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您好,歡迎來電子發燒友網! ,新用戶?[免費注冊]

您的位置:電子發燒友網>電子百科>外接配件>鍵盤>

資深玩家教您看筆記本鍵盤

2010年01月19日 11:43 www.qd573.com 作者:佚名 用戶評論(0

資深玩家教您看筆記本鍵盤

 筆記本電腦中鍵盤是成本比較低的部件,就大批量采購成本而言,相比起cpu動輒200美金以上的身價,最貴最好的全尺寸筆記本鍵盤也不過是15美金上下(大多數情況下只有蘋果舍得用這樣的鍵盤),知名度很高的thinkpad鍵盤連指點桿鼠標也不過10~12美金上下,最便宜的筆記本電腦鍵盤只要3美金左右,大多數筆記本電腦使用的鍵盤在3到7美金的范圍。當然,對于那些特殊設計(例如尺寸特別小或者鍵帽特別)的鍵盤又當別論。

  可以被主觀判斷的鍵盤手感要素有五:
  
鍵距

  標準臺式機鍵盤的鍵距是19~19.5mm,這樣的鍵距也被稱為“全尺寸”或者“標準鍵盤”,在筆記本電腦中,受機身大小的限制,通常至少要12.1英寸普通屏幕機器才能做到全尺寸的鍵盤,而且這種“全尺寸”只是對字母和數字鍵而言,至于其他f1~f12,page up/page down等輔助按鍵通常是作成比較小的尺寸以節約空間。至于屏幕尺寸更小的機器,一般還要將字母和數字鍵的鍵距進一步減少才能順利安裝在主機上。下圖是全尺寸鍵盤和17mm鍵距鍵盤的大小對比,大小差別懸殊:

  當鍵盤鍵距低于19mm的時候,擊鍵的手感就會受到影響,如果進一步縮小到17mm以下,那么習慣了全尺寸鍵盤的用戶會需要適應一段時間才能準確操作。如果鍵距小到15mm以下,那么很多成年人的手指都無法正常擊鍵。

  因此,筆記本最好的鍵距應該是19mm,在17mm左右則要實際嘗試自己是否能適應,15mm以下的鍵盤實際上已經不適合大多數人使用。

鍵程

  指按鍵按下時可以下沉的行程,一般來說這個行程至少要有2.5mm以上,但鍵程的高度直接影響整個鍵盤的高度,并且進一步影響到整機的厚度,因此許多超輕薄機器的鍵程實際上只有1.5~2mm。

  鍵程長的機器能給用戶接近臺式機鍵盤的感受,如果鍵程比較短,那么用戶擊鍵時就會感覺鍵盤的反彈比較“硬”,說得夸張一點就好像是在擊打一塊石板,時間長了就容易感到疲倦。鍵程的大小主要是由鍵盤支架高度和回彈橡膠的有效壓縮范圍決定的:

回彈

  這是個比較主觀的因素,指鍵帽在擊鍵時的阻尼手感,各位可以相像一下敲打一團棉花和敲打腿部肌肉的感覺有怎樣的差異,回彈和鍵程是息息相關的,不同的鍵程有自己最合適的回彈,如果回彈太弱,那么擊鍵手感就顯得空虛,有一種松垮垮的感覺,如果回彈太強,那么就會令擊鍵的力度增加,時間長了容易疲倦。一個設計優良的鍵盤甚至要在鍵帽下壓的不同階段產生不同的回彈。

  回彈和鍵程如果配合得宜,可以很大程度上彌補輕薄機器因為鍵程較短而帶來的手感不足,例如ibm的x系列輕薄機器鍵程實際上是比較短的,但通過回彈的良好配合,獲得了相當接近鍵程長的t系列機器的手感,類似的情況還有蘋果的powerbook,實際上鍵程一般,但手感也不錯,合適的回彈再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鍵帽

  一個鍵盤的高度實際上是由底板,薄膜電路層,支架和鍵帽加起來的總和,當為了保持一定的手感和強度,其他部分難以縮減的時候,一個最常見的辦法就是縮減鍵帽的厚度,將它變得扁平,這樣可以有效的減少鍵盤的總體高度,但是這樣的縮減將帶來副作用,就是鍵帽的擊鍵手感會下降,請看一下自己身邊的臺式機鍵盤,鍵帽頂部都有一定程度的下凹,這樣當擊鍵的時候手指會落入下凹中,令指尖均勻承受壓力,在筆記本上,本來這樣的下凹就已經變得有些小,如果再進一步扁平鍵帽,就會令鍵帽頂部的下凹接近于消失,這種鍵盤在擊鍵時就特別容易令指尖集中受力,很容易疲倦。

  另外,廉價的鍵盤通常使用的鍵帽材質都比較薄,這樣在擊鍵的時候就容易出現比較虛浮的感覺,擊鍵到底時的響聲也會比較大,而優質的鍵帽會用比較厚的材料,這樣就能令擊鍵手感沉實,擊鍵到底的時候響聲也會比較小。

  機器定位決定鍵盤品質

底板

  不管鍵帽,支架,回彈,鍵程和鍵距多么出色,整個鍵盤還是需要一個穩固的底面來支撐,在筆記本電腦中,出于輕薄的考慮不能使用臺式機那樣厚重的底盤,因此筆記本電腦都是以單張的金屬薄板作為支撐兼鍵帽支架的安裝面,如果你有機會拆下過筆記本的鍵盤,你會發現它們可以在一定范圍內彎折,因為通常這張金屬薄板的厚度只有0.5~0.6mm,強度自然不可能很高。

  當然也有些廠商會為了追求鍵盤手感而寧可犧牲厚度和重量,例如下圖是sony a系列的鍵盤底板,采用雙層金屬薄板冷壓而成,自身就有比較好的強度:

  除了鍵盤底板本身的強度,機身對鍵盤底板的支撐也很重要,最完善的做法是在整個鍵盤下方作出一個承托的凹槽,鍵盤落戶其中,可以得到很穩固的支持,但這樣通常會犧牲整機的厚度和重量:

  最常見的方法則是在機身中對應鍵盤底板的位置設置一些支承點,可以為鍵盤主要的部分提供支撐,如果支承點設計得好,也能獲得穩固的鍵盤手感,這樣可以免去整個承托凹槽帶來后厚重缺點,但這種方法通常的缺陷是在鍵盤四角附近會有輕微的下陷。


?

非常好我支持^.^

(0) 0%

不好我反對

(0) 0%

( 發表人:admin )

      發表評論

      用戶評論
      評價:好評中評差評

      發表評論,獲取積分! 請遵守相關規定!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