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您好,歡迎來電子發燒友網! ,新用戶?[免費注冊]

您的位置:電子發燒友網>電子百科>電腦硬件>筆記本>

蘋果筆記本大全(發展簡史)

2010年01月25日 13:50 www.qd573.com 作者:佚名 用戶評論(0

蘋果筆記本大全(發展簡史)

PowerPC處理器,PowerBook和iBook的歷史

  蘋果的筆記本電腦只有兩個大系列,分別是PowerBook和iBook,前者主要是為了高端專業應用而設計,屬于蘋果的高端機器,后者則針對中低價格的教育和個人市場,屬于蘋果的入門級機器,如果要用一個詞語分別形容PowerBook和iBook,那么PowerBook應該是“專業”,而iBook則是“可愛”,這從它們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來:)。兩者從外觀,配置到價格都有很明顯的區別,好像最新最快的CPU,大顯存的高端顯卡,Superdrive光驅(DVD-R/RW),千兆網卡,金屬機殼和Firewire800接口,PC卡插槽,高畫質寬屏和高容量內存/硬盤一直是PowerBook的專利,iBook標配是不會有的,甚至PowerBook G4 12有些都不會具備,不過蘋果看來正在逐漸放寬這個限制,因為最新的iBook G4 14已經可以以BTO的方式在下單訂購的時候選擇SuperDrive光驅:)!

  有鑒于PowerBook和iBook在定位和實際配備的區別,我們在以下會簡要介紹其處理器,PowerBook和iBook的歷史,希望能幫助初次接觸Mac的朋友了解兩者的基本情況:

  處理器:之所以要先說處理器,是因為早期的蘋果處理器分類非?;靵y,我們只以應用在蘋果上的處理器舉例,還有很多處理器是IBM和Motorola有開發但是沒有被蘋果使用過......最早的Motorola MC68000/MC68HC000/MC68020/MC68030/MC68LC040是Motorola自家的16bit CPU,不屬于PowerPC處理器架構,我們姑且稱為G0(這只是為了表示方便,其實不是正式的官方名稱),后來Scully促成了PowerPC聯盟,IBM和Motorola開始共同合作研發和生產PowerPC系列處理器,PowerPC 601/601+是最早采用32bit的PowerPC架構處理器,我們姑且稱為G1(只是為了表示方便,并非正式的官方名稱),后來的PowerPC 603/603e/603ev/604/604e我們姑且稱為G2(只是為了表示方便,并非正式的官方名稱),再后來的PowerPC 750系列被蘋果官方正式命名成G3,隨后的MPC 74xx系列被蘋果官方命名成G4,PPC 970系列被命名成G5。但是實際上,并不是所有的PowerPC架構處理器都被蘋果采用,除了蘋果使用PowerPC處理器之外,IBM自家的部分服務器和Motorola的一些與電腦無關的工業設備也使用這些處理器(例如車載控制器之類)。

  PowerPC 601/602/604系列都沒有應用在筆記本電腦上而是應用在蘋果的臺式機和服務器中,只有MC68000/MC68HC000/MC68030/MC68LC040和PowerPC 603系列應用在早期的PowerBook中,下圖是MC68000,蘋果第一臺“便攜式電腦”Macintosh Portable(1989年9月)所使用的處理器:


圖為:MC68000處理器

  下圖是MC68030的兩個版本,最早使用在1991年10月推出的PowerBook 140上:


圖為:MC68030處理器

  這是PowerPC 603e,最早使用在1995年8月推出的PowerBook 500中:


圖為:PowerPC 603e處理器

  在此給大家一個小插曲,PowerPC處理器也有應用在Windows機器上的,而且正是由IBM出品的,隸屬ThinkPad Power Series:),有820和850兩個型號,1995年6月推出,屬于天價級別的工作站機器,當年售價達到12000美金??!運行Windows NT操作系統(現在不必奇怪為什么Windows NT操作系統支持PowerPC處理器了:),同時還支持IBM自家的OS 2,Unix類的Solaris和AIX,在1995年,ThinkPad Power Series850已經內建硬件視頻采集模塊,可以直接以MPEG和AVI格式收錄電視信號,可謂ThinkPad中的貴族+異類。不過IBM也就出了這么幾款使用PowerPC處理器的筆記本,以后再也不見蹤影,但在IBM自己的服務器上PowerPC處理器應用很廣泛。

我們找來了ThinkPad Power Series 850在日本發布時的珍貴資料掃描件,讓大家見識850當年的風采:),機身左下角有醒目的PowerPC字樣:):


圖為:ThinkPad Power Series 850在日本發布時的珍貴資料

  最后一代使用PowerPC 603ev的蘋果筆記本電腦是1997年2月推出的PowerBook 3400,IBM和Motorola的合作從G1~G3年代一直持續,兩家時常有生產一個相同的型號,為了區分,IBM生產的稱為PPC(PowerPC),Motorola生產的稱為MPC(Motorola PowerPC)。不過蘋果一般只會在機器規格上標注PowerPC,而不會告訴消費者是用哪個公司的處理器:(。

  下圖是IBM生產的PowerPC 750處理器,也就是蘋果稱為G3的處理器:


