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您好,歡迎來電子發燒友網! ,新用戶?[免費注冊]

您的位置:電子發燒友網>電子百科>通信技術>傳輸網/接入網/交換網>

FTTx及其建設模式

2011年09月13日 11:03 本站整理 作者:小蘭 用戶評論(0

  隨著寬帶網絡和內容的發展,必須縮短銅纜的距離,因此只能將光纖進一步向用戶側延伸,推進FTTx的建設進程--本文將主要講述在寬帶接入設備從局端下移實現用戶帶寬提速、光"進"銅"退"的過程。

  當前寬帶接入的主要技術采用ADSL,建設模式以局端集中方式為主。隨著寬帶網絡和內容的發展,寬帶接入的帶寬從512K逐步提高到2M,再到5M、20M,甚至更高。但是對目前以局端集中建設的模式來說,ADSL的用戶線相對比較長,一般均超過3km,考慮到實際線路的質量等問題,很難再提高ADSL用戶的帶寬,線路速率成為發展新用戶和增加新業務的瓶頸。

  為了縮短銅纜的距離,只能將光纖進一步向用戶側延伸,推進FTTx的建設進程。根據PSTN銅線的工程模型,一條用戶銅線分為干線段、饋線段、分線段、入戶線段。在寬帶接入設備從局端下移實現用戶帶寬提速的過程中,就是寬帶接入設備從干線段到饋線段、分線段和入戶線段的遷移過程,是光纖接入逐步靠近用戶、光"進"銅"退"的過程。

  一、FTTx建設模式的區分

  網絡建設在當今寬帶提速的大環境下,各運營商采用的方式各不相同?,F階段,運營商大多采用的FTTx形式,有FTTC、FTTB、FTTH及FTTCab四種:

  在FTTC、FTTB模式下,最終入戶的技術包括ADSL、ADSL2+、VDSL、VDSL2和LAN等。

  根據光纖到用戶的距離、每個用戶的帶寬需求、以及現有管線資源的情況以及運營維護成本的不同考慮,需要選擇合適的光纖技術和入戶技術,來部署相應的光纖寬帶接入網絡。

  1、"通信系統用戶外機柜"和"寬帶接入用綜合配線箱"二種典型的建設模式

  當寬帶接入設備下移到小區路邊,光纖將引入到路邊,建設模式就是FTTC+XDSL;典型的案例就是"通信系統用戶外機柜"。如圖1為中達"通信系統用戶外機柜"的現場應用場景。

  當DSLAM下移到大樓,光纖將引入到大樓,建設模式就是FTTB+XDSL;當寬帶接入設備下移到樓層,不再用DSL技術,而是采用LAN技術,建設模式就是FTTB+LAN。典型的案例就是"寬帶接入用綜合配線箱"。

  當最終接入連DSL和LAN都不用了,而是直接把光纖引入到家,建設模式就是FTTH了。因此遠端寬帶接入設備逐步下移并一直到消失的整個過程,就是光纖寬帶接入從啟動到主流的演進過程。

  2、合適的FTTX寬帶接入建設模式

  根據目前寬帶接入的現狀,以及運營商管線的部署情況,結合帶寬提速的整個進程,就可以找到合適的光纖寬帶接入建設模式。

  A:FTTC+XDSL模式

  FTTC+XDSL模式是寬帶接入設備下移的第一步,即從干線段遷移到饋線段。

  寬帶接入設備位于傳統銅纜饋線段的配線架位置,一般在路邊或者小區機房。饋線段配線架到用戶的雙絞線距離一般小于2km,根據用戶分布密度的不同,覆蓋的用戶數一般在100-500左右。在2km左右的距離上,可以采用ADSL和ADS L2+接入技術,能夠達到最高8M左右的帶寬。假設每個用戶的保證帶寬是2M,則一個點的上行帶寬需要最大1GE的帶寬。這樣每個用戶可以保證最小2M帶寬,最大8M帶寬,基本可以滿足每個家庭一個IPTV頻道的增值業務需求,同時還提供Triple play業務。對于上行GE的寬帶接入設備,采用P2P的雙纖GE光接口與上層匯聚設備聯接。這種GE接口已經廣泛用戶寬帶設備的互聯,具有很高的性能價格比。同時每個點只有一個GE接口的需求,對局端到路邊的光纖容量要求比較小,可以采用傳統的雙纖光接口模式。

  B:FTTC+XDSL模式的特點

  FTTC+XDSL模式的特點是,對光纖數量需求不高。同時,寬帶接入設備一般位于傳統銅纜饋線段的配線架位置(一般在路邊或者小區機房)?;究梢詽M足每個家庭一個IPTV頻道的增值業務。建設光纜鋪設部署比較容易,同時,此方法也充分地保留并利用了現有銅纜的分線段資源,整個建設模式與局端寬帶接入設備的方式非常相似,工程實施也比較簡單,同時能夠滿足基本的Triple play業務的需求。

