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您好,歡迎來電子發燒友網! ,新用戶?[免費注冊]

您的位置:電子發燒友網>電子百科>電腦硬件>筆記本>

驍龍筆記本電腦好用嗎?三大高通驍龍筆記本上手評測

2018年07月12日 11:49 作者: 用戶評論(0

  搭載驍龍835 的 Windows 10 筆記本電腦已經發布,驍龍 835 在筆記本上提供了用武之地:驍龍 835 芯片集成了 X16 Modem,意味著你在任何工作環境中都不必依賴 Wi-Fi,而基于 ARM 架構的驍龍 835 在工藝和功耗上的天然優勢,也能夠帶來更長的續航時間。這個續航時間大大超出了我們預期——20 小時以上。

  驍龍 835 成功驅動了 120 款旗艦手機后,高通借助在「連接性」和「續航」上的優勢進入了英特爾傳統優勢的 PC 領域。

  5 年前,英特爾帶著 Atom 芯片征戰移動端鎩羽而歸,如今高通帶著 ARM 芯片征戰桌面端,商業就是這么精彩。

  微軟專門為 ARM 平臺的 Windows 設計了 X86 到 ARM 指令集的模擬器。任何在基于 ARM 平臺 Windows 10 上運行 X86 程序,都會即時編譯成為兼容 ARM 指令集的代碼,這個過程與硬件無關,所以驍龍 835 芯片不需要做出額外的適配。

  至于性能方面,驍龍835 作為移動平臺的旗艦芯片,它對標的是酷睿 M 系列,在桌面端只能算入門級,所以這些 PC 主要定位輕辦公。

  驍龍筆記本是怎樣來的?

  雖然首批驍龍筆記本現在才正式入華,但其實早在 2016 年,高通就開始了對這一全新品類的“最后攻堅”。

  2016 年 12 月,高通宣布與微軟展開合作,將在搭載新一代驍龍芯片的移動計算終端上支持 Windows 10 系統;

  2017 年 5 月,高通宣布將聯合華碩、惠普和聯想推出搭載驍龍 835 的 Windows 10 PC 設備;

  2017 年 12 月,搭載驍龍 835 的 Windows 10 筆電——華碩 NovaGo 和惠普 ENVY x2 首度公開亮相;

  2018 年 1 月和 2 月,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相繼宣布將在旗下 LTE 網絡上支持搭載驍龍芯片的 Windows 10 PC 設備;

  2018 年 2 月,京東和亞馬遜宣布將逐步開始銷售一系列搭載驍龍芯片的全新 Windows 10 PC 設備;

  2018 年 6 月,國行首批驍龍筆記本華碩暢 370 與聯想 Miix 630 正式亮相。

  顯然,驍龍筆記本的最終面世和進入中國,是高通(芯片)、微軟(系統)、PC 廠商(設備),以及國內運營商、零售商等生態合作伙伴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具體到 高通,憑借在手機芯片領域的深耕,其在千兆級 LTE 連接、多媒體支持、機器學習和硬件安全等技術研發上已經具備較強的實力。新一代的便攜筆記本同樣主打輕薄機身、無風扇設計以及長續航能力,而這些正是驍龍芯片的擅長項。

  

  Android 系統之外,高通意欲通過驍龍芯片兼容微軟 Windows 10 系統,在這個即將屬于云計算和萬物互聯的大時代來開拓屬于自己的新領地。

  微軟方面,Windows 系統手機硬件折戟沉沙,而 Windows 10 又體現了納德拉“淡化操作系統,轉向服務更新”的全新理念。在這樣的背景下,也就不難理解微軟推行 Windows on ARM 項目的必要性,而高通想讓驍龍芯殺入 PC 市場也離不開微軟系統底層技術對其的全力支持。

