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用戶名: 密 碼: 忘記密碼? 免費注冊

用于PLC的精密信號處理和數據轉換芯片

2011-01-09 12:18www.elecfans.co 本站我要評論(0我要去社區論壇 ->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是一種基于計算機的緊湊電子系統,該系統使用數字或模擬輸入和輸出模塊控制機械、處理器和其它的控制模塊。PLC能夠接收(輸入)和發送(輸出)各種類型的電氣和電子信號,并且使用它們實際控制和監視任何類型的機械和(或)電氣系統。PLC可按照提供的I/O功能的數目分類。例如,nano PLC具有不足32個I/O,micro PLC具有32~128個I/O,small PLC具有128~256個I/O等等。典型的PLC系統框圖如圖1所示。


圖1:PLC系統說明各種I/O模塊功能的體系結構

PLC系統是由輸入模塊、輸出模塊以及輸入和輸出模塊組成。由于許多輸入和輸出包含現實世界的模擬變量——雖然控制器是數字的——因此PLC系統硬件設計主要任務在于滿足數模轉換器(DAC)、模數轉換器(ADC)、輸入和輸出信號調理以及輸入輸出模塊的接線與控制器和其它部件之間的隔離的要求。

I/O模塊的分辨率通常在12 bit~16 bit范圍內,并且在工業溫度范圍內具有0.1%的精度。模擬輸出電壓范圍為±5 V,±10 V或0 V~5 V,0 V~10 V電源范圍,電流范圍為4 mA~20 mA或0 mA~20 mA。DAC的建立時間要求根據應用一般在10 µs~100 ms之間變化。模擬輸入范圍對于電橋傳感器最小為±10 mV,對于執行機構控制器最大為±10 V,或者在工業控制系統中電流輸入范圍為4 mA~20 mA的。轉換速率根據選擇的ADC體系結構和所要求的精度決定,從10次每秒采樣(SPS)到數百次每秒千次采樣(kSPS)之間變化。

數字隔離器——光耦合器或電磁隔離器——用于系統將現場端的ADC、DAC和信號調理電路與數字端的控制器隔離。如果在模擬端也必須對系統完全隔離,那么在每一個輸入或輸出通道都需要有一個數據轉換器以達到最大程度的通道隔離——并且需要通過變壓器或ADI公司的isoPower™1技術的隔離電源。

iCMOS™工藝
ADI公司采用PLC輸入和輸出部分的許多產品都受益于iCMOS工藝2,這是一種將亞微米CMOS工藝和互補雙極性工藝與高電壓硅硅工藝結合在一起的高性能制造工藝。

這種強大的組合允許單芯片設計成將5 V的CMOS電路和16 V、24 V或30 V高電壓CMOS電路混合和匹配——為同一芯片提供多個電壓源。鑒于這種器件組成和工作電壓的靈活性,亞微米iCMOS器件能夠提高性能、增加集成的功能并且降低功耗——因此需要比前幾代高電壓產品顯著減小封裝尺寸。雙極性工藝可為ADC、DAC和低失調電壓放大器提供精密的基準電壓源、優良的電阻匹配精度和高穩定性。

具有12 bit初始匹配精度、16 bit微調匹配精度以及溫度和電壓系數比傳統多晶硅電阻器高20倍的薄膜電阻器適合于高精密、高精度的數模轉換器(DAC)。內置薄膜熔絲允許使用數字技術校準高精密轉換器的積分線性誤差(INL)、失調電壓和增益。

PLC輸出模塊
PLC系統的模擬輸出——通常用于控制工業環境中的執行機構、閥門和電機——使用標準的模擬輸出范圍,例如±5 V,±10 V,0 V~5 V,0 V~10 V,4 mA~20 mA或0 mA~20 mA。模擬輸出信號鏈路通常包括數字隔離——隔離來自DAC和模擬信號調理電路的控制器的數字輸出。數字隔離系統中的數據轉換器主要使用3線或4線串行接口以最大程度減少所需的數字隔離器或光耦合器數目。

