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您好,歡迎來電子發燒友網! ,新用戶?[免費注冊]

您的位置:電子發燒友網>電子百科>電腦硬件>筆記本>

筆記本多媒體發展簡史

2010年01月25日 13:52 www.qd573.com 作者:佚名 用戶評論(0

筆記本多媒體發展簡史

?從1985年第一臺具有筆記本電腦特征的手提電腦東芝T1100算起,筆記本至今已經有20多年的發展史。筆記本的誕生是為了實現電腦的移動使用,而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商務工作的日益繁忙,人們也日益注重在日常工作中的勞逸結合,對作為移動電腦的筆記本的要求也有了進一步的要求,除了可以滿足工作的需要還要求在筆記本里具備可供娛樂的多媒體功能,但筆記本的發展多年來一直在運算性能和便攜性的邊緣上掙扎,多媒體的發展也跟不上用戶的要求,這個階段差不多從第一臺筆記本的誕生持續到2003年,直到2003年,迅馳處理器的橫空出世,和臺式機設計完全不同的迅馳處理器性能超群、功耗低的特性解決了筆記本多年來的隱患,加上另外一些技術的發展,筆記本的便攜性和性能得到了很好的結合,接下來廠商大張旗鼓地開始了筆記本在多媒體方面的開發。甚至有純粹是為代替臺式電腦設計的娛樂型筆記本。

??? 現在的一些定位于個人消費的筆記本已具備了較多的多媒體功能,如圖形加速卡、光驅、麥克風、立體聲喇叭等。多媒體集圖、文、聲、畫、視頻于一身,對資料的集成、交互演示強,在工作、教育中的應用都比傳統的方式有更好的效果,對個人的娛樂要求也能極大程度的滿足。粗略地劃分,可以把多媒體的內容分為視頻和音頻兩方面,下面就主要從這兩方面粗略向大家介紹筆記本多媒體的發展過程。

1991年 東芝推出了第一臺彩色TFT顯示屏的筆記本電腦T3200SXC

1994年10月 IBM推出了世界上的第一臺帶有CD-ROM驅動器的筆記本電腦Thinkpad 755CD

1995年 IBM發布了Thinkpad 760CD,首次采用了12.1寸的SVGA顯示屏,擁有紅外線接口和1.2GB容量的硬盤和4X的CD-ROM。這是世界上第一臺支持多媒體功能、第一個采用12.1英寸高分辨率的筆記本電腦,筆記本電腦從純商用走向多媒體、家庭等大眾型用戶。

1997年 Intel發布Pentium MMX筆記本電腦CPU,使得筆記本電腦上可以流暢的進行VCD解碼

1997年 IBM發布全球首款配備14.1"顯示屏和DVD驅動器的筆記本電腦Thinkpad 770

1998年 AGP圖形加速接口開始應用與筆記本電腦中。

視頻

?視頻的表現和多個方面因素有關系,其中顯卡和顯示屏是最主要的兩個方面,前者是對圖像文件里數據的主要處理場所,后者是經處理后的數據的直接表現的平臺。

??? 從第一臺筆記本電腦誕生到此后的10年間,筆記本在多媒體方面的發展都進展不大,第一臺筆記本電腦T1100的顯示器是單色顯示器,直到1990年才開始采用DSTN彩色顯示屏,但DSTN彩色顯示屏并不算什么突破性的進展,一來分辯率并沒有得到提高,二來本身的色彩、亮度等效果都差強人意,而且屏幕反應慢、可視角度小、耗電量大,因而也稱之為偽彩顯示屏。1991年,第一臺采用彩色TFT顯示屏的筆記本電腦東芝T3200出現,分辨率為640*480(VGA),相對于DSTN顯示屏來說,TFT屏幕反應速度、可視角度、色彩、對比度、亮度都較高,這一進步只是完成了讓人可以正常地看到彩色的圖像的任務,對多媒體應用還是不夠的。而在這段時期里,顯示的視頻技術也沒有什么大的突破。