  為了讓更多 PC 用戶可以隨時隨地的使用觸屏、觸控筆和 Windows Hello 等 Windows 10 所帶來的新服務、新轉變,微軟和高通走在了一起。

  PC 設備廠商中,華碩、惠普、聯想、三星等成為首批將驍龍筆記本概念落地到自身產線規劃的廠商。全球 PC 市場還未走出整體低迷期,但其中的個別細分品類(例如二合一本、游戲本等)卻逆市上揚。對于 ARM 筆記本這一全新品類,PC 設備廠商們在高通、微軟的帶動下,相繼入局也就成為必然。

  為了迎接主打“始終連接(Always Connected)”特性的驍龍筆記本入華, 中國電信和 中國移動亦先后與高通/微軟展開生態系統合作,并在旗下 LTE 網絡上開始逐步支持搭載驍龍芯片的 Windows 10 PC 設備。驍龍筆記本主打的“始終連接”特性,對國內通訊運營商正開始著力發展的“無限流量套餐”新業務無疑是一大利好。

  驍龍筆記本有何新特性?

  經過各方努力,驍龍筆記本開啟了商用化之路,而且也進入了中國市場。以率先在華開賣的華碩暢 370 為例,我們來看下驍龍筆記本究竟有何能耐。

  

  ▲ 華碩暢 370

  華碩暢 370,被官方冠以“新概念本”的名頭,定價 6599 元(附贈一年的“全國不限流量卡”)。

  華碩為這款“新概念本”總結的賣點包括:

  更長久:約 22 小時視頻播放時間;

  更節能:高通驍龍 835 移動 PC 平臺;

  更自由:屏幕自由翻轉,2 in 1;

  更快捷:千兆 LTE 網絡傳輸;

  更高效:免費升級 Windows 10 專業版。

  這些賣點多少都體現了驍龍筆記本的兩大特性: 續航時間更長、 移動辦公體驗。

  得益于更加節能省電的基礎架構,驍龍筆記本可獲得更長的續航和待機時間;按照高通說法,可實現超過全天的長時間電池續航:早上出門不帶線纜,只背一臺筆記本進行辦公,撐到晚上回家也沒太大問題。

  

  對于時常跑會的媒體從業者而言,一個常見場景是,在會場或者酒店需要找接口或者借線纜來對筆記本進行及時充電,要不然到了下午筆記本很快就沒電了。而主打長續航的驍龍芯筆記本的出現,恰能很好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移動辦公體驗方面,高通宣稱驍龍筆記本可以讓用戶享受到如同智能手機一般的“始終更新”“即開即用”等特性,輕薄、無風扇的機身設計,甚至是基于 GPS 的位置感知功能。對于驍龍筆記本,標配 LTE 功能,自然也不在話下。

  例如,華碩暢 370 搭載高通驍龍 X16 LTE 調制解調器,理論支持高達 1Gbps 的下載速度,官方稱其“快于 Wi-Fi 約 3 到 7 倍”。

  

  

  ▲ 華碩暢 370

  支持連網待機,華碩暢 370 內置 nano-SIM 卡插槽;隨機附贈,華碩還提供一張價值 1200 元的一年“全國不限流量電信 4G 上網卡”(月流量累計超過 15GB 后降速至 3G 網絡速度,超 100GB 后降速至 2G 網絡速率)。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暫未登陸國內市場的聯想 Miix 630,據稱既保留了 nano-SIM 卡插槽,同時也內置了 eSIM 模塊。

  

  

  ▲ 聯想 Miix 630

  Windows 10 系統的加持,也讓驍龍筆記本更具“生產力”,當然一切都建立在這只是一款“移動輕辦公設備”的基礎上。

  官方透露,驍龍筆記本支持完整的 Windows 10 系統新特性,包括開始任務欄、重要信息中心和文件中心,以及 “Windows Ink”“Windows Hello”“小娜”等;同時可“完美運行 Windows 應用商店中的數千款應用”。

  與此同時,“即開即用”的特性可以讓驍龍筆記本在操作和交互體驗上靠攏智能手機。在移動化、碎片化的辦公場景下,你打開這臺電腦,就能立馬寫郵件、發文檔,背后則是系統和軟件的快速喚醒和及時響應。

  此外,高通也在聯手微軟和第三方軟件開發商為驍龍 Windows 10 筆記本帶來更好的辦公體驗。

  比如,微軟在 Build 2018 全球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了 Visual Studio 15.8 Preview 1,該軟件開發工具包可幫助開發者面向驍龍 Windows 筆記本創建 64 位 ARM 應用程序;而像 360 等國內軟件開發商也為驍龍筆記本進行了應用的適配優化,從而實現一致的使用體驗。據悉,360 還開發出了能充分發揮驍龍移動 PC 平臺特性的“快剪輯”應用。

  驍龍筆記本的前景如何?