在PLC系統模擬輸出模塊中通常使用兩種體系結構:每通道DAC配置和每通道采樣保持配置。第一種體系結構在每一個通道使用專用DAC以產生其模擬控制電壓或電流。雖然可提供多種多通道DAC可以節省每通道的成本和外形尺寸,但是通道之間需要隔離,所以通常使用單通道DAC。圖2所示是典型的每通道DAC配置。最簡單的DAC是低電壓單電源供電DAC,采用2.5 V~5.5 V電源電壓范圍, 提供0 V~VREF輸出范圍??蓪λ鼈兊妮敵鲂盘栠M行調理以產生各種需要的電壓或電流范圍。需要雙電源供電的雙極性輸出數據轉換器是為必須提供雙極性輸出電壓范圍的輸出模塊提供的。

圖2:每通道DAC配置體系結構
圖2:每通道DAC配置體系結構

表I示出選擇適合PLC輸出模塊應用的16 bit多通道DAC。這些產品可提供雙極性或單極性輸出范圍,具有10 µs的建立時間。該系列的其它成員,可提供引腳與16 bit兼容的12 bit~14 bit分辨率版本——從而允許無需硬件改變直接從12 bit升級到16 bit鏈路,只需最小軟件修改。這些DAC的大多數都集成了內置基準電壓源,從而可提供全集成的輸出解決方案。

四DAC非常適合于非隔離的多通道輸出設計,該設計通過使用外部信號調理電路能夠實現多達四個不同的輸出配置。例如,圖3示出AD5664R3 16 bit電壓輸出四DAC如何提供規定的0 V~5 V輸出范圍——或者連接到用于多種標準輸出電壓范圍或使用外部四運算放大器的灌電流輸出。在雙極性輸出配置中,其內部基準電壓源的外部輸出可提供必需的跟蹤失調電壓。AD5664R采用5 V單電源供電,包含一個內部2.5 V、5 ppm/°C基準電壓源,并且采用3 mm×3 mm LFCSP超小封裝。

圖3:使用多通道DAC提供±5 V,±10 V ,0 V~10 V,0 V~5 V和灌電流輸出
圖3:使用多通道DAC提供±5 V,±10 V ,0 V~10 V,0 V~5 V和灌電流輸出

圖4示出在隔離的4 mA~20 mA電流環控制電路中采用的單通道數模轉換器。AD56624采用SOT-23封裝,非常適合需要模擬輸出之間完全隔離的應用。

圖4:4 mA~20 mA的電流控制電路
圖4:4 mA~20 mA的電流控制電路

AD5662的最大輸出電壓范圍是5 V,AD5662由ADR025提供基準電壓,ADR02由可變環路電壓提供穩壓電源。使用一只運算放大器和晶體管電路可將該DAC的5 V輸出范圍轉換為4 mA~20 mA電流輸出。由于運算放大器的同相輸入(N1)是虛地的,因此運算放大器可調節電流IS以保持通過RS和R3兩端的電壓降相等,從而

N2端的總電流提供環路電流,

N1端的電流相加得:

環路電流的4 mA失調分量由基準電壓源提供:

環路電流的可設置0 mA~16 mA分量由DAC提供:

每通道的采樣保持配置
另一種體系結構使用開關電容器和緩存器作為采樣保持放大器(SHA)以存儲從一個高性能DAC獲得的輸出采樣,如圖5所示。其使用一個模擬復用器對不同電容器的模擬信號進行切換采樣。由于系統的保持精度由電容器的下降速率決定,因此需要經常刷新通道以保持要求的精度。根據輸出要求,DAC可以是低電壓單電源DAC或者雙極性輸出DAC。提供信號調理的緩沖器對電容器呈現高輸入阻抗并且對驅動輸出負載呈現低輸出阻抗。

圖5:單DAC體系結構
圖5:單DAC體系結構

表II示出選擇具有4 µs~10 µs滿度建立時間的單通道16 bit DAC。它們采用超小表面貼封裝形式供貨,非常適合于采樣保持輸出體系結構。

開關和多路復用器
對于要求具有低尖峰毛刺和低注入電荷(QINJ)的低電容開關的采樣保持和其它數據采集應用,采用iCMOS工藝的ADG12xx和ADG13xx 系列±15 V開關和多路復用器系列非常有用。

