetah 15K.3硬盤最大數據傳輸率為76.3MB/s,Cheetah 15K.3硬盤最小數據傳輸率為51.1MB/s,相比之下Cheetah X15-36LP最大數據傳輸率為60.5MB/s,最小數據傳輸率為45 MB/s,前置較后者分別提高了26%和13%。

  通過在HDTach 2.61測試Cheetah 15K.3硬盤的寫入性能,其最大寫入速度達到了54.1MB/s,最小數據傳輸率達到了29.3MB/s,平均寫入速度達到了43.7MB/s。依靠單碟容量的優勢較Cheetah X15-36LP平均寫入速度提升了2%。

  從上面的ZD Media Winbench99 2.0測試結果可以看出,Cheetah 15K.3的商業磁盤性能與高端磁盤性能較前一代Cheetah X15-36LP沒有顯著的變化。實際上Winbench99已經并不能很好的體現出高速SCSI硬盤設備的性能,后面我們使用了I/O Mater來測試Cheetah 15K.3硬盤在服務器系統下的性能。

  雖然本次測試硬盤不是系統硬盤,但是在運行整機測試軟件ZD Business Winstone2001和ZD CC Winstone 2002時選擇了運行應用程序的測試硬盤不同,仍然可以體現出兩塊硬盤對系統整體性能的影響程度。這個測試成績要受到處理器、芯片組、內存、硬盤等多方面的影響,顯然硬盤在這項測試中并不是影響成績的最關鍵部分,因此兩者的成績差距并不大,但是還是能看出點Cheetah 15K.3的性能優勢。

  CPU占用率低是SCSI設備的一個顯著特點,在SCSI控制卡上會有獨立的芯片負責處理SCSI硬盤的數據傳輸,當CPU將指令傳輸給SCSI卡后,就可以隨即去處理后續的指令了,其它的相關工作就交給SCSI卡上的主控芯片自行處理了,從而不難想像為什么SCSI系統對CPU的占用率很低。

  不僅如此,在多任務性方面則表現在SCSI系統允許對一個設備進行數據傳輸的同時,另一個設備進行數據的查找,這在網絡服務器系統中非常重要。ZD Media Winbench99 2.0的Disk CPU Utilization測試中Cheetah X15-36LP與Cheetah 15K.3性能相當。

  在小文件隨機訪問測試(圖1)中,Cheetah 15K.3不敵Cheetah X15-36LP,考驗小文件讀寫能力的OLTP測試也是如此(圖2)。僅從性能來看Cheetah 15K.3更適于流式數據傳輸(圖3),但在容量上的優勢使其成為高檔服務器/工作站的首選;讓Cheetah 10K.6與兩個Cheetah 15K比拼轉速和尋道時間起決定性作用的隨機訪問可能并不算太公平,好在它單位容量成本低,流式傳輸能力也不錯,對主流市場和VOD等應用頗有誘惑力。

  最后我們還在Photoshop 7.0下進行了實際應用性能測試:整個硬盤容量劃為一個NTFS分區并設置為Photoshop 7.0的暫存盤,原始文件(3538×7327像素的TIFF,74.1MB)和生成的文件也都存放于此;整理硬盤后重啟,打開原始文件并將其擴大為15000×30000像素(1.3GB),另存為不壓縮的TIFF格式;整理硬盤后重啟,打開生成的TIFF文件,復制圖層后另存為PSD(2.6GB)格式。打開Photoshop的計時功能,記下每一步操作所耗費的時間進行對比。

  由于內存容量只有512MB,(除第一個操作步驟外)Photoshop對暫存盤的利用無疑是非常充分的,無論打開還是保存文件都是個讀寫并進的復雜過程,可以較為全面地考驗硬盤真實的性能。也許得益于流式傳輸所占的比例較大,15K.3終于打敗了X15-36LP。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用ASC-39320D(打開HostRAID)與兩塊10K.6組成的RAID 0(294GB)充分展現了優勢,尤其在“打開生成文件”操作中所花費的時間比單塊10K.6的一半還要少!真不知兩塊15K.3組成RAID 0會是什么樣子……

  由于沒有專業的測試溫度和噪音的設備,所以我們只能談談使用的主觀感受??傮w來說,Cheetah 15K.3硬盤在噪音方面略有改進,主要是在頻繁尋道時噪音顯的要比Cheetah X15-36LP更低,但是閑置狀態下的噪音沒有明顯的改觀,畢竟兩者都是采用了同樣的FDB馬達。

  另外,同15000rpm硬盤的的高性能一樣,其溫度也非一般硬盤所能達到的,如果把手放在硬盤上5秒鐘,你肯定會大叫起來。要使用這款硬盤最好要加裝散熱裝置,即使不加裝散熱裝置,起碼也應該安裝于通風良好的位置。

  測試總結:

  整個測試到此為止,由于Cheetah 15K.3在單碟容量上的翻倍提升,使得其在數據傳輸率上較上一代15000prm產品取得了大幅的改善,從測試成績很清楚的看出,其盤片外圈的數據傳輸率已經超過了Cheetah X15-36LP硬盤外圈的數據傳輸率26%之多。而且超高的轉速也使得其擁有了非同一般的尋道時間,在噪音方面它較上一代產品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在綜合性能上無疑Cheetah 15K.3是當今SICS硬盤中最強的。

非常好我支持^.^

(0) 0%

不好我反對

(0) 0%

( 發表人:admin )

      發表評論

      用戶評論
      評價:好評中評差評

      發表評論,獲取積分! 請遵守相關規定!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