  除了此番正式入華的驍龍 835 筆記本,高通也在聯手其他合作伙伴穩步推進驍龍 845 和驍龍 850 筆記本的商用進程。

  2018 年 2 月,華碩宣布將在其推出的新款驍龍筆記本中,采用完整的高通射頻前端(RFFE)從調制解調器到天線的解決方案,以及搭載集成 X20 千兆級 LTE 調制解調器的驍龍 845 芯片;

  2018 年 6 月,高通宣布推出面向 Windows 10 PC 設備的驍龍 850 芯片,三星成為首家宣布采用驍龍 850 的電腦廠商。

  顯然,835 芯片只是驍龍筆記本商用化進程的一個開端,之后搭載 845 或 850 芯片的驍龍筆記本也將紛至沓來。與之對應的,則是驍龍筆記本在性能上的進一步提升。

  然而,始終橫亙在不少用戶心頭的疑問是,驍龍筆記本的性能真的夠用嗎?不管是現在的 835 筆記本,還是之后的 845/850 筆記本,真的可以用來辦公嗎?

  以華碩暢 370 為例,其基本配置信息如下:

  13.3 英寸 1920 × 1080 分辨率觸控屏(16:9);

  高通驍龍 835 移動平臺,Adreno 540 核顯;

  8GB 內存 + 256GB UFS 2.0 存儲;

  機身三圍 316 × 221.6 × 15.5mm,重量 1.39kg;

  360 度多齒輪轉軸,電腦/平板/帳篷/分享模式;

  ASUS Pen(選配):1024 階壓感筆尖;

  預裝 Windows 10 S,可免費升級為 Windows 10 Pro 系統(可運行 Win32 位軟件)。

  即便高通及其合作伙伴已經在驍龍筆記本上做了很多“性能”上的改進和提升,但其在“效率”“生產力”“游戲”等方面相比傳統筆記本依然存在明顯短板,而這歸根到底還是因為 ARM 和 X86 架構有別。

  直到目前,ARM 架構依然沒有攻克大型 PC 游戲、視頻剪輯渲染等高負載應用場景,同時也不支持 64 位 EXE 程序(Windows 10 ARM 目前只支持 32 位 EXE 程序)。

  而高通在推介驍龍筆記本時,用的最多的一句話是“將智能手機的最佳體驗引入到 PC”,這也具體體現在超長續航、始終連接、散熱表現等方面。

  

  ▲ 左為驍龍筆記本散熱表現,右為“競品”散熱表現

  所以,對于想要嘗鮮驍龍筆記本的用戶而言,首先就要放棄對電腦性能的“過分”追求,而這談何容易?;蛟S在一些人眼中,搭載手機芯片(或者同款/系列)的設備就只能被歸為“手機”,不管“屏幕有多大”;而采用了桌面芯片的設備,不管“屏幕有多小”,都可以被稱作“電腦”。

  所以,一臺長著筆記本電腦模樣,內置的卻是手機同款/系列芯片的設備,你能接受嗎?