圖為:IBM生產的PowerPC 750處理器

  這種合作一直持續到G4處理器面世,Motorola開發了有利于多媒體性能加強的Ativec(也就是后來的Velocity Engine/極速引擎),但IBM將PowerPC處理器的重點放在服務器上,認為Ativec是多余的東西,因此只是取得了授權但是沒有加入實際生產,轉而生產自己的Power 4系列處理器用于服務器,后來的G5其實就是Power 4處理器的簡化版。由于IBM沒有加入生產,Motorola于是從此包辦了所有的G4處理器,現在看來,這似乎是蘋果的一個錯誤選擇,由于Motorola在G4處理器的研發和制造工藝上進展緩慢,造成Mac自1999年到2002年來主頻上一直落后于PC,而此時正是IntelAMD主頻大戰的高峰時期,PC的主頻突飛猛進,而蘋果電腦的主頻卻只能緩慢前進,有18個月G4最快的主頻都只有500MHz,當18個月后蘋果發布G4 733MHz的時候,PC的Pentium 4已經到1.5GHz.....在Motorola的這種拖累下,蘋果還出現過高端處理器供貨不足,將低端處理器機種直接以高端價格發售的尷尬紀錄。實際上,IBM生產的PowerPC 750(G3),在后期已經達到1GHz 512K L2的水平,Power 4處理器更加是成功作品,以至于當時曾經有謠言說G4處理器要改用Power 4:),當然最后并沒有兌現。

  下圖是Motorola生產的MPC 7400處理器:


圖為:Motorola生產的MPC 7400處理器

  也許是吃夠了Motorola的苦頭,在進入G5年代后,蘋果開始選擇IBM生產的PowerPC 970系列作為G5處理器。所以我們至少可以明確一點,G0是Motorola的獨家產物,G1到G3由Motorola和IBM聯合生產,而G4由Motorola包辦,G5由IBM包辦。下圖是IBM生產的PowerPC 970處理器(也就是被蘋果稱為G5的64bit處理器),右邊的Power PC 970 FX是X Serve G5使用的處理器(也就是之前網上PowerBook G5謠言的來源,呵呵!),左邊的則是PowerMac使用的,主頻從1.6GHz到2GHz:


圖為:IBM生產的PowerPC 970處理器

  呼呼,很混亂是不是,之所以要寫這些處理器的歷史陳跡,主要是因為希望在下文中使用比較準確的稱呼,由于種種歷史原因,蘋果自己的命名有時候也亂套,例如蘋果最早的筆記本電腦都稱為PowerBook,使用的處理器有G0和G2(沒有用過G1),但并沒有所謂PowerBook G0/G2的稱呼,最令人迷惑的是PowerBook G3的最后一代產品(代號Pismo)居然又直接叫做PowerBook而不繼承PowerBook G3的系列名稱……

  PowerBook系列簡史

  PowerBook篇:蘋果筆記本電腦在問世之初是只有PowerBook作為商用系列的,第一臺可以勉強稱為“便攜式電腦”(其實準確的稱呼應該是Laptop/膝上型電腦)的是Macintosh Portable(1989年9月發售),雖然那時還沒有正式的PowerBook稱呼,但大家習慣上把它歸為PowerBook的系列,在今天看起來它笨重的身材顯得有些可笑,不過請不要忘記它是1989年的作品,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查找一下1989年PC生產了什么東西吧:)


圖為:Macintosh Portable

比較接近大家觀念中的“筆記本電腦”應該是1991年10月推出的PowerBook 100,這是第一款被正式稱為PowerBook的產品,現在的二手市場偶然還可以見到它的蹤跡:


圖為:PowerBook 100筆記本電腦

  PowerBook系列因為和之后的PowerBook G3系列命名糾纏不清,為了準確起見,我們把PowerBook系列的最后作品(1997年2月發布的PowerBook 3400C,如果不算世界市場的話,1997年5月只在日本發售的PowerBook 2400C算是最后)稱為PowerPC 603e時代的終結,下圖就是這款PowerPC 603e時代的終結:PowerBook 2400C,僅重1.99Kg,是迄今為止最輕的PowerBook:


圖為:PowerPC 603e筆記本電腦

  其后蘋果又繼續發展PowerBook G3系列(1997年11月~2001年1月),但是有趣的是,第一代PowerBook G3(代號kanga)其實是基于PowerBook 3400而來的,因此從這一點上來看,似乎最后的PowerBook又應該是3400,真是糊涂賬了:(,下圖是PowerBook 3400和PowerBook G3(Kanga)的對比,大家應該都能看出它們極其相似:


PowerBook 3400和PowerBook G3的對比圖

  下圖是PowerBook G3的最后一代機種,2000年2月發布的Pismo(代號),相信大家都應該記得下面這幅PowerBook G3的著名宣傳畫吧:


大家都應該記得這幅PowerBook G3的著名宣傳畫吧

  2001年1月,蘋果發布了PowerBook G4系列,是第一款采用15英寸級別寬屏設計的筆記本電腦,重量只有2.4Kg,厚度僅有1英寸(25.4mm),采用鈦金屬制造機殼所以也被稱為Titanium,時至今日,Titanium依然在15英寸級別寬屏中保持著厚度和重量的領先,并且成為工業設計的經典和PC筆記本電腦抄襲的對象:),甚至蘋果自己日后發布的鋁合金外殼PowerBook G4 15都未能超越這個成就......PowerBook G4系列直到2003年9月都一直沿用著這個經典的造型和設計,這也是蘋果的PowerBook系列中最后一代能以OS 9系統啟動的筆記本電腦,其后的PowerBook G4都只能以OS X來啟動,所以即使在有更新款PowerBook G4發布的今天,二手價值都不低。