  FTTC+XDSL模式尤其適合銅線質量比較好、用戶帶寬要求不太高的用戶,建設成本比較低,維護成本也不高,取得了很好的平衡。這也是當前傳統運營商為提供較高帶寬而采取的主流寬帶接入建設模式。

  二、幾種建設模式的名詞解釋:

  1、"DSLAM下移"

  傳統DSLAM(數字用戶線接入復用器)網元,一般是放在中心機房或者模塊局機房。其優點是:單點接入容量較大,大多數情況下同PSTN交換機或軟交換的接入網關AG同址放置。其最大的缺點就是:用戶接入距離較長,接入帶寬受接入距離的限制。

  2、"光進銅退"

  是指光纖到達的地方銅纜不保留,隨電纜置換,進行光纜延伸。其特點就是寬帶和窄帶節點同時下移,窄帶(語音)提供方式采用分組交換方式,接入軟交換網。

  3、光進

  提升帶寬、降低網絡建設投資、方便維護和管理。

  4、銅退

  充分利用現有銅線、縮短銅線接入距離、充分利用現有技術,提升接入帶寬。

  5、FTTB的建設模式

  在FTTB的建設模式下,"光進銅退"實施后, DSLAM接入點下移到靠用戶更近的位置。DSLAM設備內置xPON上行接口,放在小區機房(小區戶外/室外機柜)或者樓道中的"寬帶接入用綜合配線箱",同時考慮到原大樓中已有的電纜,從經濟角度考慮進行"光銅結合",保留用戶側末端銅纜雙絞線,也保留用戶的DSL接入方式。DSLAM的容量從幾十線到幾百線。經過如此優化,銅線電纜接入距離明顯減小,帶寬得到極大的提升。一般情況下,ADSL2+在1km處能提供大于10Mbps的下行帶寬,VDSL2在1km處能提供大于20Mbps的下行帶寬,而且上行帶寬也大大提升。此種方案實施后,原中心機房或者模塊局機房PSTN交換機或者AG的語音銅纜繼續承載語音業務,在小區機房(或者戶外/室外機柜)或者樓道中的"寬帶接入用綜合配線箱"內完成和DSLAM的配線, "寬帶接入用綜合配線箱"。

  考慮到光進銅退改造后,接入點數量大大增加而且單點接入容量變小,采用戶外/室外機柜室外型設備更能體現建網成本優勢,節省大量的機房投資。

  6、"光進銅不退"

  "光進銅不退"是指光纖到達的地方(從OLT到ONU)仍然保留銅纜,寬帶節點下移到小區,僅解決寬帶提速問題。窄帶(語音)提供方式仍然保留原有方式,采用電路交換方式接入PSTN交換機或者通過AG接入軟交換。

  此種模式較多運用于農村地區,架空式"通信系統用戶外機柜"。

  三、FTTx模式對建設成本的影響

  光纖替代銅質纜線是大勢所趨,但任何技術的進步和應用都是循序漸進的,希望一夜之間光纖就徹底替代銅質纜線,以及所有通信業務都通過光纖接入其實并不現實。在光纖到戶的發展初期,光纖與銅質纜線共存是由市場決定的,光纖與銅質纜線二者共存是市場必然的選擇。

  目前電信運營商提出的"光進銅退"戰略,實際上就是將DSL網絡和用戶逐漸轉化為FTTH網絡和用戶的演進戰略,這種演進思路能很大程度保護運營商在銅線上的已有投資。同時,與FTTH相比,FTTB/C投資成本能大幅節約,這也將成為影響運營商建網思路的一個重要因素。相比而言,在FTTB模式里,光纖到大樓后,利用已有的銅質纜線作為最后幾百米的接入方式替代入戶段光纜,而原銅纜雙絞線的終端也比xPON的終端要便宜很多,價格僅相當于后者的1/6左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FTTB模式需要在樓道里增加有源設備和安裝環境,以提供光纖上行及銅質電纜下行。

  基于目前已規模開展FTTx建設的數據可以看出,盡管FTTB和FTTC模式需要比FTTH模式下,更多的考慮本身有源設備的供電、機房建設或租用、機柜集成等問題,但這些費用遠遠低于每用戶在入戶光纜部分的投入。

  

非常好我支持^.^

(0) 0%

不好我反對

(0) 0%

( 發表人:小蘭 )

      發表評論

      用戶評論
      評價:好評中評差評

      發表評論,獲取積分! 請遵守相關規定!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