  

  ▲ 華碩暢 370

  當然,如果你認可和接受“二合一”和“移動辦公/輕辦公”的理念,同時對 PC 設備的超長續航、始終連接等特性更加在意(程度甚至大過性能表現),那么你就可能是驍龍筆記本的首批嘗鮮用戶。而這部分用戶的未來發展和壯大情況,也將決定驍龍筆記本全面入市后的市場前景。

驍龍筆記本電腦好用嗎?華碩暢370驍龍本深度評測

  搭載ARM架構的驍龍835移動PC平臺處理器的筆記本的實際表現如何,對比傳統x86架構的筆記本有何優勢呢?2018年的筆記本電腦市場會從IntelAMD“兩強爭霸”走向高通加入后“三足鼎立”的局面嗎?讓我們通過這款華碩 暢370 驍龍本的實際表現來一探究竟。無論你是準備看驍龍835移動PC平臺的“笑話”,還是對它抱有期待,都不妨看下去,也許結果會讓你刮目相看。

  

  屏幕材質:高色域IPS支持觸控

  

  華碩 暢370 驍龍本使用了低調的灰黑色調,機身在燈光下映出金屬材質特有的光澤。簡潔的A面上,亮銀色的ASUS logo位于居中位置。

  

  機身正面使用了一款13.3英寸的IPS觸摸屏,分辨率為FHD(1920×1080),支持觸控。采用8.9mm窄邊框設計,屏占比高達78%。

  360°自由翻轉的輕薄機身

  

  暢370 的轉軸支持對屏幕進行360°旋轉,是筆記本亦是平板。正常的筆記本模式適合日常辦公(左上);觀影與帳篷模式使屏幕更為直觀地展現在人的眼前,適合分享畫面或者在桌面上播放影片等內容(右上與左下);而平板模式則能讓人非常方便地以各種姿勢手持使用,看看新聞、刷刷微博或者躺在床上看電影等等。四種放置模式能滿足不同的工作與娛樂需求,非常方便。

  

  作為一款輕薄便攜筆記本,暢370 驍龍本的厚度僅有15.5mm。

  

  其重量實測為1.376kg,旅行重量也僅有1.564kg,攜帶起來十分輕松。65W的電源適配器比較小巧,不會增加什么多余的負擔。

  優秀的PC鍵盤與觸控板

  

  搭載了通常印象里作為手機處理器的驍龍835移動PC平臺,并不意味著這款筆記本有著與傳統辦公不同的輸入方式。暢370 驍龍本 從設計之初就是一臺完全意義上的筆記本,其鍵盤也能帶來熟悉而高效的PC式辦公體驗。孤島式鍵盤能有效防止誤觸,1.4mm的鍵程也恰到好處。實際體驗下來,暢370 的鍵盤甚至比一般的輕薄本上鍵程較短的鍵盤帶來的輸入手感更好。

  

  暢370 驍龍本 的觸控板也同樣出色。手指輕輕沾上去會感覺比較光滑,但如果快速滑動則又會感到有一絲輕微的黏著感,使鼠標控制迅捷而準確。驍龍本初來乍到,操作起來就很順手,這得益于華碩在筆記本電腦領域豐富的技術積累。

  

  指紋識別區域位于觸控板右上角,剛好在我們習慣放置右手指尖的位置附近。在歡迎界面輕觸一下即可完成解鎖,安全而快捷。

  超大音量與特色接口

  

  暢370使用了一顆HD動態捕捉鏡頭,720P的分辨率是筆記本電腦上的常態。

  

  得益于驍龍835移動PC平臺處理器的低功耗,機身底部可以做到無出風口。底部前側可觀察到兩個碩大的揚聲器,沒錯,大音量也是暢370驍龍本的優勢之一。作為二合一設備,擁有平板模式的暢370難免會經常被用來看視頻,而其揚聲器內建Smart AMP智能擴大芯片,音量比一般的筆記本提升三倍。實際體驗下,將音量調至最大,即使在電影播放到較為安靜的情節時,也能感受到身臨其境的包圍音效;而播放MV或音樂時聲音真的很大,在空曠的一整層辦公室內甚至都能聽到。

  

  機身左側從左到右分別是電源接口和兩個USB3.0接口。這里看上去與一般的輕薄本PC無異。

  

  而在機身右側,這臺驍龍本相對于傳統筆記本獨有的特性就顯現出來了。實體的電源按鈕與音量鍵與手機或平板電腦上的操作邏輯類似,使用中輕點一下電源鍵即可關閉屏幕,喚醒也幾乎能在瞬間完成。耳機麥克風二合一接口與HDMI接口都很實用。