對于要求具有極低導通電阻(RON)的其它應用,ADG1408和ADG1409 ±15 V多路復用器可在全部信號范圍內提供9 Ω最大值的RON。除了具有低RON外,它們優良的電阻均勻性(和電壓均勻性)使它們成為要求低失真以達到可靠、可預測電路性能應用的理想解決方案。

表III列出了選擇iCMOS開關和多路復用器所需的電容、QINJ和RON,并且將它們與流行的早期產品ADG508和ADG509進行了比較。

用于電源和數字信號的電流隔離
在PLC、過程控制、數據采集以及控制系統中,從各種傳感器將數字信號發送到中央控制器以便處理和分析。為了在用戶接口處保持安全電壓并且防止瞬態電流損害從信號源發送的信號,我們需要進行電隔離。最常用的隔離器件是光耦合器、基于變壓器的隔離器和電容耦合隔離器。

常用的光耦合器包括發光二極管(LED)——將電信號轉換為相應的光強度,以及光電二極管——將光信號轉換回到電信號。通常,它們的LED轉換效率很低,并且光電二極管的響應速度很慢;總之,光耦合器趨向于壽命有限并且其性能隨溫度、速度和功耗變化過大。它們通常限于一個或兩個通道配置并且需要外部元件構成完整的功能。

ADI公司已經開發出了新的隔離新方案,將芯片級變壓器技術與集成的CMOS輸入和輸出電路集成在一起。這種iCoupler®系列隔離器件易于使用——比光耦合器減小了封裝尺寸、降低了成本并且降低了功耗。iCoupler器件可提供多種通道配置和性能級別以及標準的CMOS接口,從而無需外部元件——提供隨溫度和電源電壓變化性能穩定、長壽命、高性能性隔離器。ADuM24006四隔離器是典型iCoupler隔離IC,它帶接口和耦合變壓器,如圖6所示。

圖6:ADuM2400四隔離器框圖
圖6:ADuM2400四隔離器框圖

iCoupler器件的數據速率和時序指標比常用的高速光耦合器快兩到四倍——它們的工作功耗僅為光耦合器的1/50,同時相應地降低熱功耗、提高可靠性并且降低成本。表IV示出可提供的通道配置選擇。

在完全隔離系統中提供從系統端到場端的隔離電源是新興解決方案要解決的另一個難題。通過隔離阻障傳遞電源所使用的傳統技術包括分立的、體積相當大的、昂貴的DC/DC變換器或者難于設計和連接的分立封裝。當前提供的一種高達50 mW最新、最好的方法是采用一種完整的集成隔離解決方案,包括使用微變壓器通過隔離阻障傳遞信號和電源。ADuM524x isoPower系列產品可在單芯片內提供耐壓高達5 kV的信號隔離和電源隔離——從而無需獨立、隔離的供電電源,所以顯著節省了總隔離系統成本、PCB面積要求和設計時間。典型的器件如圖7所示。全部產品都經過UL,CSA和VDE安全認證。

圖7:集成了DC/DC變換器的ADuM5242雙通道隔離器框圖(0/2通道方向性)
圖7:集成了DC/DC變換器的ADuM52427雙通道隔離器框圖(0/2通道方向性)

PLC輸入模塊
為PLC系統體系選擇體系結構和輸入模塊產品取決于需要監視的輸入信號的幅度。來自各種類型傳感器和需要監視的過程控制變量信號應在±10 mV~±10 V輸入信號范圍內。表V示出了一些對信號源及其典型輸入范圍的要求。

表V:模擬輸入模塊的低幅度信號范圍

輸入 ±10 mV ±25 mV ±50 mV ±80 mV ±0.25 V ±0.5 V ±1 V ±1.25 V ±2.5 V ±5 V ±10 V
應變計
 
 
 
 
 
 
 
 
 
 

熱電偶
K

 
 