圖為:PowerBook G4筆記本電腦

  2003年1月蘋果發布了PowerBook G4系列的兩個新成員:PowerBook G4 12和PowerBook G4 17,這是蘋果在進入PowerBook G4年代后首次發布15.2英寸寬屏之外的機器,分別采用12.1英寸和17英寸屏幕,而且這兩款機器好像從一面世開始就已經不再支持從OS 9啟動,其中PowerBook G4 12(代號P99/Thresher,Thresher是長尾鯊的意思)和我們這次評測的PowerBook G4 12(代號Q54)在外形上完全相同,不過當時的PowerBook G4 12是采用Titanium的PowerPC 7455 V3.3處理器,主頻降為867MHz,而且沒有提供L3緩存,因此在性能上并沒有領先當時的900Mhz iBook G3 12多少。PowerBook G4 12可以說是iBook的加強版,兩者從端口到整機布局都比較接近,PowerBook G4 12是為了便攜性而推出,因此其實際性能和功能表現介乎iBook和PowerBook G4 15/17之間,它有PowerBook的SuperDrive,全速G4處理器和金屬外殼等特征,但它又好像iBook那樣沒有PC卡插槽,沒有15和17 PowerBook G4的千兆網卡,Firewire 800接口和夜光鍵盤,價格方面也是介乎PowerBook G4 15和iBook之間,總結下來其實還是受限于iBook的基本架構,因此把12.1英寸屏幕的PowerBook G4視為加強版的iBook是比較合理的。不過隨著PowerBook G4 12的發展,和iBook的差距正在開始逐漸拉大。


圖為:PowerBook G4系列新成員

  PowerBook G4 17推出的時候是世界上第一臺17英寸屏幕的筆記本電腦,而且令人驚奇的保持了1英寸(25.4mm)的厚度,和Titanium一樣!在Titanium停產后的今天,PowerBook G4 17就是蘋果目前最薄的筆記本電腦,重量也僅有3.08Kg,內建藍牙,IEEE802.11b/g雙頻無線和千兆有線網卡,還有獨特的夜光鍵盤(illuminated with ambient light sensor/可感應環境光線自動調整鍵盤背光亮度),同時提供Firewire 400和Firewire 800接口(相當于PC上的IEEE1394a和IEEE1394b),作為一臺17英寸屏幕的全功能筆記本電腦,這在PC筆記本電腦中是很難想像的。目前PowerBook G4 17也是蘋果筆記本電腦中的旗艦產品。


目前PowerBook G4 17也是蘋果筆記本電腦中的旗艦產品

  這是PowerBook G4 17的夜光鍵盤照片,不同于ThinkPad的Thinklight從屏幕頂部照明,光線是從鍵帽下方發出的,看起來有點象手機鍵盤的感覺?其實真正要實現比起手機鍵盤困難多了,蘋果在鍵盤底版上鋪設了上千條光纖:


圖為:PowerBook G4 17的夜光鍵盤

  作為PowerBook G4中資格最老的PowerBook G4 15,Titanium直到2003年9月才被Aluminum取代,新的Aluminum采用鋁合金制作機殼,風格和PowerBook G4 12和17保持一致,并且具有旗艦PowerBook G4 17的大部分特性,顯卡同為64M顯存的ATI Mobility Radeon 9600,同樣配備400和800雙Firewire接口,高配版本同樣具備夜光鍵盤,可以說相比之下PowerBook G4 17只是勝在CPU稍高一點和屏幕尺寸/分辨率稍大,以及采用512M單根DDR333內存(G4 15是單根256或者兩根256M DDR333),這讓新的Aluminum成為PowerBook G4系列中的新主力機型。Apple同時也升級了之前的PowerBook G4 12和PowerBook G4 17。



新的Aluminum采用鋁合金制作機殼

  至此PowerBook G4系列全部采用鋁合金外殼,并且在外形和主要的功能上得到了統一:


至此PowerBook G4系列全部采用鋁合金外殼

  就在本文發布前不久的4月19日,蘋果更新了整個PowerBook產品線,所有PowerBook G4的外形雖然沒有改變,但是CPU,內存和顯卡都全面提升,除了PowerBook G4 17電池容量不變外,15和12英寸型號均提升了電池容量,甚至PowerBook G4 12都破天荒的擁有了64M顯存的顯卡(之前兩代均為32M顯存),高配的PowerBook G4 15和PowerBook G4 17甚至可以用BTO的購買方式升級到128M顯存的ATI Mobility Radeon 9700!PowerBook G4 17現在和高配的15只是相差在屏幕尺寸和分辨率,不過尚不清楚PowerBook G4 15的512M DDR333內存是單根還是2x256M,而且所有PowerBook標配都內建AirPort Extreme(相當于PC的IEEE802.11b/g雙頻網卡)和藍牙模塊,CPU還采用了更加省電和低熱量的Power PC 7447A,售價則和以前的PowerBook G4和一樣不變,令許多剛剛買了PowerBook G4的朋友捶胸頓足地抓狂。


PowerBook G4 17現在和高配的15只是相差在屏幕尺寸和分辨率

  如果說到PowerBook系列最被人關注的話題,那肯定是什么時候會有PowerBook G5?自從PowerMac G5推出之后,優異的表現得到無數媒體和消費者的盛贊,眾多的Mac愛好者均期望盡快有PowerBook G5的出現,呵呵,之前網上真的是謠言四起,一度各種猜想圖非常流行,有關這一點給予本文很大支持的“兩棲高手”蕉自有他的獨到看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SunDigi.com蘋果專區的這個帖子,事實上這個帖子發表在蘋果4月19日升級PowerBook G4的一個多月前,如今事實驗證了蕉的看法,目前流傳的比較廣的說法是PowerBook G5可望在明年第一或者第二季度正式發售,在此之前,相信PowerBook G4還將有進一步的升級以填補在PowerBook G5之前出現的空缺。

iBook系列簡史

  iBook發售的時候PowerBook已經是G3年代了,因此iBook一上來就是G3處理器,不過自從iBook發售起,蘋果就一直刻意的讓iBook和PowerBook保持定位和配置上的差距,然而蘋果并沒有刻意的讓iBook成為PowerBook的“簡化版本”和影子(這正是PC廠商的標準做法),而是賦予了iBook和PowerBook大異其趣的可愛造型風格,加上iBook相對低廉的售價,自有iBook以來其銷量很快就領先于PowerBook,產品線的進一步劃分也讓蘋果得以讓PowerBook極盡高端的發展,而用iBook占領中低端市場,兩者各有所長,避免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