  

  重頭戲在于機身右側最靠后的卡槽位置。使用自帶的卡針將卡槽取出,可以發現兩個卡槽。左側的小卡槽對應Nano SIM卡——沒錯,這也是高通的老本行,如今驍龍835移動PC平臺把對移動網絡的支持從手機帶到了筆記本上;右側的大卡槽是為micro SD卡準備的,最大支持256GB的容量,免去了存儲空間不足的煩惱。

  通過以上三個部分對本機外在表現的觀察,我們不難看出,盡管搭載了ARM的內核,盡管使用了一般安裝在手機上的處理器,也不代表其外在使用的體驗有別于傳統輕薄筆記本。高通和華碩試圖告訴消費者,暢370 驍龍本就是一臺適合移動辦公的筆記本電腦,而不是手機、平板之類的臨時替代品。而且,暢370的外在設計還比一般的輕薄筆記本更加優秀,是一臺做工素質較高的翻轉輕薄筆記本。

  外在的體驗足夠順手,那么我們最關心的,華碩暢370驍龍本的內在性能表現如何,能否滿足日常的辦公需求呢?請跟隨下面的性能實測一起來了解一下。

  性能實測

  華碩 暢370 驍龍本搭載10nm制程的驍龍835移動PC平臺處理器,處理器內置Adreno 540 GPU 以及 PC 意義上的“網卡”(即手機中的“通信基帶”),支持802.11ac Wi-Fi 標準與4x4 MIMO的Gigabit LTE 蜂窩網絡技術。搭載 256GB 存儲與8GB LPDDR4 1866MHz 內存。

  其初始系統版本為Windows 10 S,與完整版Win 10系統的主要區別是僅支持從微軟應用商店下載安裝應用程序,但可免費升級為完整的 Windows 10 專業版,升級過程非常簡便快捷,幾乎瞬間就可完成。

  72%NTSC 色域 十點觸控 IPS 屏幕

  

  華碩暢370驍龍本的13.3寸 IPS 觸摸屏的多點觸控體驗很不錯,最高支持十點觸控,能支持你用上雙手的每一根手指。電容的觸控反饋良好,定位精準,當指尖在屏幕上滑動時會有透明的軌跡跟隨??偟膩碚f,觸控體驗與在平板或手機上相比沒有什么差距,還支持雙指縮放、三指橫向滑動前進/后退等手勢。

  

  當屏幕翻轉到不同角度時,可以設置自動切換到更適合觸控的平板模式,還支持自動旋轉。

  

  了解筆記本的朋友可能會知道,13.3寸筆記本的屏幕素質通常都很高。暢370的這塊 IPS 觸摸屏也同樣有著較高的素質,其分辨率為1920×1080,支持廣視角,色域高達100% sRGB色域和72% NTSC色域。

  256GB UFS 2.0 閃存

  

  暢370 使用了一顆256GB的三星 UFS 2.0 閃存,讀寫速度都不錯,4K性能也表現優秀。此外還提供最高256GB的存儲擴展,這種插入存儲卡的擴展方式與手機類似,相較傳統筆記本上需要拆機的安裝模式更為方便。

  流暢的桌面辦公體驗

  智能手機盡管能完成一定程度的臨時辦公,但是除了屏幕較小、輸入不便的劣勢外,其不方便的多任務處理與時常會自動關閉應用的“假后臺”還無法滿足真正的復雜辦公需求。華碩 暢370 驍龍本搭載了起初被使用在手機上的驍龍835移動PC平臺處理器,所以我們很可能會產生這樣的質疑:這臺筆記本的性能是否和手機一樣“弱雞”呢?