 
 
 
 
 
 
 
 
T
 
 
 
 
 
 
 
 
 
 
J
 
 
 
 
 
 
 
 
 
 
N
 
 
 
 
 
 
 
 
 
 
E
 
 
 
 
 
 
 
 
 
 
R
 
 
 
 
 
 
 
 
 
 
S
 
 
 
 
 
 
 
 
 
 
B
 
 
 
 
 
 
 
 
 
 
U
 
 
 
 
 
 
 
 
 
 
L
 
 
 
 
 
 
 
 
 
 
電阻器
48 Ω
 
 
 
 
 
 
 
 
 
 
150 Ω
 
 
 
 
 
 
 
 
 
 
300 Ω
 
 
 
 
 
 
 
 
 
 
600 Ω
 
 
 
 
 
 
 
 
 
6 kΩ
 
 
 
 
 
 
 
 
 
 
RTD
Cu10 Std
 
 
 
 
 
 
 
 
 
 
Ni St/Kl
 
 
 
 
 
Ni100
Ni120/200
 
Ni500
Ni1000
 
Pt Std
 
 
 
 
 
 
Pt100
 
Pt200
Pt500
Pt1000
空調
 
 
 
 
Pt100
Pt200
 
Pt500
Pt1000
 
 

工業和PLC應用可采用多種ADC——包括逐次逼近(SAR)式ADC、閃存或全并行ADC、積分式ADC(包括Σ-Δ ADC)以及斜坡或計數式ADC。選擇適合某種應用的ADC主要由輸入傳感器所需要的輸入信號范圍——以及所要求的精度、信號頻率、最大信號幅度和動態范圍決定。最廣泛使用的體系結構是SAR和Σ-Δ ADC。

SAR型ADC以高吞吐率提供12 bit~18 bit的分辨率;它們非常適合多通道多路復用應用,即需要以相當高的采樣速率監測多個輸入通道的應用場合。

Σ-Δ 體系結構可提供16 bit~24 bit分辨率。它們采用過采樣和數字濾波技術達到高分辨率和高精度——但其吞吐率比SAR型ADC低。Σ-Δ體系結構通常包含模擬前端前端可編程增益放大器(PGA);在每通道ADC應用中,這允許在傳感器和ADC之間直接連接——無需信號調理。

當測量來自熱電偶、應變計和橋式壓力傳感器的小幅度信號時,主要要求是完成差分測量以抑制共模干擾的能力并且在有噪聲環境下提供比較穩定的讀數信號的能力。例如在工業應用中,差分輸入用于消除來自電機、交流(AC)電源線或(將噪聲引入ADC的模擬輸入端的)噪聲源的共模噪聲或干擾。

單端輸入是一種降低成本的方法。對于相同數量的輸入引腳,它可提供兩倍的輸入通道數,因為每個通道僅需要一個模擬輸入端并且都以相同的接地端做參考端。它們主要用于大信號幅度、低噪聲和穩定共模地的應用場合。

圖8示出隔離的PLC輸入模塊分立解決方案中所包括的許多功能電路——包括激勵和輸入信號調理電路、用于處理多路輸入信號帶故障保護的多路復用器、PGA和ADC。上述許多功能電路以前都采用單獨的IC和無源元件實現,現在可提供全集成和全功能解決方案——帶ADC和模擬前端的IC。

圖8:典型分立的PLC輸入模塊包含的功能
圖8:典型分立的PLC輸入模塊包含的功能

例如,內置基準電壓源的AD761x(16 bit)和AD763x(18 bit)的iCMOS PulSAR® ADC系列可提供可設置輸入電壓范圍(0 V~5 V,0 V~10 V,±5 V和±10 V),從而允許設計工程師動態改變輸入范圍。對于這些器件,所有的切換通過內部寄存器完成,從而避免了數據延遲并且改進了通道切換速度。表VI示出非常適合PLC應用的16 bit或18 bit PulSAR 系列ADC選擇表。