  第一代iBook發售于1999年7月,有橘紅色和藍漿果色,相信國內用過的人不會很多,可是看看下面的這張圖片,一定會有很多人見過,實際上第一代彩色iBook帶動了筆記本電腦的彩色化風潮,后來的白色iBook又帶動了筆記本電腦白化的風潮,在國內的PC用戶中,iBook的名字反而比PowerBook知名度高,我們覺得是因為iBook出色的可愛外形起了主要的作用:)。在目前的白色PC筆記本電腦中,模仿iBook造型的實在大有人在。這第一代的iBook一開始推出就是AirPort Ready的,也就是說只要向Apple購買AirPort無線網卡并且配備無線基站,便可以實現IEEE802.11b無線上網能力,之后的iBook也都有AirPort能力,在1999年,PC筆記本電腦根本還沒有具備這個能力,當時甚至大多數PC用戶根本不知道有無線上網這回事情。iBook也是蘋果筆記本電腦中最早具備AirPort能力的,這一點上甚至領先于高端的PowerBook。PowerBook直到2000年2月的最后一代PowerBook G3(Pismo)才開始具備AirPort功能。


第一代iBook分為橘紅色和藍漿果色

  2000年1月蘋果又發布了加強版本的iBook SE,CPU和硬盤容量稍有提升,配色改為石墨色。


圖為:iBook SE筆記本電腦

  2000年2月PowerBook G3(Pismo)開始裝備Firewire接口,同年iBook也推出裝備Firewire的型號,有靛藍,青檸和石墨三種顏色,CPU主頻,硬盤/電池容量和顯卡均有提升,還提供了視頻輸出端口。其中466MHz主頻的青檸色和石墨色iBook有裝備DVD-ROM光驅,這是iBook首次裝備DVD-ROM。


iBook推出裝備Firewire的型號,有靛藍,青檸和石墨三種顏色

  2001年5月大家熟悉的白色iBook出現了:),也就是Mac用戶昵稱為小白的,不過和現在的iBook G4相比,當時的iBook并不是完全白色的,腕托部分是灰白色,鍵盤則是半透明白色,USB開始增加為2個,高配的型號開始首次在iBook中裝備COMBO光驅,不過和現在的iBook G4不同,光驅是托盤式的。這個造型一直沿用到今天,除了白色部分的搭配有一些變化之外,基本沒有大的變動:


2001年5月大家熟悉的白色iBook出現了

個月后的2001年10月,iBook又出新款,但變化很微小,只是CPU和內存,硬盤有少量的提升,同時發布了14.1英寸屏幕的iBook(俗稱“大白”),與當時的iBook 12相比,除了屏幕大些之外并沒有什么明顯的配置不同。當月有個值得紀念的產品:蘋果在當月推出了第一代的5GB iPod!

  下圖是iPod和iBook的合影:


圖為:iPod和iBook的合影

  這是iBook 14:


圖為:iBook 14筆記本電腦

  其后iBook又歷經多次升級,最后到2003年4月發布了最后一代使用G3處理器的iBook,依然是有12.1和14.1英寸屏幕兩種,不過配置一直沒有拉開差距,可以說iBook 14能有的配置,iBook 12都有,也許因為這個原因,iBook 14一直沒有很好的銷量,自從iBook G4系列出現后引發換機熱潮,iBook G3系列大量的流落在二手市場,我們的論壇蘋果專區一直有很多朋友問是否值得買二手的iBook G3,我們的建議是如果能夠負擔iBook G4就最好不要再選擇iBook G3,因為前者的性能提升非常顯著,iBook G3由于處理器沒有Velocity engine(急速引擎),因此在運行為G4處理器優化的OS X時,速度相對較慢,尤其是最新的Panther,用G3 900MHz的最高配置iBook跑起來已經有吃力的感覺,其他主頻較低的iBook就更加不用說了。

  下圖是最后一代iBook G3 12和14的對比圖:


最后一代iBook G3 12和14的對比圖

  2003年10月iBook迎來了問世以來的首次飛躍升級,iBook G4系列誕生了,這是iBook首次裝備G4處理器,而且顯卡提升為ATI Mobility Radeon 9200(上一代是7500),換裝了PowerBook那樣的吸入式光驅(至此所有蘋果筆記本電腦均裝備了吸入式光驅),而且標配就是COMBO光驅,不再提供CD-ROM和DVD-ROM的配置,內存也改用DDR內存,USB接口提升至USB2.0規范,外觀上機器變為完全的白色,以往的半透明鍵盤和灰白色腕托已經全部“白化”了,預裝的系統已經變為OS X10.3,上一代iBook G3則是iBook系列和整個蘋果筆記本電腦產品線中最后一代可以用OS 9啟動的機器。


圖為:iBook G4筆記本電腦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一代的iBook G4看起來好像是和PowerBook G4一樣用了G4處理器,但是實際上并不全是這樣,iBook所采用的G4是MPC 7455 V3.3,其L2 cache只有256K,而PowerBook G4所用的MPC 7457的L2 cache是512K,情況有點類似PC上的Celeron將L2 cache減半的情況,這造成了iBook G4在性能上依然落后于PowerBook.....以iBook G4 12和PowerBook G4 12相比較,除了3D性能比較接近之外,總體性能差距接近30%......排除CPU主頻200MHz的差距,說明iBook G4的G4 CPU依然是不敵PowerBook G4的G4。