  

  為此我們直接模擬了在一般的筆記本電腦上進行辦公的使用強度:

  開啟5個網頁、5個word文檔和3個Excel表格,并頻繁切換應用,處理文字輸入和公式計算等任務;

  開啟微信和QQ進行聊天;

  播放器一直在前端播放4K高清視頻。

  以上三項均在同時一齊發生。

  結果,華碩暢370的實際表現讓我們發現自己之前的確小瞧了這顆驍龍835移動PC平臺處理器。得益于廠商專門的優化,搭載驍龍835移動PC平臺的暢370在同時進行上述任務的深度辦公時,運行依然比較流暢,無論是播放視頻、切換應用還是輸入文字都沒有發生明顯卡頓。

  此時觀察任務管理器,內存使用55%依然綽綽有余,CPU占用更是在10%左右的較低狀態。我們對它能否勝任辦公的擔心一掃而空。

  

  在同一個屏幕內一邊看視頻、一邊聊QQ還一邊瀏覽多個網頁與編輯word文檔等等,這種程度的辦公強度在手機上是難以想象的,目前智能手機還無法同時處理這么多工作,即使強行開啟,不僅應用切換起來不方便,后臺還經常會關閉已經開啟的應用或網頁,每次切換都需要重新讀取。但這的確是我們日常在筆記本上需要進行的任務。更重要的是,與手機或平板使用安卓或iOS系統不同,暢370搭載的是完整的Windows 10系統,這也是大部分人最熟悉的操作環境。能夠運行exe文件,讓一切都變得美好起來。

  通過實際體驗測試,暢370驍龍本證明了自己不僅外在是一臺優秀的輕薄本,其內在也能滿足移動或桌面辦公的需求。

  

  最后附上Geekbench 4的跑分數據。

  網絡特性測試

  華碩 暢370 驍龍本不僅擁有能勝任傳統筆記本的外在和內在,還擁有傳統筆記本所沒有的兩大優勢。其一就是始終在線(Always Connected,始終連接、全時連接)的和手機一樣方便的網絡連接功能。

  筆記本電腦需要連接局域網絡才能上網是常識。尤其是對于沒有RJ-45網線接口的輕薄本而言,連接Wi-Fi(無線局域網)是通常的方法。

  然而,在很多辦公場所之外的出差常去地點,如機場、會展中心等,我們很難找到可供使用的Wi-Fi,即使有,連接后也很有可能面臨信號較弱、連接不穩定等問題,更不用說公共Wi-Fi的安全性也很難得到保證。經常發生的情況是,我們局促地掏出手機,打開熱點,再用筆記本尋找熱點,輸入密碼。此時還得擔心手機的電量是否充足。

  

  使用高通驍龍處理器的暢370驍龍本完美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插入nano SIM卡后,4G網絡能與Wi-Fi同時連接,并在Wi-Fi信號較弱或沒有時自動切換至4G網絡。我們再也不用費盡心機去尋找Wi-Fi,也不用擔心筆記本上的網絡突然中斷等問題了。

  

  據悉,華碩 暢370驍龍本在售出的同時將贈送為期一年的無限流量套餐,一年期滿后可憑用戶的意愿決定是否續費,續費的價格也是一般人擔負得起的合理價位。因此你甚至可以反過來用筆記本為手機開熱點。

  

  網速也不再是一個需要擔心的問題。對比在下班后人數較少時,我們公司 Wi-Fi 的2.544MB/s的僅僅能接受的下載速度(左),暢370在連接移動4G網絡時的速度實測高達48.52MB/s(右)。這意味著不僅在出差時,我們不用擔心網速的問題,甚至在辦公室內,我們也可以不去忍受慢吞吞的集體無線局域網。

  

  暢370的網速之所以如此之快,得益于暢370 所支持的 Gigabit LTE(4×4 MIMO)擁有高達1Gbps的傳輸速度,是802.11n(1×1 SISO)標準的普通Wi-Fi最大150Mbps傳輸速度的7倍。其搭載的2×2 MIMO的802.11ac也是業界最高速的Wi-Fi模塊,最高帶寬867Mbps。而這一切都來源于高通驍龍835移動PC平臺支持的 X16LTE 調制解調器(移動基帶),讓它成為了全球第一臺采用X16LTE無線上網的筆記本。單獨的4G網絡搭配電腦完善的防毒軟件,其安全性也完勝來源不明的公共區域Wi-Fi。