另一個高度集成度ADC的實例為AD7792/AD7793/AD7794/AD7795/AD7798/AD7799 Σ-Δ ADC系列。該系列采用超小型TSSOP封裝,除了具有超低噪聲(40 nV)和低功耗(400 µA)外特性外,還可提供內置PGA(1~128增益)、基準電壓源、傳感器激勵電流源和時鐘。極低噪聲和低功耗的完美結合使其適合于要求高精度測量的應用。

在許多應用中,這些ADC可直接連接到傳感器接口,例如PLC、溫度測量、電子秤、壓力和流量測量以及通用測量設備。它們的更新速率可在4 Hz~500 Hz之間設置,并且對選擇的更新速率提供50 Hz和60 Hz信號的同步抑制。表VII示出AD779x系列ADC所提供的特性和功能。

圖9示出使用AD7794和AD7795測量來自橋接傳感器和基于電阻的溫度傳感器的輸入信號的典型配置。

圖9:AD7794和AD7795實現低電壓測量
圖9:AD7794和AD7795實現低電壓測量

當在PLC和工業I/O應用中需要對帶故障保護功能高達±10 V輸入電壓進行高精密模擬信號測量時并且為多通道提供高吞吐率是至關重要的應用場合,AD7732(兩個全差分輸入通道),AD7743(四個單端輸入通道)和AD7738(四個全輸入或八個單端輸入通道)理想的選擇。

圖10示出使用AD7743測量PLC和過程控制應用中常見的高幅度信號的典型配置。當模擬前端采用5 V模擬單電源,具有四個單極性單端輸入通道或高達±10 V的真雙極性輸入范圍。該器件可接收±16.5 V的模擬輸入過電壓而不會降低相鄰通道的性能,并且可以發送過范圍和欠范圍電壓信號。

圖10:使用AD7734實現高電壓信號采集
圖10:使用AD7734實現高電壓信號采集

基準電壓源
在一些PLC應用中,穩定、精密、低噪聲獨立的基準電壓源非常重要。表VIII列出了多種可選的高性能基準電壓源,包括從用于高端工業應用的高精度、低噪聲IC到用于手持式電池供電應用的通用、低功耗器件。

放大器(儀表放大器和運算放大器)
儀表放大器(in-amp)測量兩個輸入電壓的差值(同時抑制兩個輸入端的任何共模信號),施加固定或可設置增益,并且提供在參考端施加偏移電壓的單端輸出。由于不充分的共模抑制(CMR)會在輸出端產生很難消除的很大的時變誤差,因此當代的儀表放大器可提供80 dB~120 dB的直流(DC)和低頻CMR。儀表放大器可提供從傳感器以及數據采集、PLC和工業過程控制應用中提取微弱信號的重要功能。像所有的DC放大器一樣,儀表放大器必須具有低DC失調電壓和失調電壓溫度漂移。

AD82208是一款通用性很強的典型儀表放大器,它可用于多種應用,例如傳感器之間的信號調理——例如應變計——以及醫學應用、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數據采集卡和模擬I/O卡中的ADC。它可提供1~1000的電阻可設置增益、具有80 dB CMR、1 mV失調電壓以及10 µV/°C溫度偏移。

運算放大器是模擬電路的“核心” ,ADI公司是當今運算放大器市場占據最大市場份額的穩定供應商之一。創新的電路設計兼備最新的IC制造工藝開發,例如高電壓iCMOS工藝和高性能iPolar™工藝,使得推出適合工業市場具有顯著改進性能和增加功能的器件成為可能——僅需要老工藝幾何尺寸四分之一的印制電路板(PCB)面積。表IX和表X分別列出了PLC應用中最常用的單放大器和多通道放大器產品。這些產品可輕松地為支持±10 V輸出范圍提供所需要的高電源電壓,并且它們具有低失調電壓和低電源電流——并且采用小封裝形式。