不過,這一代的iBook G4 12雖然只是用800Mhz的G4,但是性能已經是超越了上一代的iBook G3 12的900MHz G3。因此就iBook來說,iBook G4更加值得購買,只是不要指望它能和同時代的PowerBook比較就是了:)。


iBook G4更加值得購買

  就在許多買了iBook G4的朋友慶幸自己沒有買G3 iBook的時候,蘋果于4月19日推出了iBook G4的升級版,CPU提升到1GHz(iBook G4 12和低配版本iBook G4 14)和1.2Ghz(高配版本iBook G4 14),而且是512K的L2 cache(MPC7457)....14.1英寸屏幕的iBook G4已經內建了Airport Extreme,而且可以允許以BTO的方式升級為SuperDrive光驅,板載內存從上一代iBook G4的128M升級為256M,并且可以支持最大1280M的內存容量(256M板載+單根1GB,上一代iBook G4只能128M板載+單根512M=640M),單看規格,這一代的iBook G4領先上一代的iBook G4不少,相信性能也會按比例提升,當消息發布后,到處都是慶幸自己還未出手的歡呼和悲痛自己已經出手的哀號:)。

  上一代iBook G4和低配PowerBook G4 12規格看起來較為接近,導致許多用戶直接選擇了iBook G4,相信蘋果是從中得到教訓,這一代iBook G4和PowerBook G4的差距明顯被進一步拉大了,但是Anyway,這一代的iBook G4相比以前的iBook G4要好不少,售價還一樣不變,相信在國內還沒有正式到貨的時候,許多朋友都會選擇持幣觀望,現有的舊款iBook G4銷路堪憂。因此近期蘋果中國和經銷商相信還會有一些降價或者優惠措施以便將舊款的iBook G4清倉,如果你希望用最便宜的價格購買到iBook G4,也可以密切留意這些降價促銷。