  散熱及續航測試

  華碩 暢370 驍龍本相較搭載x86處理器的筆記本的另一大優勢是較低的功耗帶來的極其優異的續航能力。以筆記本電腦52Wh的大電池支撐曾經安裝在手機上的驍龍835移動PC平臺處理器,其續航能力與散熱表現究竟如何?為了一探究竟,我們對暢370 驍龍本進行了進一步測試,還為它準備了一次“魔鬼試煉”。

  輕度負載下散熱表現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暢370在日常輕度使用下的散熱情況。熱成像儀顯示,無論是機身的上面還是底面,這臺驍龍筆記本的絕大部分位置的溫度都低于30攝氏度,其邊緣甚至涼爽到難以與周圍環境區分開。相比一般的輕薄筆記本即使在低負載下動輒四五十度的高溫,華碩 暢370 驍龍本可謂真正意義上的“膝上設備(Laptop)”。

  連環續航測試及中度負載下散熱表現

  接下來我們開始測試其續航能力。在開始測試前的設置如下:

  開啟 Wi-Fi 并連接至無線網絡;

  開啟蜂窩網絡連接;

  關閉藍牙;

  屏幕亮度調至80%;

  音量大小調至20%。

  

  播放視頻的耗電量要高于文字輸入類輕度辦公的耗電量。在播放了1小時1080P本地高清視頻后,電量消耗了7%。這意味著暢370驍龍本在不連接電源時,至少可以支持長達14小時的隨心所欲的使用,在進行降低屏幕亮度等省電措施后還能進一步增加時間。

  

  此時機身表面溫度與日常辦公時無異,完全不用擔心發燙。

  

  可是,如今的網速很快,而且越來越快,我們很可能不再下載好本地影片后再觀看,而是選擇直接在視頻網站上在線觀影。于是接下來我們又在相同條件下,在線播放了1小時的1080P視頻。

  

  1小時后,電量僅僅下降了9%。這意味著即使在中度使用的同時,進行較高強度的流量傳輸,這臺筆記本也能支持11個小時以上。

  

  如今,視頻質量也越來越高,一部分人不滿足于1080P的清晰度,轉而尋求4K分辨率的超高清視頻。解析4K視頻對處理器也有著極高的要求,耗電量也更大。

  接下來在進行了半小時的4K視頻播放后,電量也僅僅消耗了5%。換算可得知,即使是在較高亮度下播放4K視頻,暢370也能支撐至少10個小時。

  

  此時散熱依然毫無壓力??磥聿シ?K視頻也對用電池供電的暢370筆記本構不成威脅。

  高度負載下散熱表現

  

  在“折騰”了這么久以后,我們不給這臺驍龍本留有任何喘息的空間,立刻連接電源并使用 ADIA64 軟件進行烤機測試15分鐘??緳C過程中,CPU頻率能保持在2.00GHz左右,發揮得很不錯。

  

  而對輕薄本而言略顯“殘忍”的烤機測試終于讓華碩 暢370 驍龍本的表面溫度產生了能夠察覺的改變。即便如此,絕大部分機身依然保持在36度以下。最熱處位于屏幕轉軸附近的中間位置,使用時一般不會觸碰到,何況這種程度的負載強度也難以在日常使用中出現。

  續航“魔鬼試煉”

  

  最后,我們為這臺擁有極強續航能力的筆記本準備了一次魔鬼試煉。將暢370的Wi-Fi、移動網絡、熱點及藍牙全部開啟,其亮度和音量保持在80%和20%。接下來拔掉電源并開始循環播放4K視頻,此時為晚上23:20左右。

  

  第二天早上9:40左右,我前來檢查暢370驍龍本是否依然“存活”。令人驚喜的是,經歷了10個多小時較高強度的使用之后,該筆記本依然留有14%的電量,并已自動開啟省電模式(默認設置電池在20%以下時省電模式會自動開啟)。一般不會有人能連續使用10多個小時的筆記本電腦,更不會播放這么長時間的4K視頻。我們可以想象,這臺電腦不插電源使用,兩三天可能才需要充一次電。這種恐怖的續航能力并不是傳統筆記本能夠比擬的。