結束語
PLC工業系統設計工程師不斷要求在減小PCB面積,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性能并且增加功能。為了提供能夠滿足這些嚴格要求的集成電路并且與信號鏈路中所有重要模塊相媲美,ADI公司研發出了新的取得重大突破的制造工藝。iCMOS工藝技術將高電壓硅工藝與亞微米CMOS工藝和補償的雙極性工藝結合在一起以生產出采用超小封裝,降低成本,提高性能并且能在30 V電壓下工作(許多工業應用都需要的)的模擬IC。iCoupler隔離技術基于芯片級變壓器——而不是LED和光電二極管——可以使用CMOS半導體功能集成以適合低成本隔離。iPolar溝道隔離工藝允許高達±18 V的電源電壓并且其性能比傳統雙極性放大器顯著地改進,同時將功耗降低一半——封裝尺寸為傳統放大器的75%。這些工藝能夠滿足現有的需求——并且具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

表I. 適合每通道DAC配置應用的16 bit多通道DAC

產品型號 通道數 輸出范圍 INL (LSB) 基準電壓源 建立時間
(μs)
封裝形式
AD5668
AD5678
AD5544
AD5664
AD5664R
AD5666
AD5764
AD5663
AD5663R
8
4 × 12-bit, 4 × 16-bit
4
4
4
4
4
2
2
單極性
單極性
單極性/雙極性
單極性
單極性
單極性
雙極性
單極性
單極性
8
8
4
6
8
32
1
6
8
Int/Ext
Int/Ext
Ext
Ext
Int/Ext
Int/Ext
Int/Ext
Ext
Int/Ext
6
6
2
4
4
6
8
4
4
TSSOP
TSSOP
TSSOP
LFCSP, MSOP
LFCSP, MSOP
TSSOP
TQFP
LFCSP, MSOP
LFCSP, MSOP
(返回正文)


表II. 單通道16 bit DAC

產品型號 輸出范圍 INL (LSB) 基準電壓源 建立時間
(μs)
封裝形式
AD5570
AD5660
AD5662
AD5062
AD5063
AD5060
AD5061
雙極性
單極性
單極性
單極性
單極性/雙極性
單極性
單極性
0.4
16
8
0.5
1
1
0.5
Ext
Int
Ext
Ext
Ext
Ext
Ext
12
8
8
4
4
4
4
SSOP
MSOP, SOT-23
MSOP, SOT-23
SOT-23
MSOP
SOT-23
SOT-23
(返回正文)


表III. iCMOS開關和多路復用器

產品型號 功能 每通道電容(pF) QINJ
(pC)
RON
(Ω)
ADG1211
ADG1212
ADG1213
ADG1236
四SPST開關
四SPST開關
四SPST開關
雙SPST開關

1.2
1.2
1.2
1.6

–0.3
–0.3
–0.3
–1

260
260
260
260
ADG1204
ADG1208
ADG1209
ADG1308
ADG1309
ADG1408
ADG1409
4:1多路復用器
8:11 多路復用器
雙 4:1 多路復用器
8:11 多路復用器
Dual 4:1 多路復用器
8:11 多路復用器
雙 4:1 多路復用器
4.2
7
4.5
15
10
90
45

–0.7
0.4
0.4
2
2
20
20

260
270
270
300
300
9
9
ADG508F 8:11 多路復用器
50
4
400
ADG509F 雙 4:1 多路復用器
25
4
400
(返回正文)


表IV. 數字隔離器

產品型號 通道數 通道配置(前向和反向通道) 額定隔離電壓(kV rms)
ADuM1100
ADuM1200
ADuM1201
ADuM1300
ADuM1301
ADuM1400
ADuM1401
ADuM1402
ADuM2400
ADuM2401
ADuM2402

1
2
2
3
3
4
4
4
4
4
4

1/0
2/0
1/1
3/0
2/1
4/0
3/1
2/2
4/0
3/1
2/2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5
5
5
(返回正文)


表VI. 可設置輸入范圍的16 bit或18 bit PulSAR 系列ADC

產品型號 分辨率
(Bits)
數據總線接口 采樣速率
(kSPS)
電源電壓范圍
(V)
最大工作功率
(mW)
基準電壓(V) 模擬輸入范圍
基準電壓
(內部/外部)
(Int/Ext)
引腳數目
和封裝形式
AD7610