  蘋果電腦公司
  蘋果電腦公司由斯蒂夫?喬布斯、斯蒂夫?蓋瑞?沃茲尼亞克和Ron
  Wayn在 1976年4月1日創立。1975年春天,AppleⅠ由Wozon設計,并
  被Byte的電腦商店購買了50臺當時售價為666.66美元的AppleⅠ。
  1976年,Woz完成了AppleⅡ的設計。
  1977年蘋果正式注冊成為公司,并啟用了沿用至今的新蘋果標
  志。同時,蘋果也獲得了第一筆投資——Mike Markkula的92000美
  元.蘋果股份有限公司(Apple Inc.,簡稱蘋果公司,NASDAQ:
  AAPL,LSE:ACP),原稱蘋果電腦(Apple Computer),2007年1月
  9日于舊金山的Macworld Expo上宣布改名??偛课挥诿绹永D?br>  亞的庫比提諾,核心業務是電子科技產品,目前全球電腦市場占有
  率為3.8%。蘋果的Apple II于1970年代助長了個人電腦革命,其后
  的Macintosh接力于1980年代持續發展。最知名的產品是其出品的
  Apple II、Macintosh電腦、iPod數位音樂播放器和iTunes音樂商店
  ,它在高科技企業中以創新而聞名。
  1976年,由斯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和斯蒂夫·沃茲尼
  亞克(Steve Wozniak,簡稱沃茲)創立。在當年開發并銷售Apple
  I電腦。
  1977年,發售最早的個人電腦Apple II。
  1984年,推出革命性的Macintosh電腦。
  2001年,推出iPod數位音樂隨身聽。
  2003年,推出最早的64位元個人電腦Apple PowerMac G5。
  2005年6月6日,斯蒂夫·喬布斯宣布下一年度將采用英特爾
  理器。
  2007年1月9日,蘋果電腦公司正式推出iPhone手機,并正式更
  名為蘋果公司。
  2007年1月10日,蘋果公司高層iPhone已經與趙晨浩環球熱力兄
  弟進行簽約,選環球熱力兄弟同名專輯熱力歌曲《環球熱力兄弟來了
  》在iPhone讓全球持有蘋果iPhone手機的音樂愛好者中火熱放送,還
  讓環球熱力兄弟成為大中華地區唯一代言人!
  2008年1月15日,蘋果公司在MacWorld2008展會上發布MacBook
  Air筆記本電腦,它是目前市面上最薄的筆記本電腦。
  2008年10月15日,蘋果公司推出經過全新設計的MacBook、
  MacBook Pro系列筆記本電腦和新產品Apple LED Cinema Display顯
  示器。
  蘋果電腦主要的硬件產品有:
  iPod classic、iPod、iPod nano、iPod shuffle、iPod mini
  、iPod Hi-Fi、iPod touch(音樂播放器)
  PowerBook、iBook、MacBook、MacBook Pro、MacBook Air(筆
  記本電腦)
  PowerMac、eMac、Mac Pro、iMac(個人電腦)
  Mac mini(小型臺式電腦)
  20英寸、23英寸或30英寸Apple Cinema Display(顯示器)
  24英寸Apple LED Cinema Display(顯示器)
  Xserve、Xserve RAID(服務器)
  iSight(Webcam)(電腦攝像配件)
  AirPort Extreme(54Mbps 802.11g base station)(網絡
  接設備)
  iPhone(移動電話)
  Apple TV (家庭電視終端)
[編輯本段]Apple(蘋果) MacBook系列:
  蘋果 MacBook(MB402CH/A) 6900元 2008年03月
  屏幕尺寸:13.3英寸 處理器型號:Intel 酷睿2雙核 T8100 標稱主頻
  :2.1GHz 顯卡芯片:Intel GMA X3100 標配內存容量:1GB 硬盤容
  量:120GB 光驅類型:康寶 筆記本重量:2270g
  蘋果 MacBook(MB403CH/A) 9000元 2008年02月
  屏幕尺寸:13.3英寸 處理器型號:Intel 酷睿2雙核 T8300 標稱主頻
  :2.4GHz 顯卡芯片:Intel GMA X3100 標配內存容量:2GB 硬盤容
  量:160GB 光驅類型:DVD刻錄機 筆記本重量:2270g
  蘋果 MacBook(MB404CH/A) 10400元 2008年02月
  屏幕尺寸:13.3英寸 處理器型號:Intel 酷睿2雙核 T8300 標稱主頻
  :2.4GHz 顯卡芯片:Intel GMA X3100 標配內存容量:2GB 硬盤容
  量:250GB 光驅類型:DVD刻錄機 筆記本重量:2270g
  蘋果 MacBook(MB062CH/B) 9408元 2007年12月
  屏幕尺寸:13.3英寸 處理器型號:Intel 酷睿2雙核 T7500 標稱主頻
  :2.2GHz 顯卡芯片:Intel GMA X3100 標配內存容量:1GB 硬盤容
  量:120GB 光驅類型:DVD刻錄機 筆記本重量:2310g
  蘋果 MacBook(MB063CH/B) 10080元 2007年12月
  屏幕尺寸:13.3英寸 處理器型號:Intel 酷睿2雙核 T7500 標稱主頻
  :2.2GHz 顯卡芯片:Intel GMA X3100 標配內存容量:1GB 硬盤容
  量:160GB 光驅類型:DVD刻錄機 筆記本重量:2270g
  蘋果 MacBook(MB062CH/A) 11299元 2007年
  CPU類型:Intel 酷睿2雙核 T7400(2.16GHz) 最高主頻:2160MHz 內
  存大小:1024MB 硬盤大小:120GB 光驅類型:DVD刻錄機 屏幕尺
  寸:13.3英寸 筆記本重量:2310g
  蘋果 MacBook(MB061CH/A) 9600元 2007年
  CPU類型:Intel 酷睿2雙核 T7200(2.0GHz) 最高主頻:2000MHz 內存
  大小:1024MB 硬盤大小:80GB 光驅類型:康寶 屏幕尺寸:13.3英寸
  筆記本重量:2310g
  蘋果 MacBook(MA699CH/A) 9200元 2006年
  CPU類型:Intel 酷睿2雙核 T5600(1.83GHz) 最高主頻:1830MHz 內
  存大小:512MB 硬盤大小:60GB 光驅類型:康寶 屏幕尺寸:13.3英寸
  筆記本重量:2360g
  蘋果 MacBook(MB061CH/B) 8448元 2007年
  CPU類型:Intel 酷睿2雙核 T7300(2.0GHz) 最高主頻:2000MHz 內存
  大小:1024MB 硬盤大小:80GB 光驅類型:康寶 屏幕尺寸:13.3英寸
  筆記本重量:2310g
  蘋果 MacBook Pro(MA897CH/A) 22000元 2007年7月