  快充測試

  

  華碩 暢370 驍龍本的充電速度也很快。實測顯示,在進行輕度辦公的同時從14%的較低電量開始充電直到充滿,僅用時100分鐘。期間,在1個小時之內電量就達到了80%。

  拆機解析

  

  將底面的數顆螺絲擰開即可拆開底殼,露出內部空間。方便的拆機意味著暢370是一臺維修起來十分便捷的輕薄筆記本。

  可以看到,內部的大部分空間被52Wh的電池所充斥,下方兩個較大的揚聲器也揭示了為何暢370的音量能實現非比尋常的大。

  

  熱管及均熱板位于上方,其下應該覆蓋著該機的核心組件。無風扇設計卻依然能擁有極佳的散熱表現,與驍龍835移動PC平臺較低的功耗不無關系。

  

  將散熱模塊取下,可以看到一塊涂抹了硅脂的芯片。其他芯片隱藏在金屬保護罩下。

  

  進一步取下所有沒有焊死的金屬保護罩,大部分芯片都浮現在我們眼前。

  

  核心區域細節。猜猜驍龍835移動PC平臺在哪?

  

  謎底揭曉,那塊涂抹了硅脂的芯片就是集成了三星8GB LPDDR4x內存的驍龍835移動PC平臺處理器。其左邊貼有白色標簽的設備是三星256GB閃存,右下方的黑色小芯片是電源管理芯片。

  

  全貌一覽??梢钥闯鰰?70驍龍本的內部設計和做工也很不錯,各種元器件排布都較為規整。

  總結

  

  華碩暢370 驍龍本將搭載ARM架構的高通SoC(System on a chip,片上系統、套片,即在一個芯片內集成了非常多的功能)芯片的PC帶到了我們眼前。與之前不太成功的Surface 2不同,我們能夠在暢370上獲得熟悉的Win10辦公環境,其性能也完全能滿足日常辦公需求。

  相較于傳統x86筆記本,它的續航時間有著明顯的增加,且支持“始終連接”的蜂窩網絡連接,極大地提升了移動辦公效率。華碩 暢370 驍龍本是一臺非常適合經常需要進行移動辦公的人士的筆記本,或將成為銷售、記者等人士的最佳搭檔。

  

  這臺ARM架構筆記本的缺點也正是x86架構筆記本的優點——無法否認,目前看來,Intel處理器的性能的確要強過驍龍835移動PC平臺。消費者不是傻子,他們很清楚這一點。但是這并不妨礙華碩暢370驍龍本能夠為中意者展現它的優勢。盡管性能有差距,不能運行較大的exe游戲,但是實測體驗顯示,搭載了完整 Windows 10 專業版系統的暢370也能夠流暢地運行大部分辦公軟件,在提供流暢的深度辦公體驗的同時流暢地播放視頻、流暢地播放音樂、流暢地使用聊天軟件。

  你的筆記本電腦的處理器是什么品牌的?很多人會回答是Intel,還有一部分人會回答是AMD。的確,搭載Intel或AMD處理器的筆記本我們早已司空見慣,以至于幾乎默認筆記本電腦的CPU就都來自這兩家?,F在搭載高通驍龍處理器的便攜PC設備也紛至沓來。

  全球 PC 市場長久以來都是英特爾芯片一方獨霸,甚至是在移動設備浪潮興起后,英特爾還意欲借 PC 市場之威殺入手機芯片市場,只是直到現在依然未能交出一份讓人眼前一亮的答卷。而高通卻通過旗下主攻手機市場的驍龍芯片逐漸成長為了全球芯片市場的一方霸主。

非常好我支持^.^

(0) 0%

不好我反對

(3) 100%

( 發表人:steve )

      發表評論

      用戶評論
      評價:好評中評差評

      發表評論,獲取積分! 請遵守相關規定!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