??? 多媒體在筆記本的歷史應該從1995年開始算。那時候筆記本電腦里還沒有顯卡,只是把顯示芯片集成在主板上,1995年,主要的筆記本廠商開始采用放大視頻技術,由PC Card總線直接從PC Card傳輸數據到視頻,減少視頻信號通過CPU與系統總線的次數,提高了視頻數據傳送的速度,另一方面,1995年10月,IBM發布第一款支持多媒體功能的筆記本電腦ThinkPad760cd,這款機器里采用了12.1英寸的SVGA分辨率顯示屏。另外在1994年筆記本電腦開始采用的CD-ROM在1995也趨向成熟,至此,多媒體才算是在筆記本安下了家。1996年,VGA顯示屏徹底退役,SVGA的顯示屏成為主角,同時已經開始有現在還在用的XGA的顯示屏出現。之后ISA、PCI、AGP三種更高傳輸速度的總線方式也相繼應用在筆記本上。這些技術的發展使筆記本可以進行復雜的圖形處理,開始符合多媒體技術的要求。

??? 如今,在分辯率方面,XGA作為正常的標準,SXGA、UXGA、WXGA、SXGA+、WXGA+等更高的分辯率在涌現。而最為人注目的是今年的熱點之一--寬屏,寬屏更大的分辨率不但可以為商務應用提供更高的效率,在觀看影碟的效果是一般屏幕所無法相比的,但因目前的生產數量還較少因而成本也相對較高,但隨著寬屏被更多的人認可,生產規模的擴大,成本會比現在一般屏幕的成本還要低,取代現在的一般屏幕勢在必行,只是時間問題了。而在視頻技術方面,多年來雖然都有所提高,但和臺式PC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在便攜性、性能、散熱等問題還沒有得到妥善解決之下,采用獨立顯卡顯然不是那么明智。直到迅馳技術及其它方面技術的進展,徹底解決了性能和便攜性的茅盾及各方面的問題,現在已經有不少筆記本特別是定位家用娛樂型的筆記本采用了獨立顯卡增強視頻處理能力。
  
音頻

??? 筆記本里的音頻系統一直是筆記本廠商不愿啃的骨頭,畢竟筆記本是電腦不是隨身聽,在筆記本里放置獨立聲卡和大功率的音箱而犧牲體積和電池繼航能力是舍本取末。

??? 雖然從第一臺筆記本面世到現在都沒有停止過在聲音系統方面的開發,但因體積和功耗等因素的制約,在娛樂上始終還是不能令人滿意,因此一般對多媒體方面要求高的用戶都會選擇使用外置聲卡和外置音箱。近年來筆記本音頻系統的外設設備的發展相比還是較快的,這也是筆記本里的音頻系統先天不足使然吧。最早的筆記本外置聲卡是通過USB與筆記本電腦相連的創新的Sound Blaster,當時的USB接口還是1.1規范,傳輸速度有限,并且占用的系統資源也不小,現在的產品則都采用了USB2.0接口規范,系統資源的占用和傳輸速度都大有改進。

??? 而在音箱方面,雖然現在的廠商們在筆記本里配置了一些優質音箱或采用多聲道音箱等方法改進聲音的質量,但還是遠遠無法滿足一些要求較高的用戶,因此有些廠商為筆記本設計了外置的音箱,如SONY的QR系列外置懸掛音箱,還有一些專為筆記本設計的方便攜帶的外置音箱,如上海鴻聚電子研發的H-138就是一個非常適合和筆記本一起攜帶的外置式音箱。

??? 另外在多媒體數據讀取上,1994年CD-ROM開始應用在筆記本上,1998年開始使用DVD-ROM,現在Combo已經漸漸成為主流的配置,功能上也多了諸如不開機播放音樂文件、無需等待PC操作系統載入即可訪問DVD、數碼照片、MP3文件等,東芝還推出過一款可看視頻的多媒體筆記本電腦,筆記本已經在開始向一種便攜式個人娛樂設備轉化。

??? 據一些市場調查顯示:臺式機替代型筆記本電腦在過去數年中受到了消費者的普遍歡迎,在中高價位的影音多媒體筆記本機種在市場的銷售量穩定而持續成長,筆記本進入家用市場的潛力巨大,一些專業人士預測影音多媒體的機種將是筆記本發展的趨勢,而這些都是得益于多媒體在筆記本里的表現。

非常好我支持^.^

(0) 0%

不好我反對

(0) 0%

( 發表人:admin )

      發表評論

      用戶評論
      評價:好評中評差評

      發表評論,獲取積分! 請遵守相關規定!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