  處理器型號:Intel 酷睿2雙核 T7700 標稱主頻:2.4GHz 標配內存容
  量:2GB 硬盤容量:160GB 光驅類型:DVD刻錄機 屏幕尺寸:17英寸 筆
  記本重量:3080g
  蘋果 MacBook Pro(MA896CH/A) 21120元 2007年
  處理器型號:Intel 酷睿2雙核 T7700 標稱主頻:2.4GHz 標配內存容
  量:2GB 硬盤容量:160GB 光驅類型:DVD刻錄機 屏幕尺寸:15.4英寸
  筆記本重量:2450g
  蘋果 MacBook Pro(MA895CH/A) 15936元 2007年7月
  處理器型號:Intel 酷睿2雙核 T7500 標稱主頻:2.2GHz 標配內存容
  量:2GB 硬盤容量:120GB 光驅類型:DVD刻錄機 屏幕尺寸:15.4英寸
  筆記本重量:2450g
  蘋果 MacBook(MB063CH/A) 12600元 2007年
  CPU類型:Intel 酷睿2雙核 T7400(2.16GHz) 最高主頻:2160MHz 內
  存大小:1024MB 硬盤大小:160GB 光驅類型:DVD刻錄機 屏幕尺
  寸:13.3英寸 筆記本重量:2310g
  蘋果 MacBook(MB062CH/A) 11299元 2007年
  CPU類型:Intel 酷睿2雙核 T7400(2.16GHz) 最高主頻:2160MHz 內
  存大小:1024MB 硬盤大小:120GB 光驅類型:DVD刻錄機 屏幕尺
  寸:13.3英寸 筆記本重量:2310g
  蘋果 MacBook(MB061CH/A) 9600元 2007年
  CPU類型:Intel 酷睿2雙核 T7200(2.0GHz) 最高主頻:2000MHz 內存
  大小:1024MB 硬盤大小:80GB 光驅類型:康寶 屏幕尺寸:13.3英寸
  筆記本重量:2310g
  蘋果 MacBook(MA699CH/A) 9200元 2006年
  CPU類型:Intel 酷睿2雙核 T5600(1.83GHz) 最高主頻:1830MHz 內
  存大小:512MB 硬盤大小:60GB 光驅類型:康寶 屏幕尺寸:13.3英寸
  筆記本重量:2360g
  蘋果 MacBook(MA700CH/A) 11700元 2006年
  CPU類型:Intel 酷睿2雙核 T7200(2.0GHz) 最高主頻:2000MHz 內存
  大小:1024MB 硬盤大小:80GB 光驅類型:DVD刻錄機 屏幕尺寸:13.3
  英寸 筆記本重量:2360g
  蘋果 MacBook(MA701CH/A) 13300元 2006年
  CPU類型:Intel 酷睿2雙核 T7200(2.0GHz) 最高主頻:2000MHz 內存
  大小:1024MB 硬盤大小:120GB 光驅類型:DVD刻錄機 屏幕尺寸:13.3
  英寸 筆記本重量:2360g
  蘋果 MacBook Pro(MA611CH/A) 23904元 2006年11月
  處理器型號:Intel 酷睿2雙核 T7600 標稱主頻:2.33GHz 標配內存
  容量:2GB 硬盤容量:160GB 光驅類型:DVD刻錄機 屏幕尺寸:17英寸
  筆記本重量:3100g
  蘋果 MacBook Pro(MA610CH/A) 22600元 2006年
  CPU類型:Intel 酷睿2雙核 T7600(2.33GHz) 最高主頻:2330MHz 內
  存大小:2048MB 硬盤大小:120GB 光驅類型:DVD刻錄機 屏幕尺
  寸:15.4英寸 筆記本重量:2540g
  蘋果 MacBook Pro(MA609CH/A) 17600元 2006年
  CPU類型:Intel 酷睿2雙核 T7400(2.16GHz) 最高主頻:2160MHz 內
  存大小:1024MB 硬盤大小:120GB 光驅類型:DVD刻錄機 屏幕尺
  寸:15.4英寸 筆記本重量:2540g
  蘋果 MacBook Pro(MA601CH/A) 23600元 2006年
  CPU類型:Intel 酷睿雙核 T2600(2.16GHz) 最高主頻:2.16GHz 內存
  大小:1024MB 硬盤大小:100GB 光驅類型:DVD刻錄機 屏幕尺寸:15.4
  英寸 筆記本重量:2540g
  蘋果 MacBook Pro(MA600CH/A) 18600元 2006年
  CPU類型:Intel 酷睿雙核 T2500(2.0GHz) 最高主頻:2GHz 內存大小
  :512MB 硬盤大小:80GB 光驅類型:DVD刻錄機 屏幕尺寸:15.4英寸
  筆記本重量:2540g
  蘋果 MacBook(MA472CH/A) 14500元 2006年
  CPU類型:Intel 酷睿雙核 T2500(2.0GHz) 最高主頻:2GHz 內存大小
  :512MB 硬盤大小:80GB 光驅類型:DVD刻錄機 屏幕尺寸:13.3英寸
  筆記本重量:2360g
  蘋果 MacBook(MA255CH/A) 11800元 2006年
  CPU類型:Intel 酷睿雙核 T2500(2.0GHz) 最高主頻:2GHz 內存大小
  :512MB 硬盤大小:60GB 光驅類型:DVD刻錄機 屏幕尺寸:13.3英寸
  筆記本重量:2360g
  蘋果 MacBook(MA254CH/A) 10200元 2006年
  CPU類型:Intel 酷睿雙核 T2400(1.83GHz) 最高主頻:1.83GHz 內存
  大小:512MB 硬盤大小:60GB 光驅類型:康寶 屏幕尺寸:13.3英寸 筆
  記本重量:2360g
  蘋果 MacBook Pro(MA092CH/A) 26200元 2006年
  CPU類型:Intel 酷睿雙核 T2600(2.16GHz) 最高主頻:2.16GHz 內存
  大小:1024MB 硬盤大小:120GB 光驅類型:DVD刻錄機 屏幕尺寸:17英
  寸 筆記本重量:3100g
  蘋果 MacBook Pro(MA464CH/A) 23800元 2006年
  CPU類型:Intel 酷睿雙核 T2500(2.0GHz) 最高主頻:2GHz 內存大小
  :1024MB 硬盤大小:100GB 光驅類型:DVD刻錄機 屏幕尺寸:15.4英寸
  筆記本重量:2540g
  蘋果 MacBook Pro(MA090CH/A) 暫無 2006年
  CPU類型:Core Duo (Yonah-667) 最高主頻:1.67GHz 內存大
  小:512MB 硬盤大小:80GB 光驅類型:DVD±RW 屏幕尺寸:15.4英寸
  筆記本重量:2540g
  蘋果 MacBook Pro(MA091CH/A) 暫無 2006年
  CPU類型:Intel 酷睿雙核 T2400(1.83GHz) 最高主頻:1.83GHz 內存
  大小:1024MB 硬盤大小:100GB 光驅類型:DVD±RW 屏幕尺寸:15.4英
  寸 筆記本重量:2540g
  蘋果 MacBook Pro(MA463CH/A) 18400元 2006年
