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您好,歡迎來電子發燒友網! ,新用戶?[免費注冊]

您的位置:電子發燒友網>電子元器件>電池>電池新聞>

2020年海外電池短缺? LG 電池供應和合資情況

2020年02月08日 16:21 與非網 作者:與非網 用戶評論(0

這個假期里面,外媒報道了海外電池短缺的問題。Audi E-tron 第一季度產量從 9800 臺,削減至 5700 臺,而 Benz 的 EQC 也可能在 2020 年的產量削減,隨后 Daimler 予以否認。隨著歐洲的碳排懲罰的威脅越來越近,各個車企都在提高自己的產量目標。一直在波蘭加大投資的?LG?化學,怎么會電池短缺呢?

01?LG 的電池短缺了?

這里主要是奧迪和戴姆勒的兩款車層面在短期內生產,給爆料產能方面有問題,主要歸咎于電池方面的短缺。

1)奧迪在布魯塞爾工廠生產 e-tron 和 Sportback,2020 年第一季度 e-tron 的產量將減少 4,100 輛,至 5,700 輛。根據媒體報道,在晚上的電池組裝的生產將被暫停。每個班放假 16 天,短期內裁減 145 個臨時工,目前產量為小時 20 輛。

2)《經理人雜志》報道由于供應商電池短缺,奔馳已將生產目標從約 6 萬輛削減至 3 萬輛。隨后戴姆勒對此進行了否認,并確認 2020 年生產 5 萬輛 EQC,在北美交付的時間將推遲至 2021 年。在后續報道中,電池的短缺與特斯拉收購了 Grohmann Engineering 有關,導 Deutsche Accumotive 從電芯轉化為模組和電池系統方面出現產能瓶頸。

在這里我們首先回顧下 LG 化學在 2019 年的主要客戶,集中在純電動領域主要的需求對象是雷諾、通用、現代起亞、捷豹路虎、奔馳、奧迪+保時捷+大眾。2020 年的新增主要是 Volvo、福特和特斯拉在中國的需求。這里是可以分成地域性的需求,以上所說的緊張主要局限在歐洲的產能需求。 ? ?

圖 1 LG 電池的供應

我們看到的消息,2020 年是 LG 化學在波蘭工廠不斷擴展的時間,2018 年報告中提到的產能爬坡計劃為分別,2019 年 10GWh、2020 年 20GWh,2021 年 40GWh,在 2022 年初實現 70GWh 的產能,按照 50kWh、70kWh、90kWh 這幾個檔次,10GWh 對應的量為 20 萬臺、14 萬臺和 11 萬臺。也就是說,階段性瓶頸是在 2020 年的 20GWh,如果按照歐洲現有的車企的分配情況會出現一些問題。
?

圖 2 LG 波蘭工廠的情況(歐洲開發銀行提供 2.5 億歐貸款)

從 2019 年早期,和幾家車企的合作之前。LG 的產能都是靠自有資金在投資,所以之前韓國 LG 化學與韓國產業銀行、進出口銀行、農協銀行簽訂了“為實現充電電池產業發展的產業和金融合作項目”。根據協議,這 3 家銀行將對 LG 化學在 2020 年至 2024 年期間進行充電電池海外生產設施相關的投資時支援 50 億美元。從籌集資金,到一步步穩定供應這里有個時間差,而這里看上去需求最大的是以大眾集團的電池需求為主的,這里會出現階段性供應瓶頸。

02??LG 電池供應和合資情況

我們目前已經知道的是 LG Chem 和吉利建立了一個 10GWh 的合資工廠,而 LG Chem 和通用也計劃投資 23 億美金,在 Lordstown 建立了一個 30GWh 以支持通用在美國的需求,包括和本田的合作平臺。這里就有一個國內已經用的比較多的后續鎖定需求和解決資金來源問題。在美國和中國的需求,時間點來看在 2021-2022 年逐步上量。

圖 3 通用和 LG Chem 電池工廠的選址

根據韓國媒體 Business Korea 報道,現代汽車集團之前設立了 2025 年要銷售 100 萬電動汽車的目標,所以其對電池的遠期巨量需求,驅動著現代汽車和 LG 化學正在討論建立新的合資工廠問題,而且這個不僅局限在韓國國內,也包括現代在其他市場當地建立電池工廠(現代起亞汽車公司的銷量國內和海外占比為 20%和 80%)。還有一點也是值得注意的,“一位電池行業內部人士說 LG 化學目前正在推進與幾家汽車制造商的合資項目”,在電池廠的產能擴張到一定邊界以后,后續車企再有需求,可能就沒辦法讓電池廠自己一個人投資。在轉型到電動汽車的過程中,不可能每個車企都很順利,只是拿訂單驅動,就面臨著供應的響應速度和瓶頸。

小結:目前電池從全球范圍內來看都是巨頭的賣方市場,想要取得議價權,不僅需要電動汽車產品端的差異化像特斯拉這樣操作,要么就是投入資金來鎖定電池技術和電芯供應保障。? ? ? ? ??

非常好我支持^.^

(0) 0%

不好我反對

(0) 0%

( 發表人:黃飛燕 )

      發表評論

      用戶評論
      評價:好評中評差評

      發表評論,獲取積分! 請遵守相關規定!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