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您好,歡迎來電子發燒友網! ,新用戶?[免費注冊]

您的位置:電子發燒友網>電子百科>通信技術>有線通信>

軟交換機技術功能概述

2011年03月25日 11:26 中國IT實驗室 作者:秩名 用戶評論(0

  軟交換機技術主要是為集中的呼叫控制功能而設計的,下一代網還將依賴于其它一系列已有的IP技術和其它應用技術來支持語音、數據、視頻等多種業務。

  在H.323和SIP體系下,軟交換機技術的作用正在逐步的顯現出來,以實現三種技術融合的網絡架構。顯而易見的是,真正意義的下一代網既需要智能端點業務的創新繁榮,又需要其系統可規模經營管理。下一代網的網絡架構體系討論的難點正在于如何綜合平衡考慮多種技術。

  筆者以為,就目前的技術成熟和發展來看,基于ITU-H.323協議、IETF-SIP協議和MGCP/H.248協議的軟交換機都是IP電話和下一代網的實現手段。這三種技術各有區別和特長,需要相輔相成,只有采用融合三種技術的網絡架構體系和實現手段,才為上策。

  下一代網中最普及和最基本的IP電話業務的接入及匯聚節點主要依賴MGCP/H248協議為特征的軟交換機技術。下一代網中的多媒體和端到端的融合業務可能主要依賴于ITU-H.323協議和IETF-SIP協議技術。

  下一代網絡架構體系更是得由H.323和SIP網絡體系來決定。事實上,正如許多學者早已指出的那樣,軟交換機技術也可以看成在H.323和SIP體系下,智能網關分解的結果。這樣,三種技術融合的網絡架構體系或許就更加清楚了。

  大規模地實施具備下一代網體系架構特征的IP電話網并使之具備擴展性、可靠性和可運營性是邁向下一代網演進的重要一環。不僅下一代網需要包括軟交換機技術、H.323技術和SIP技術等三種技術相融合的IP電話網絡體系架構的商業實踐。

  許多與下一代網的運營管理相關的其它問題也都需要通過IP電話網絡的運營實施來驗證。所以國內電信運營商按照商業和市場的需求首先建設分布結構的IP電話網絡,積極開展IP電話業務以驗證下一代網的可運營性和可管理性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實踐證明,國內電信運營商在過去的幾年中有關IP電話各種技術的探索和運營所作的努力與貢獻是邁向下一代網目標演進過程中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

  “軟交換是下一代網的核心”的提法有待推敲和商榷目前下一代網討論中還有一個流行提法是“軟交換是下一代網的核心”。筆者以為這個提法值得推敲和商榷。綜上所述,軟交換機技術是下一代網中的非常重要而關鍵的語音業務匯聚節點技術之一。毫無疑問,我們應該給予特別重視和關注。但軟交換機的技術特征本身并不提供唯一的、直接的核心網絡技術。

  另外,在概念上,“軟交換是下一代網的核心”這個提法將帶來一些基本命題上的混淆和邏輯上的困惑。下一代網的核心技術應該從根本上包括支持語音、數據、視頻業務等各種網絡技術體制。

  軟交換機本身只是局部的設備系統而并不具有全面網絡體制架構的特征。盡管軟交換機技術支持智能端點、視頻端點和多媒體端點的接入,但并不意味著所有的語音、數據、視頻業務都得集中在軟交換機上完成實現。

  理論上講,即使存在著這種設備的可能性也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做。因為這種系統不具備任何優勢反而存在著一系列整體架構上的缺陷。軟交換機技術并不直接提供IP數據業務,軟交換機技術可以支持視頻端點呼叫業務。

  但一般并不能把它看成專注視頻會議業務控制的核心設備,軟交換機技術主要是為集中的呼叫控制功能而設計的。下一代網還將依賴于其它一系列已有的IP技術和其它應用技術來支持語音、數據、視頻等多種業務。

  在策略上,“軟交換是下一代網的核心”這個提法往往容易使人以為軟交換機技術等同于下一代網技術,從而將研討和實踐的注意重點只放在單一的軟交換機技術及其周邊的范圍,將未來投資的考慮只放在與軟交換機技術相關的設備和系統上。

  在技術上,“軟交換是下一代網的核心”這個提法往往容易使人寄一切下一代網的期望于軟交換機設備上,進而以軟交換機為核心來思考構造下一代網,使得有關下一代網的討論和實踐長期僅停留在初級的、局部的、小規模的和個體設備系統技術的概念層面上,從而陷入將軟交換機的局部結構作為下一代網的總體網絡體系結構的無解之惑。

  在實踐中,圍繞軟交換機為核心進行組網方式的試驗和探討極容易使人忽視其它下一代網技術的實踐和探討,從而限定了下一代網只能是軟交換機互為聯接的、所謂全平面網的“無網模式”。顯而易見,“無網模式”的下一代網絡體系結構只能支持一個或幾個軟交換機,是不適合電信運營商規模運營的。筆者把這種現象稱為軟交換機技術實踐的“孤島現象”。

  在網絡結構上,“軟交換是下一代網的核心”不能回答諸如下一代網需不需要核心網技術的問題。如不需要,如何避免軟交換機的“孤島現象”,如何解決軟交換機之間的協調和互聯,如何開展下一代網的全網性的業務等等。如需要,何為下一代網的核心網技術也難以回答。

  作為業務覆蓋全國的下一代網的組建首先應該考慮網絡的可運營性,而可運營性包括網絡的可擴展性和可管理性,也就是說下一代網體系構架和組網非常重要。我們認為下一代網的網絡系統體系結構應該從橫向和縱向綜合考慮話音業務全網的網絡結構。

更多內容可參考:交換機和路由器的區別

非常好我支持^.^

(0) 0%

不好我反對

(0) 0%

( 發表人:葉子 )

      發表評論

      用戶評論
      評價:好評中評差評

      發表評論,獲取積分! 請遵守相關規定!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