  CPU類型:Intel 酷睿雙核 T2400(1.83GHz) 最高主頻:1.83GHz 內存
  大小:512MB 硬盤大小:80GB 光驅類型:康寶 屏幕尺寸:15.4英寸 筆
  記本重量:2540g
[編輯本段]Apple(蘋果) MacBook Air 系列:
  蘋果 MacBook Air 17000元 2008年
  標稱主頻:1.8GHz 標配內存容量:2GB 硬盤容量:64GB 光驅類型:無
  屏幕尺寸:13.3英寸 筆記本重量:1360g
  蘋果 MacBook Air(MB003CH/A) 14000元 2008年02月
  屏幕尺寸:13.3英寸 處理器型號:Intel 酷睿2雙核 L7500 標稱主頻
  :1.6GHz 顯卡芯片:Intel GMA X3100 標配內存容量:2GB 硬盤容
  量:80GB 光驅類型:選配 筆記本重量:1360g
[編輯本段]Apple(蘋果) MacBook Pro 系列:
  蘋果 MacBook Pro(MB166CH/A) 15800元 2008年02月
  屏幕尺寸:17英寸 處理器型號:Intel 酷睿2雙核 T9300 標稱主
  頻:2.5GHz 顯卡芯片:NVIDIA GeForce 8600M GT 標配內存容量:2GB
  硬盤容量:250GB 光驅類型:DVD刻錄機 筆記本重量:3080g
  蘋果 MacBook Pro(MB134CH/A) 14000元 2008年02月
  屏幕尺寸:15.4英寸 處理器型號:Intel 酷睿2雙核 T9300 標稱主頻
  :2.5GHz 顯卡芯片:NVIDIA GeForce 8600M GT 標配內存容量:2GB
  硬盤容量:250GB 光驅類型:DVD刻錄機 筆記本重量:2450g
  蘋果 MacBook Pro(MB133CH/A) 12320元 2008年02月
  屏幕尺寸:15.4英寸 處理器型號:Intel 酷睿2雙核 T8300 標稱主頻
  :2.4GHz 顯卡芯片:NVIDIA GeForce 8600M GT 標配內存容量:2GB
  硬盤容量:200GB 光驅類型:DVD刻錄機 筆記本重量:2450g
  蘋果 MacBook Pro(MA897CH/A) 22000元 2007年7月
  處理器型號:Intel 酷睿2雙核 T7700 標稱主頻:2.4GHz 標配內存容
  量:2GB 硬盤容量:160GB 光驅類型:DVD刻錄機 屏幕尺寸:17英寸 筆
  記本重量:3080g
  蘋果 MacBook Pro(MA896CH/A) 21120元 2007年
  處理器型號:Intel 酷睿2雙核 T7700 標稱主頻:2.4GHz 標配內存容
  量:2GB 硬盤容量:160GB 光驅類型:DVD刻錄機 屏幕尺寸:15.4英寸
  筆記本重量:2450g
  蘋果 MacBook Pro(MA895CH/A) 15936元 2007年7月
  處理器型號:Intel 酷睿2雙核 T7500 標稱主頻:2.2GHz 標配內存容
  量:2GB 硬盤容量:120GB 光驅類型:DVD刻錄機 屏幕尺寸:15.4英寸
  筆記本重量:2450g
  蘋果 MacBook Pro(MA611CH/A) 23904元 2006年11月
  處理器型號:Intel 酷睿2雙核 T7600 標稱主頻:2.33GHz 標配內存
  容量:2GB 硬盤容量:160GB 光驅類型:DVD刻錄機 屏幕尺寸:17英寸
  筆記本重量:3100g
  蘋果 MacBook Pro(MA610CH/A) 22600元 2006年
  CPU類型:Intel 酷睿2雙核 T7600(2.33GHz) 最高主頻:2330MHz 內
  存大小:2048MB 硬盤大小:120GB 光驅類型:DVD刻錄機 屏幕尺
  寸:15.4英寸 筆記本重量:2540g
  蘋果 MacBook Pro(MA609CH/A) 17600元 2006年
  CPU類型:Intel 酷睿2雙核 T7400(2.16GHz) 最高主頻:2160MHz 內
  存大小:1024MB 硬盤大小:120GB 光驅類型:DVD刻錄機 屏幕尺
  寸:15.4英寸 筆記本重量:2540g
  蘋果 MacBook Pro(MA601CH/A) 23600元 2006年
  CPU類型:Intel 酷睿雙核 T2600(2.16GHz) 最高主頻:2.16GHz 內存
  大小:1024MB 硬盤大小:100GB 光驅類型:DVD刻錄機 屏幕尺寸:15.4
  英寸 筆記本重量:2540g
  蘋果 MacBook Pro(MA600CH/A) 18600元 2006年
  CPU類型:Intel 酷睿雙核 T2500(2.0GHz) 最高主頻:2GHz 內存大小
  :512MB 硬盤大小:80GB 光驅類型:DVD刻錄機 屏幕尺寸:15.4英寸
  筆記本重量:2540g
  蘋果 MacBook Pro(MA092CH/A) 26200元 2006年
  CPU類型:Intel 酷睿雙核 T2600(2.16GHz) 最高主頻:2.16GHz 內存
  大小:1024MB 硬盤大小:120GB 光驅類型:DVD刻錄機 屏幕尺寸:17英
  寸 筆記本重量:3100g
  蘋果 MacBook Pro(MA464CH/A) 23800元 2006年
  CPU類型:Intel 酷睿雙核 T2500(2.0GHz) 最高主頻:2GHz 內存大小
  :1024MB 硬盤大小:100GB 光驅類型:DVD刻錄機 屏幕尺寸:15.4英寸
  筆記本重量:2540g
  蘋果 MacBook Pro(MA090CH/A) 暫無 2006年
  CPU類型:Core Duo (Yonah-667) 最高主頻:1.67GHz 內存大
  小:512MB 硬盤大小:80GB 光驅類型:DVD±RW 屏幕尺寸:15.4英寸
  筆記本重量:2540g
  蘋果 MacBook Pro(MA091CH/A) 暫無 2006年
  CPU類型:Intel 酷睿雙核 T2400(1.83GHz) 最高主頻:1.83GHz 內存
  大小:1024MB 硬盤大小:100GB 光驅類型:DVD±RW 屏幕尺寸:15.4英
  寸 筆記本重量:2540g
  蘋果 MacBook Pro(MA463CH/A) 18400元 2006年
  CPU類型:Intel 酷睿雙核 T2400(1.83GHz) 最高主頻:1.83GHz 內存
  大小:512MB 硬盤大小:80GB 光驅類型:康寶 屏幕尺寸:15.4英寸 筆
  記本重量:2540g


?

非常好我支持^.^

(52) 15.5%

不好我反對

(284) 84.5%

相關閱讀:

( 發表人:admin )

      發表評論

      用戶評論
      評價:好評中評差評

      發表評論,獲取積分! 請遵守相關規定!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