16

串行/
并行
250 ±16.5 38 5 0 V to +10 V, ±5 V, ±10 V 48引腳 LQFP, LFCSP
AD7612 16 串行/
并行
750 ±16.5 100 5 0 V to +10 V, ±5 V, ±10 V 48引腳 LQFP, LFCSP
AD7631 18 串行/
并行
250 ±16.5 100 5 0 V to +10 V, ±5 V, ±10 V 48引腳 LQFP, LFCSP
AD7634 18 串行/
并行
670 ±16.5 100 5 ±10 V uni, ±20 V bi, diff 48引腳 LQFP, LFCSP
(返回正文)


表VII. AD779x Σ-Δ ADC系列提供的功能

產品型號 分辨率 通道數目 PGA 基準電壓源 電流源 溫度傳感器 基準電壓檢測 傳感器檢測
AD7792
AD7793
AD7794
AD7795
AD7798
AD7799
16
24
24
16
16
24
3
3
6
6
3
3




















No
No








(返回正文)


表VIII. 基準電壓源

基準電壓源系列 特性 輸出電壓選擇(V) 主要技術指標
ADR43x XFET®系列基準源 2.048, 2.5, 3.0, 4.096, 4.5, 5 ±0.04% 精度
3.5 mV p-p (0.1 Hz ~ 10 Hz)
ADR0x 超小封裝、高精度 2.5, 3.0, 5, 10 ±0.1% 精度
低漂移:SOIC封裝:3 ppm/°C
TSOT-23和SC70封裝9 ppm/°C
ADR39x 高精度,微功耗系列基準電壓源 2.048, 2.5, 4.096, 5 ±6 mV accuracy
低功耗: 120 µA最大值
5 mV p-p (0.1 Hz ~ 10 Hz)
ADR5xx 高性能分壓基準電壓源 1.0, 1.2, 2.048, 2.5, 3.0, 4.096, 5 ±0.2% 精度
溫度系數:40ppm/°C
ADR36x 高精度,低功耗系列基準電壓源 2.048, 2.5, 3.0, 3.3, 4.096, 5 ±3 mV初始精度
靜態電流:≤ 190 µA
8.25 mV p-p (0.1 Hz ~ 10 Hz)
ADR44x 超低噪聲,低壓差XFET系列基準源 2.048, 2.5, 3.0, 4.096, 5 ±0.04% 精度
1.0 mV p-p (0.1 Hz ~ 10 Hz)
溫度系數: B級: 3 ppm/°C
(返回正文)


表IX. PLC和模擬信號調理應用中常用的單通道放大器

產品 電源電壓(V) 失調電壓(mV) 轉換速率
(V/µs)
ISUPPLY
(mA/Amplifier)
封裝形式
AD8671
AD8675
AD8677
OP1177
OP07D
AD820
AD8641
OP07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0.075
0.050
0.075
0.060
0.15
1
0.5
0.075
4
1
0.6
0.7
0.2
3
5
0.2
3
3
1.2
0.4
0.4
0.8
0.7
0.2
MSOP
MSOP
TSOT
MSOP
SOT-23
MSOP
SC70
SOIC
(返回正文)


表X. PLC和模擬信號調理應用中常用的多通道高電源電壓放大器

產品 電源電壓(V) 失調電壓(mV) 轉換速率
(V/µs)
ISUPPLY
(mA/Amplifier)
封裝形式
ADA4004-4
AD8674
AD8513
AD8625
OP482
OP4177
AD824
AD8643
OP747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0.100
0.060
0.4
0.5
3
0.06
0.4
0.5
0.1
2.7
0.7
3
5
8.5
0.7
3
5
0.2
1.7
0.4
0.8
0.7
0.25
0.4
0.8
0.7
0.3
LFCSP
TSSOP
TSSOP
TSSOP
SOIC
TSSOP
SOIC
TSSOP
TSSOP

相關閱讀:

標簽
分享到:

(責任編輯:發燒友)

發表評論:

發表評論表單
評價[必選]:
用戶名: 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